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IP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有的IP网络能够较好地支持非实时数据业务,为r使它也能够支持各种实时业务与多媒体业务,就必须研究和规范IP网络传送信息的性能.本讲座在研究和分析ITU-T关于IP网络性能的标准和实际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和介绍了IP网络性能方面的有关内容.其中包括:IP业务性能描述的参考模型、IP业务性能测试的环境与条件、IP业务的性能参数、IP业务的可用性等.  相似文献   

2.
李宏  李汉 《电信技术》2003,(12):56-57
1概述目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IP电话是不能用于发传真的。也就是说,IP电话与IP传真通常是分离的,用户不能够像使用传统的固定电话那样,在一条电话线上随意地使用语音业务和传真业务。这主要是因为IP电话采用了压缩技术,如G郾729A或G郾723等编码方式,它们主要是针对语音的,而传真与语音具有完全不同的数据特性,这些语音压缩算法并不适用于传真,并且IP电话和IP传真的数据封装格式也不一样。因此,要实现这两种业务的融合,满足用户的需要,必须对IP电话的相关设备尤其是网关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本文针对IP电话与IP传真业务融合时面临的主…  相似文献   

3.
黄海宁 《电信技术》2007,(9):107-108
1 IP网络运营管理的需求 对于ALL IP承载网络,运营商更加关注:用户将如何进入IP宽带网享用业务?用户享用IP网络服务的费用将如何结算?用户若担忧IP网络业务的安全性怎么办?能为用户提供怎样的网络体验?用户对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电信IP业务中如何体现套餐业务的竞争性?这些与城域网的可运营、可管理和多业务可控制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IP业务急剧发展,全世界大约每6~9个月其业务量就翻一番,因此要求IP网的带宽急剧增长,而且要求IP能够提供新的业务功能(如实时的音频、视频业务)。这就迫使IP业务提供商(ISP)重新规划和设计现有网络;另一方面,ATM技术日趋成熟,并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用。于是解决好IP与ATM的综合发展,是良好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讯世界》2009,(9):70-71
纵观IP与光网络的发展与融合过程,IP over WDM光链路解决了IP业务对带宽的渴求。目前,3G、NGN、IPTV均可通过基于IP的路由型多业务平台实现综合承载。电信网络IP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时的IP网络与几年前IP网络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已大不相同。随着信息业务IP化、电信业务承载IP化,IP网络不但要承载日益增加的Internet上网业务,  相似文献   

6.
ITt-TSC131999年9月会议讨论了IP有关问题,主要技术进展有:今后与IP相关的研究重点,涉及16个研究内容及移动IP的研究;IP接入网,以新建议Y.IPan为目标,给出了IP接入网的定义和参考模型;IP与现有网的互通,即IP网络的用户与现有电信网中使用IP业务的用户间的互通;IP的传送门(IPoverATM);IP业务;支持IP网上业务的信令。  相似文献   

7.
因为技术和资费等优势,IP电话(VoIP)引发了全球电信市场的重大变革.经过10多年的发展,IP电话技术逐步消除了话音质量差的主要障碍,已经从简单的互联网应用向电信业务转变.由于运营门槛的降低,其运营商不仅包括传统电信公司,还包括Internet业务提供商(ISP)、专门的IP电话业务提供商以及第三方业务提供商等新兴的IP电话业务提供者.由于不同运营商地位和优势的差异,加上针对不同的居民和商业用户提供不同质量的IP电话业务,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IP电话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基于IP电话的新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传统电话业务正在被移植到IP多媒体电话系统中,由于IP电话系统在信令结构方面与传统电话系统的集中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基于IP电话系统的附加业务开发和控制协议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描述了基于H.323标准的附加业务的信令结构和业务设计,并与传统电话交换业务模型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9.
多业务IP承载网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统一运营和管理,提升业务部署的灵活性。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IP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了ATM以及TDM技术。文章从IP承载网网络建设的相关协议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多业务IP承载网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新加坡VOIP业务的发展,新加坡电信管制机构IDA于2005年6月中旬宣布,IDA将引入新的IP电话管制框架,为那些有兴趣提供IP电话业务的运营商发放牌照及分配电话号码。IDA希望IP技术的引入能够降低电话业务的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及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业务。IDA的一个发言人表示,为IP电话提供电话号码为用户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的主要业务,为了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必须在核心网中增加专门处理IP多媒体业务的功能实体。本文详细介绍了UMTS的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提供的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IP电话的快速发展,用户对IP电话新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传统电话业务正在被移植到IP多媒体电话系统中。由于IP电话系统在信令结构方面与传统电话系统的集中模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基于IP电话系统附加业务的开发和控制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描述了基于H.323标准的附加业务的信令结构和业务设计,并将其与传统电话交换业务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桂林卿  罗汉文 《通信技术》2007,40(9):42-43,48
目前广泛使用的因特网协议(IP)已经成为所有数据业务的传输标准。传统的因特网业务策略(BE策略)不能满足新兴的实时业务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IPQoS机制来更有效的分配资源。由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网UMTS需要同时支持非实时和实时业务,而且无线网的资源和设备比固定网昂贵得多,所以IPQoS机制对于无线网络尤为重要。文中首先研究因特网IPQoS机制,然后讨论如何将其应用到UMTS网络中。  相似文献   

14.
IP VPN业务管理中可重用管理组件的划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P VPN(基于IP的虚拟专用网)业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是,TMN(电信管理网)管理层次模型中业务管理层不断扩展的业务需求,可重用业务管理组件是降低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带来的业务管理复杂度、灵活地定制和提供IP VPN业务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IP VPN的基本业务需求,提出了IP VPN业务属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IP VPN业务属性的视点对IP VPN业务管理功能进行了划分,形成可重用的业务管理组件.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业务管理功能向业务管理组件映射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IP专线业务是中国电信数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业务的发展,对IP专线网络的支撑将成为售后支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处理昆明盘龙网缘网吧专线故障的案例总结了一些经验,通过以上几点经验,可以让我们维护人员能快速并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点,及时处理IP专线业务的网络故障,从而提高用户服务满意度,提升电信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of integratin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n converged multimodal/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 extensible VoIPTeleserver for VoIP in SIP environment is described. It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ialogue system and Web convergence that separates the channel dependent media resources from the application dependent service creation and hosting environment. It supports XML based service applications for multiple channels including voice, DTMF, IM and chat over IP. The loosely coupled open architecture in our approach is highly extensible. We describe the concept and structure of VoIPTeleServer used in our approach in detail, which interfaces to the VoIP world through SIP signaling and works as a broker between the VoIP SIP environment and MTIP to deliver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 prototype of VoIPTeleServer was implemented, an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based on SIP and MTIP convergence are constructed.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adverse effect of delay, jitter and packet loss for voice portal services over IP. In particular, case studies of DTMF service in voice portal under adverse channel conditions are performed. The compounding effects of multiple channel impairments to DTMF in voice portal services over IP are characterized. The potential high error rate of the DTMF service indicates that the data redundancy method as proposed in RFC 2198 is needed for DTMF in order to achieve reliable voice portal services over IP.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TDM over IP技术出现的背景、实现过程以及实际应用方案.利用伪线路仿真技术实现在以太网上传送实时业务,将语音、图像等信息直接装入以太网(或IP网)数据包,然后依照IP路由进行简单高效的传送.此技术可广泛应用于PON、基站回传、接口转换以及传统业务线路的改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现有移动传送网现状的分析,对于专线、话音等小颗粒业务,目前的SDH/MSTP网络已经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但面对爆炸式增长的大颗粒带宽业务,现有的网络和技术则无法很好的解决。城域网必须具备大容量、高带宽、多业务、高可靠性等能力,从而实现骨干层层面的宽带IP化业务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9.
薛宁  张荣 《世界电信》2000,13(1):48-50
本文从IP电话业务量、收入和业务种类等方面,对IP电话业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