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陆相原油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C15补身烷低于C16升补身烷(C15/C16〈1.0),重排二环化合物丰富。这些原油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C19 ̄C21)化合物占优势,(C19+C20+C21)/(C23+C24)〉1.4;其中湖相油以C21为主峰,煤成油以C19为主峰。五环三萜烷中普遍富含C29,C30重排藿烷和C29Ts及一个未知的C30五环三萜烷。它们有较丰富的长链类异戊二烯烃,其中煤  相似文献   

2.
对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现状成岩作用一词,从1868年由贡别尔提出后,经瓦尔特(1894)及其后许多学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因为成岩作用是整个沉积演化旋回中特别重要的阶段,所以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对近代沉积物的研究,尤其对石油、天然气和其它与沉积岩有关的成矿作用的研究,发现许多矿产的形成都与成岩作用阶段的物质运动密切相关,更显示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价值。生产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对成岩作用的认识和阶段划分作出更科学、更细致的探讨。过去许多年中,前人的意见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各家对成岩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测试分析结果对研究区C9储层成岩阶段进行分析,确定C9储集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至B期的早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物性与成岩相相关性分析,表征了不同成岩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成岩阶段微生物发育及其对有机质的改造对于生物甲烷聚集、优质烃源岩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近年对沉积成岩过程相关的微生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为例,论述了成岩阶段微生物在生物甲烷生成、有机质富集保存、可溶有机质生成等方面的作用。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标志化合物降解参数与产甲烷菌特征标志物的关系,指示原始沉积有机质降解与甲烷菌发育,是第四系沉积物中生物气聚集的关键因素;与细菌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丰度的关系,反映成岩阶段微生物发育改变了原始有机质性质;与氯仿沥青“A”转化率以及饱和烃相对丰度的关系,表明微生物发育是第四系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不同构造带沙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序列及成岩阶段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杂基重结晶作用等。河西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强烈的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及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长石、岩屑等的强烈溶解作用为主;旧州-固安构造带岩石组分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以及后期的杂基重结晶作用为主,见少量的碳酸盐胶结物。不同构造带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存在差异。研究区沙四段储层2 640 m以上处于早成岩B期,2 640~3 400 m处于中成岩A1亚期,3 400~4 250 m处于中成岩A2亚期,4 250 m以下处于中成岩B期。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新近系储层为复杂岩性,以粉砂岩、泥灰岩为主,针对该套储层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灰质含量高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资料,分析出油泉子油田新近系N_2~2-N_2~1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及成岩事件,而压溶、破裂和交代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确定该段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及相应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7.
本区生物礁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出露的平面形态以及礁组合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台地边缘线状礁、台丘边缘马蹄形礁和点礁。主要的礁岩类型为骨架岩、粘结岩、伟积岩和礁块角砾岩。造礁生物依据其对成礁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造架生物、联结生物和附礁生物。二叠纪生物礁具有海进成礁,海退消亡,在时间上有多个成礁期,在空间上有多个礁体不断位移之特点。在其发生、发展、演化和消亡的过程中,每一时期的生物礁都基本上经过了定殖、拓殖、泛殖和统殖四个阶段。本区生物礁体位于盆地相区边缘和内部,当生油岩区处于有利的条件和排烃阶段,由于溶蚀作用等又形成聚集期有效孔隙时,这些礁体即近距离捕获油气形成礁型油气藏。然而,由于储集于礁体中的液态烃在地质时期经历了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而裂解成气态烃和固体沥青,因此,只能采取有效的勘探手段在本区以寻找隐伏礁型气藏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深水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同位素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深水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研究。根据早古生代中扬子台地东南缘斜坡带上碳酸盐岩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对几种成岩作用的环境因素和成岩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下奥陶统瘤状灰岩瘤体的δ18O值均重于基质,证实了瘤状灰岩的早期雏形是灰泥沉积物经海底溶解 胶结的反复交替作用而形成的;(2)下寒武统厚层状白云岩具有δ18O和δ13C值相对集中,且δ18O略偏负的特点,而下奥陶统层状白云岩的δ18O具有很高的负值,反映了二者分别是高盐度卤水流交代白云岩化和埋藏白云岩化的产物;(3)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不同岩石类型或不同结构组分均呈现18O明显亏损,而13C无明显变化的特征,说明受到了较强的埋藏重结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塔河地区22个原油样品的饱和烃色质、芳烃色质和饱和烃色谱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塔河地区中南部和东部原油的二苯并噻吩和姥鲛烷含量高于中北部地区的原油,说明前者代表碳酸盐沉积环境,而后者的缺氧程度更大;中北部地区原油的C35升藿烷含量高于东南部地区的原油,说明水体分层更明显,其还原程度更强;C29S构型甾烷含量越低,二苯并噻吩含量和2-甲基菲+3-甲基菲含量越高,原油的成熟度越高;中北部地区原油的25-降藿烷和二降藿烷含量高,为生物降解原油。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作者以巢县地区震旦系到三叠系的碳酸盐岩为例,探讨了在不同成岩环境下,碳酸盐岩中微量元素Sr、Na、Fe、Mn的分布特征。主要经历了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灰岩(奥陶系、石炭系和州组上部、黄龙组、船山组)有较低的Sr(188×10-6)、Na(132×10-6)、Mn(149×10-6)含量;而以海底成岩作用为主的灰岩(石炭系金陵组、和州组下部、二叠系栖霞组、三叠系南陵湖组),则有较高的Sr(515×10-6)、Na(396×10-6)、Mn(404×10-6)值;与以准同生后成岩白云岩化作用为主的多成因白云岩(震旦-寒武系)相比,准同生的萨布哈白云岩(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有稍高的Sr(138×10-6)、Na(806×10-6),而前者的Sr、Na含量分别为103×10-6、604×10-6.Mn的含量在两类白云岩中差异不明显。与灰岩相比,白云岩化作用将有较高的Na和较低的Sr、Mn.此外,Fe的含量与Ca+Mg含量呈负相关趋势明显,这表明了陆源物质对于Fe的干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时空领域内模拟镜质组反射率、古地温、伊/蒙混层中蒙皂石层含量和甾烷异构化率的变化,建立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系统。模拟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加里东期处于早成岩阶段,海西期-印支期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燕山期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古近纪-现今,奥陶系下部碳酸盐岩一直处于晚成岩阶段,但中、上部地层仍处于中成岩阶段。目前,在黄骅坳陷的北部和南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有利于天然气的生成与聚集;中部地区则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可以生成和聚集液态烃,是石油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The aliphatic and aromatic fractions of a beach tar sample from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Sidi Kreir, 37Km west of the city of Alexandria was analyzed by GC and GC/MS techniques. A complet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fate of weathered oil residue and possible source identif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erane, hopane, mono-and triaromatic steroids, C2 - and C3 - phenanthrenes and dibenzothiophenes and chrysenes, however, had remained unaltered by weathering. The beach tar possessed geochemical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a marine carbonate or evaporite sourc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under normal saline, reducing conditions. The GC fingerprints pointed to heavy fuel oil as a possible source for the tar sample.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aliphatic and aromatic fractions of a beach tar sample from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Sidi Kreir, 37Km west of the city of Alexandria was analyzed by GC and GC/MS techniques. A complet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fate of weathered oil residue and possible source identif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erane, hopane, mono-and triaromatic steroids, C2 - and C3 - phenanthrenes and dibenzothiophenes and chrysenes, however, had remained unaltered by weathering. The beach tar possessed geochemical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a marine carbonate or evaporite sourc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under normal saline, reducing conditions. The GC fingerprints pointed to heavy fuel oil as a possible source for the tar sample.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应用盆地模拟技术模拟碎屑岩成岩史的方法和在盆地内没有钻井区碎屑岩成岩阶段的预测方法。并以伊舒地堑汤原断陷为例,说明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划分及展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控制沉积物孔隙形成与演化的主要成岩作用,将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层划分为6种成岩相,即浅埋藏强压实相、浅-中埋藏钙质胶结相、中埋藏绿泥石胶结相、中-深埋藏硅质胶结相、深埋藏溶蚀相和近地表高岭石胶结相。各种成岩相的形成和分布与沉积物的原始组分密切相关。各成岩相之间储层物性差别大,不同的成岩组合可形成成岩圈闭。  相似文献   

16.
应用沸石矿物的组合形式和分布特征,对克拉玛依油区石炭二叠系的成岩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沸石组合的分带性与地层埋藏成岩作用相一致;分带中的重叠现象与盆地构造运动有关。
在晚成岩期的A、B亚期阶段,方沸石的钠长石化和溶蚀对储层贡献较大。在具备有机—无机反应的成岩体系中,寻找以溶蚀方沸石为主要储集层的油气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垩系泥岩样品经提纯分离,取<2μ的粘粒供x-射线衍射分析和失重分析.部分样品测定了泥岩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和镜质体反射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一些原油中钙化合物分布及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水抽提法研究了原油中水溶性钙的比例 ;用有机溶剂抽提法研究了减压渣油中钙的分布 ;用酸解 -醇碱溶液抽提法研究了大港减压渣油中钙化合物的形态 ;还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场致解吸质谱等对钙化合物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随着原油中含钙量的增加 ,水溶性钙的比例逐渐降低 ;与水溶性钙结合的阴离子中没有氯 ,大部分为含硅的无机盐及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原油中的钙 96 %以上存在于减压渣油中 ;不同减压渣油中的钙分布有较大差别。大港减压渣油中的钙大部分为油溶性石油酸钙 ,相应的石油酸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0~ 730 ,碳数分布为 1 6~ 4 8  相似文献   

19.
塔北侏罗-三叠系成岩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北隆起侏罗-三叠系连续埋藏砂泥岩体系成岩反应主要受温阶控制,在90~135℃温度范围内油田水中有机酸浓度达到高值,导致铝硅酸盐及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斜长石的广泛溶解是本区富含自生高岭石、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原因。孔隙的改善程度与控制矿物溶解后离子迁移能力的原始岩石物性等因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现在黄县褐煤中分布着高浓度的异海松烷和扁枝烷,作者认为成煤先质(可能是泪柏属)在经历了一定的成岩作用后造成了这种分布.随着模拟温度升高,二萜类浓度大量递减(尤其是在300℃温阶).降海松烷的相对百分比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低一中等成熟度)中,异海松烷和4β(H)—19—降异海松烷的百分比变化很小.研究结果表明,16a(H)—扁枝烷/16β(H)—扁枝烷与指标8a(H)—半日花烷/8β(H)—半日花烷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他们均在石油的生成门限附近变化比较灵敏.文中还对二萜类化合物应用于生源分析和成熟度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