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地铁15号线学院路站车站受地面降水制约,洞内降水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工程工期难以保证的情况下,通过洞内深孔预注浆措施解决了地铁暗挖车站受富水粉黏土地层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主要介绍了地铁暗挖车站在无降水条件下,"8导洞PBA"工法施工步序、施工工艺、深孔注浆参数、质量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PBA工法是暗挖地铁车站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其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某采用PBA工法的地铁车站因降水需要,在车站主体外侧设2个降水导洞,其中西侧降水导洞下穿邻近既有建筑物。以该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增设降水导洞前、后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下穿降水导洞注浆加固对既有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增设降水导洞后地表沉降曲线将由原来的抛物线形转变为弓形,最大沉降量有所增大;所有导洞(8个小导洞和2个降水导洞)施工完成后既有建筑物沉降达到其最终沉降量的89%,即导洞施工是控制既有建筑物沉降的关键步序;下穿导洞采取全断面注浆加固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既有建筑物变形。  相似文献   

3.
邢旗胜 《建筑技术》2020,51(7):789-791
在临近既有地铁车站暗挖隧道施工中,大多需对地层进行深孔注浆超前加固,以确保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稳定。结合北京地铁3号线东四十条站施工横通道,根据地层情况,在保证深孔注浆超前加固效果的前提下,优化深孔注浆的施工方式、注浆压力、注浆量、配合比等参数,控制施工沉降,确保既有地铁线路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北京草桥地铁站为既有10号线与新建19号线、新机场线的换乘车站,新建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换乘通过长距离换乘通道方式实现,换乘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且紧邻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影响较大.提出了双导洞台阶法+施工控制+深孔注浆联合保护措施,依据规范要求提出了相应的位移控制指标,建立了包含换乘通道与既有地铁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换乘通道临近区间隧道和地铁车站施工,除施工控制措施外,需要辅助以深孔注浆措施;区间隧道和车站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4.04和4.50mm,小于变形控制允许值,地铁结构位移余量足够;最大位移发生在区间隧道与地铁车站连接处和地铁车站端头位置,需在现场监测中重点关注,加密该位置测点;南侧换乘通道施工引起的竖向位移和横向水平位移占位移总量66%以上,是地铁结构安全保护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5,(4):155-156
地铁车站一般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容易发生涌水等质量事故,所以在车站施工过程中,提前做好注浆止水工作极为重要,以紫荆山地铁车站为例,介绍了在该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深孔帷幕注浆止水施工的流程,成果以及对特殊地段的处理方法,最终工程效果表明,采用深孔帷幕注浆止水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铁15号线六道口站单层段在无降水条件下,通过洞内深孔预注浆固土止水措施近距离多次穿越老化的大型污水管线,避免了管线改移和地下水资源浪费,达到了节约投资和绿色环保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介绍了在无降水条件下,车站单层段下穿大型污水管线过程中的洞桩法施工步序、施工工艺、深孔注浆参数、质量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地铁竖井施工对周边建筑影响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波  刘干斌  徐立  石祥锋 《工业建筑》2011,41(8):121-125
竖井施工不可避免扰动地层,引起地铁隧道周边建筑物沉降,影响其安全和正常使用。结合某地铁区间隧道,分析竖井施工引起的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特点、原因及规律。以邻近某建筑为例,提出开挖掌子面进行全断面封闭措施;隧道内超前深孔帷幕注浆;隧道台阶法开挖及时进行支护,并向初期支护背后注浆回填、径向注浆以及地面注浆加固技术措施,对建筑物...  相似文献   

8.
作为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辅助措施,在浅覆土砂卵石地层中进行深孔注浆极易引起地面隆起。北京某地铁暗挖工程施工中,通过分析深孔注浆过程中地面隆起的原因,提出采用深孔注浆加固砂卵石地层时应重点把控注浆压力、注浆顺序、浆液配比与监测巡视,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在确保深孔注浆效果的同时避免发生地面隆起。  相似文献   

9.
超前深孔注浆作为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辅助措施,在确保地层围岩稳定、控制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北京地铁16号线甘家口站PBA工法暗挖车站穿越一级风险源深孔注浆施工为例,从注浆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浆液配比、布孔方式以及成孔机械等方面介绍了双液深孔注浆加固不良地层的施工技术。双液深孔注浆加固有效控制了周边管线的沉降及变形,并将地表沉降控制在警戒值以内。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座历史风貌建筑物紧邻地铁车站,并且盾构在其下方穿越,需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严格控制。对建筑物的保护,针对性提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车站基坑盖挖逆作法、地连墙截断承压水、冻结、车站内水平注浆加固、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基坑开挖与降水、端头加固、盾构掘进等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对建筑物变形影响的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能够将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冻结孔施工、地下水通过冻结区盾尾间隙进入刀盘前方等均可引起建筑物的显著沉降;建筑物基础与隧道之间存在淤泥质土层时,在淤泥质土层下方进行注浆不能对自重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有效抬升,但对自重较小建筑物的抬升则有一定的效果,但注浆在淤泥质土层中引起孔压的消散可导致建筑物在后期产生沉降;盾构机进入冻结体前应做好全断面注浆止水,切断前后水力联系,盾构机掘进困难时,不应随意增大盾构推力。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us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an air-conditioned train station building under three type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schemes. The impact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supply air temperature, velocity, altitude and angle of incidenc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if the waiting hall and entrance hall of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we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served with the cooling air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oling loads in the two halls were fixed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were designed properly, altering largely the cooling air supply scheme in the waiting hall while keeping the cooling air supply scheme in the entrance hall unchanged would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air distribution and thermal comfort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the waiting hall but may have some minor effects on those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the entrance hall. The uniformities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waiting hall were satisfactory when side supply scheme was applied. Changing supply air temperature, velocity, altitude and angle of incidence would yield great effects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For the stratified air-conditioning design in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atisfactory thermal comfort in the occupied region, the mid-height of the building was found to be a good position for the cooling air supply and the supply angle of 0° from the horizontal could be recommendabl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with CFD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find the way to optimize the air-conditioning design scheme.  相似文献   

12.
张琪 《四川建材》2014,(2):170-172
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桥-建结合车站"中车站主体与区间桥梁接驳方式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按照现有的接驳方式分为:①车站边跨盖梁(桥式车站)、框架梁(框架式车站)设置牛腿;②车站边跨设置双柱,区间箱梁或"U"型梁与车站主体脱开。通过调查和分析,按照车站受力特性,结合车站建筑设备功能和要求,分析两种接驳方式的利弊,在具体工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使用条件选用不同的形式,完善了"桥-建结合车站"中车站主体与区间桥梁接驳方式概括和总结,并为以后的实际工程起到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D住宅     
这座超小型集合住宅建筑,打破了日本的常规住宅格局.内部是狭长弯曲的空间,房间只有一个面是封闭的.使用面积因而增多。建筑沿着地形而弯曲.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类型。  相似文献   

14.
冯建龙 《城市勘测》2016,(3):134-136
基于对工程计算量较大的施工建筑侧面面积计算方法的革新,采用了新型的数码技术与传统的钢尺量距和免棱镜全站仪坐标测量方法比较,结合数码技术的施工侧面面积计算实验研究与数据精度对比分析,得到了数码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代钢尺量距和免棱镜全站仪坐标测量方法用于工程计算量较大的施工建筑侧面面积计算,为工程计算量较大的施工侧面面积计算进一步提供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常导致周边建筑物变形过大。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深厚软弱土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土体水平位移和建筑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变形曲线呈“鱼腹状”;端头井处墙体和土体水平位移大于标准段;地表变形曲线呈“漏斗状”;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建筑物竖向位移影响较小;距离基坑较近处,建筑物变形表现为沉降,距离基坑较远处,建筑物变形表现为隆起,既有建筑物主要表现为向基坑内侧倾斜。  相似文献   

16.
概要介绍了游泳跳水馆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该工程的制冷站和换热站布置在地下室,馆内气流组织形式为侧送风及下送风、观众座位下回风,送风口为喷射型消声风口;有一条主风道向下送风,在观众席与池区之间形成气幕。馆内除设有散热器外,还采用地板辐射供暖,介绍了辐射供暖设计参数和所用材料。该工程已正常运行2年。  相似文献   

17.
邱少辉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10):1390-1394
以武汉某地铁车站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地铁车站站台发生火灾时轨顶排热系统协同站台火灾排烟方案和站台端部专用排烟风管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轨顶排热系统协同站台火灾排烟方案可行,各楼梯、扶梯口处均能形成向下不小于1.5 m/s 阻止烟气向上蔓延的气流;当轨顶侧排烟口均匀布置时,站台火灾联动设备最少,协同排烟效果最好。站台端部专用排烟风管协同站台火灾排烟方案,在车站楼梯、扶梯口数量较多时,楼梯、扶梯口部阻挡气流风速存在低于1.5 m/s 的风险,应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18.
周绍武 《建筑技术》2002,33(2):120-122
上海地铁河南中路站深基坑施工中,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采用了基坑内外土体加固、对老建筑物预处理保护、围护地墙施工、基坑开挖技术措施、运用高新技术等综合控制技术,增加了基坑整体刚度,有效控制了地墙变形和建筑物沉降,达到了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任育红 《山西建筑》2010,36(1):46-47
结合白果桥排水泵站的建筑设计实例,就市政泵站的总体构思、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色彩设计及环境设计等作了探讨,进而揭示了泵站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完善泵站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20.
车站建筑是有着深刻文化意义的建筑类型,以特殊的形式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印迹.八十年代开始的铁路复兴,有着深刻的意味:源于铁路,立足于城市,着眼于交通换乘,延伸出一个新的建筑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