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传热综述(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程乐鸣 《动力工程》1998,18(1):24-33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循环流床的传热机理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概况,对循环流化床传热理论发展的现状和结果,循环流床中的传同理与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通用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有印  王保生  齐永霞 《动力工程》2003,23(3):2380-2381,2391
循环物料量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该文从循环倍率的定义出发,利用钙硫摩尔比Ca/S、分离器效率η和灰平衡方法,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数学模型,由此可以方便地确定循环物料量。它适用于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当采用两级或多级分离时,η为分离器总效率。该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个简便、适用的计算方法。图l参3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全工况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政  王哲  倪维斗 《动力工程》2000,20(1):511-514
在详细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的主导过程-动态物料平衡,进风量与炉膛压降耦合,动态碳质量平衡和动态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一套机理动态方程描述循环流化床启动、停机、事故和正常运行全工况过程的数学模型。提炼了流化床关键参数的主导因素,并确立了这些主导因素与负荷工况的作用关系,从而解决了培训仿真机研制中模型运算速度以及多工况数据的精确吻合问题。该模型在我国第一台全工况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培训仿真机中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常规煤粉燃烧相比,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在于:首先,床内存在大量并不断循环的物料,其质量、粒度分布、循环程度、浓度分布、热容量等对动态特性有重大影响;其次,床料内存在着大量的未燃尽残碳,其动态燃烧及消耗过程以及燃烧放热位置对炉温及其分布影响很大。针对上述特点,建立了以给煤量、给风量、排渣量为输入的动态数学模型,它由氧质量平衡、残碳动态燃烧过程的碳质量平衡、挥发份燃烧及残碳燃烧的动态能量平衡以及以排渣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试验为基础,根据有关化学动力学、快速流态化模型等资料,结合原料的宽筛分特性,建立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并用Quick-Basic语言编制程序。利用模型对循环流化床木粉气化炉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该模型不仅能选择气化炉的最佳运行工况,而且可为同类反应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热模型,流动模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了颗粒的宽筛分,并把床层在轴向上分为密相床和稀相床两部分。在密相床内,传热按照鼓泡床传热微型进行计算;在稀相床内,传热模型建立在颗粒团更新的假设基础上,根据假设,床层由颗粒浓度很低的上升稀相和相对颗粒浓度较大的颗粒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交替地与床壁面接触,床层和受热面间局部换热系数和颗粒浓度及两部分接触壁面的份额有关。模化结  相似文献   

7.
刘辉  姜秀民  吴少华  秦裕琨 《动力工程》2003,23(4):2511-2514,2505
建立了基于热平衡法、烟气分析法和烟气量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密相区燃烧份额计算数学模型,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在对1台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测试的基础上,应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该炉密相区燃烧份额进行了计算。图3参7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压降与轴向固体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不同容量的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的实测数据,以及以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压降沿炉膛高度分布的计算式,由此可计算固体浓度沿床高的分布,为炉膛设计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动静态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晨  何祖威  辛明道 《动力工程》2002,22(4):1841-1846,1892
提出了一种建立大型商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动静态整体数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在描述循环流化床悬浮段内气固流动特性时考虑了固体物料的宽筛分特性和“核心-环”流动结构,并详尽考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发生的诸如燃烧、传热、有害物质的生成和还原等主要物理化学过程。针对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引进410t/hPyroflow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该方法对其整体性能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循环流档烟气脱硫试验台,并在增湿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脱硫效率随喷水量及Ca/s比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杨波  吕清刚 《新能源》2000,22(12):80-83
本文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以描述常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稳态燃烧下的气固流动特性。循环流化床炉室内的流动模型在密相区考虑了气泡相和乳化相的差别,在稀相区是构建在环核模型基础上的准二维模型,这样的一个流体动力模型为整体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压降分布及物料粒径分布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料总体平衡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压降分布和物料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颗粒破碎、磨损以及缩核对物料粒径分布变化的影响。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的基础 ,该模型不仅计算了所有物料的总体粒径分布 ,也计算了焦炭、石灰石和惰性床料单独的粒径分布。最后给出了炉内压降和不同位置处物料粒径分布的仿真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核结构的流动模型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传热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对流、辐射传热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截面平均颗粒体积份额有密切关系,而辐射传热系数与环形区内温度密切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辐射传热占总传热的份额随炉膛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循环流化床的传热机理--颗粒絮团更新模型,对不同来源模型中的壁面被颗粒絮团覆盖的面积分率、颗粒絮团在壁面的滞留时间以及颗粒絮团与壁面间的气膜厚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和设定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各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燃煤循环流化床模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来宏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3):249-251,259
利用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等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本文床内气固浓-淡流动模型,建立适用不同结构参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模型,考虑了床内气体、固体颗粒的返混、循环过程,以及煤燃烧、NO的生成和分解、颗粒磨损等因素。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实验研究,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气固两相浓-淡流动模型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模型可以正确地模拟循环流化床的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毅 《中国能源》1989,(4):24-28
<正> 一、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1979年芬兰生产首台商业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以来,到目前,在欧洲、北美、日本、中国、南鲜朝等处,已有120余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运行或安装中,有70余台正在建造中。循环流化床技术与鼓泡流化床技术一样,原出于化学工业中的一种燃烧工艺技术。1975年联邦德国鲁奇公司首次把这项技术用于锅炉燃烧。其流程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历时10年后,这种锅炉已显示了优于鼓泡流化床的特点,发展极快。锅炉容量由50、150、270吨/时逐步增长。现鲁奇公司与法国Stein Industry公司合作正设计制造300吨/时及500吨/时的电站锅炉。并打算在本世纪末,试制1000吨/时容量的锅炉。目前,联邦德国、北美有16个电厂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法 《江西能源》1995,(4):2-8,45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和快床两个区域。本文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与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当量直径,床温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深入试验研究,对循环流休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国内外在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进展,对循环流态化颗粒流动问题、颗粒聚集及传热以及循环流态经数学模型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回顾,并指出了当前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与快床两个区域。本文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和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迅速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当量直径、床的温度以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