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丝绸历史悠久,是吴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隋唐以后,苏州丝绸就成为政府赋税的重要来源。宋、元、明、清皇朝均在苏州开设官办手工工场,生产专供皇室和官服用绸缎。自宋开始,苏州丝绸成为政府间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元到明初,苏州丝绸又成为民间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相似文献   

2.
正吴绫丝绸的前身是苏州丝绸集团精品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九九年初,弹指间已经走过十五个春秋。二零一二年,在由苏州广电总台和苏州丝绸协会共同发起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吴绫"丝绸被评为最受百姓喜爱的"十大知名丝绸品牌"之一。十五年的艰辛努力终于使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集开发、加工、连锁经销高档丝绸制品于一体的专业丝绸公司。使"吴绫"丝绸的品牌在苏州以及全国丝绸同行中具有  相似文献   

3.
<正>苏州丝绸行业中的古丝绸织造企业圣龙公司,她的前身是江南网络丝织厂。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苏州特色丝绸"吴罗(纱罗)、宋锦、缎类、缂丝、剌绣等工艺丝绸织造为主业。近几年国家重振苏杭丝绸,实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圣龙公司刚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所生产的五大类传统丝绸产品本身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的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弘扬和推进江南文化发展的当下,苏州丝绸作为苏州地域文化乃至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苏州织造府不仅是历史上皇帝在江南特设的官营丝绸生产与管理机构,更是江南丝绸历史文化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对苏州织造府的保护与利用缺乏统一的认识与规划,导致苏州织造府一直未能真正参与到丝绸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突出“织造府文化”,将织造府与丝绸风俗融合,唤醒丝绸文化记忆,同时整合周边文化产业元素,打造以丝绸为核心的精品文旅项目,实现又一江南文化新IP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根据苏州石湖智库2021"智汇苏州"第1期"新时代江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学术沙龙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全文围绕丝绸的发展,阐述了苏州丝绸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中苏州的一些做法和实践,引起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和苏州等地有关江南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与共鸣.现予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江苏丝绸》2012,(3):19
由苏州丝绸行业协会和苏州市丝绸工程学会合作承担的《传承和发展并重,打造苏州丝绸都市的研究》,经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被列为2012年苏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是:苏州职业大学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世超,苏州丝绸工程学会理事长、苏州丝绸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民中,副会长、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立人,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商大民和副秘书长翁以  相似文献   

7.
正桃花坞,腊梅里,杏花弄,柳枝巷,丁香巷,蔷薇弄,这一个又一个清新而优雅的路名都体现了苏州这座城市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漫步在苏州,走过山塘街、狮子林、拙政园,定会为她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软绵好听的吴侬软语所吸引,而苏州丝绸文化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印记。流连于苏州大大小小的商店,徜徉在清新典雅、动静结合的丝绸博物馆,一块块精美的刺绣,一把把充满诗韵的真丝圆扇,真是让人忘不掉苏州的古韵、放不下苏州的精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与苏州吴绫丝绸精品公司合作,刘立人等人编著的《丝绸艺术赏析》一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江苏丝绸界的又一喜事。刘立人先生系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丝绸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丝绸档案馆专家库专家,从事丝绸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几十年,出于对丝绸事业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对艺术的热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利用工作之余,收藏了数以千计的丝绸艺术实物。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而且大多是工艺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与苏州吴绫丝绸精品公司合作,刘立人等人编著的《丝绸艺术赏析》一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江苏丝绸界的又一喜事。刘立人先生系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丝绸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丝绸档案馆专家库专家,从事丝绸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几十年,出于对丝绸事业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对艺术的热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利用工作之余,收藏了数以千计的丝绸艺术实物。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而且大多是工艺性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06,(2):25-25
杭州中国丝绸城管委会最近提出方案,今年的丝绸时尚节命名为“2006杭州(国际)丝绸时尚节”,并邀请境外专业机构参与协办。2006年4月至10月开展“天堂丝绸”专题讲座,邀请多名国际著名设计师给丝绸业内人士传授最新的设计理念;举办“天堂丝绸”产品展销,组织500家丝绸企业参展:2006年10月举办“天堂丝绸”国际演绎论坛,邀请10多个国家的服装设计师带着自己的设计作品,与本地设计师和业内人士共同研讨丝绸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由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姑苏繁华八景图真丝绸册页》和《丝织十景图真丝绸册页》两项丝绸文化创意项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创意设计,日前通过了江苏省丝绸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将经典名画与丝绸相结合,既传播了姑苏历史文化,又传承和宣传了古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丝绸协会于6月7日"国际档案日"向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公司、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分别授予了"江苏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丝绸服饰创新研发中心"、"江苏省丝绸织造技艺研发中心"牌子。授牌活动在苏州市档案馆新馆举行。江苏省丝绸协会秘书长、《江苏丝绸》杂志主编罗永平、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欧阳旭明、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少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海鑫、副市长王鸿生、市政协副主席王耀山、苏州市档案局局长肖芃等参加此次活动。三个中心为今后全省丝绸文化研究、服饰创新研发、织造技艺研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苏州丝绸行业协会2012年年度工作会议于12月27日下午在苏州华侨饭店召开。各会员单位负责人、协会理事及有关单位代表共6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民中作了协会2012年工作报告;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苏州唯喻进出口公司、苏州吴绫丝绸精品有限  相似文献   

14.
江南丝绸咏叹调江南的杭州、苏州、吴江、湖州、嘉兴和绍兴一带,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这一带的丝绸工业一直代表了中国丝绸的最高水准,影响和支配着中国几千年的丝绸文化及丝绸文明史。近几年设立的中国轻纺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湖州丝绸城等专业市场,一下...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丝绸》2016,(4):52
正7月19日,由苏州丝绸博物馆主办、苏州艺唐丝绸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江苏丝绸协会和苏州丝绸行业协会协办的"设计与生活——羿唐·当代丝巾艺术展"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这次展会是苏州丝绸博物馆改造提升之后在新的平台上首次举办的集中展示和宣传苏州本土当代丝绸品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都说苏州小家碧玉,温婉可人,殊不知,今日的苏州乃大家闺秀,光彩夺目。日前开幕的"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博览会"(以下称"创博会")大气磅礴,大放异彩。而这届创博会设立的丝绸产品展区,以"创意丝绸文化锦绣"为主题的丝绸创新创意品种,吸足了人们眼球,满足了人们对苏州丝绸回归的渴望,直呼,苏州丝绸回来了!苏州丝绸几千年的历史辉煌灿烂,使苏州丝绸名满天下。但近十多年来,苏州经济发展迅速,高  相似文献   

17.
正国内素有"四大绸都"与"七大绸都"之说,苏州、杭州与吴江盛泽均包含在内。宋代以来苏州与杭州均称为"丝绸之府",名扬四海,旗鼓相当。如今吴江包括盛泽已划归苏州,遂变成苏州名下含有两个著名的"绸都",足见丝绸在苏州所拥有的优势、地位与分量。10多年前国有丝绸业进入大力度的转型期后,杭州市委市政府主动寻求突破,将丝绸业作为特殊的传统行业来抓,积极打造"都市丝绸",成效明显。国家茧丝绸"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罗永平 《江苏丝绸》2012,(4):3-10,34
(续上期第五章高度繁荣的江苏丝绸业第二节)第三节官营织造经营方式与特点明、清两代王朝在丝绸历史悠久、丝织技艺精良、人杰地灵的江宁、苏州、杭州三地设立织局,使中国封建社会由官府经营的丝绸生产方式达到了顶峰。从宋代江宁、镇江的"织务",苏州、杭州的"造作局",元代江宁、苏州的"织染局",  相似文献   

19.
王林清  束霞平 《丝绸》2015,52(1):76-80
以苏州丝绸博物馆为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博物馆产品开发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了苏州丝绸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现状。对博物馆产品开发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依托苏州地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即依托丝绸文化的特质,打造衍生品的品牌效应;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衍生品的市场流通速度;依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衍生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多渠道销售,扩大文化衍生品的销售规模。苏州丝绸博物馆应当借助得天独厚的苏州丝绸文化特质,在完成博物馆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内涵,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正>她是一位传承人,在丝霞里摩挲,呕心沥血抢救古丝绸文化;她是一位创造者,在丝线间科研,春去秋来研发经纬新篇;她是一位建筑师,在丝路上建构,高瞻远瞩诠释职域情深;她就是钱小萍,国家级丝绸专家、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她既是一位运用丝绸技艺研发我国第二代人造血管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创作出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