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电偶温度信号的冷端补偿和线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各种热电偶温度信号的冷端补偿和线性化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方法ColdEndCompensationTechnologyforaThermocouple●印勇YinYong1前言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不仅与测量端的温度有关,而且与参比端(冷端)的温度有关。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3.
用AD590温度-电流传感器进行冷端补偿,同时考虑了热电偶的非线性补偿,设计出较实用的温度变送器。  相似文献   

4.
微机控制系统中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对提高测量精度很重要,介绍了利用微机实现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对提高测量精度很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尤其是用智能化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具有热电偶冷端温度智能补偿的温度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阐述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热电偶冷端温度智能补偿的原理和特点 ,说明了软件功能。最后给出了实践结果及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热疗温控系统中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疗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由于温度是热疗的关键因素,热疗过程必须有严格的测温和控温技术.温度传感器选用铜-康铜热电偶,针对热电偶冷端补偿,采用PN结补偿电路结合算法来实现,不但可以相对简化系统的电路,还可以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10.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是热电偶使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介绍用LM92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E型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在C8051F040单片机中用查表法进行软件补偿,从而得到热电偶工作端的实际温度.该系统最终测量温度精度为0.5℃以内,同时系统结构清晰,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提出了2种模拟式补偿方法——电流型模拟集成电路补偿方法和电压型模拟集成电路补偿方法,以及2种数学式补偿方法——查表法和计算法。介绍了这些补偿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其准确度小于0.02℃。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数字温度传感器在热电偶冷端补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热电偶冷端补偿的原理和方法以及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用DS18B20实现热电偶冷端补偿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型号匹配,提高了测量准确度,简化了补偿电路。  相似文献   

14.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一种新方法ANewMethodofThermocoupleCold-JunctionCompensation●胡渭标HuWeibiao热电偶测温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普遍采用的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是:用两根相应的补偿导线,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在(-25~55)℃范围内.该电路冷端温度能自动补偿,其误差不超过±0.5℃,且具有放大热电势信号所需要的增益.  相似文献   

16.
MAX6675是Maxim公司推出的具有冷端补偿的单片K型热电偶放大器与数字转换器.文中介绍器件的特点、工作原理,并具体介绍了其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电路及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对于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组成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带基准点补偿功能的热偶放大器AD594/595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带基准点补偿能力的热偶放大器AD594/595集成电路的原理,并给出其应用电路及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采用J型热电偶,设计了一种用于热荧光分析仪加热板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设计主要通过对热电偶分度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搭建热电偶测量电路,实现了±0.4℃的温度测量精度。同时,采用PN结法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变化进行补偿,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补偿电路的输入一输出特性进行近似化处理,将温度补偿精度由±0.5℃提升到了±0.2℃。设计结果表明,该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线性度好,能够满足热荧光分析仪的测温要求。  相似文献   

19.
温度测量与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针对热电偶测量中的冷端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的补偿方法.系统构成简单,成本低廉、可行性高、可靠性高,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光纤前墨黑体空腔传感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以软件进行环境温度补偿和对传感器进行非线性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