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超 《净水技术》2020,39(3):59-63
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威胁,初期雨水已经成为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区建设,针对京津合作示范区初期雨水治理问题,通过对区域初雨的水量、水质等特点进行分析,自排区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方案,强排区采用末端截流调蓄处理雨水治理方案。初期雨水的治理将有效减少污染物排入示范区规划水系,保证了良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2.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污水直排带来的污染,初期雨水排放和合流污水溢流造成的河道污染也比较严重。在心圩江下游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采用半地下建设形式,耦合了1.5万m3初期雨水调蓄池和一级强化处理设施,有效提升了心圩江流域内的污水处理水平,同时考虑了应对近远期合流溢流污染及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措施。污水处理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AO)生化池→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加砂高速沉淀池→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组合工艺,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初期雨水处理采用“调蓄池→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加砂高速沉淀池”组合工艺,具有运行灵活、启动速度快的特点,处理后出水可稳定达到设计水质。项目占地指标为0.62 m2/(m3·d-1),运行电耗为0.33 kW·h/m3,为同类项目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曾盛松  郭庆  邓健 《广东化工》2023,(2):144-146+127
某港口现有散货堆场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至市政管网,为响应环保要求,提高环保设施管理水平,本文对某港口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进行设计,主要含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及达标处理,计算采用参考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室外排水规范比较采用最大值,初期雨水处置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出水达到地方《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
码头流动机械保养场的初期雨水中含有很多油类污染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海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以广州某大型集装箱码头工程为例,介绍了流动机械保养场初期雨水的收集形式和处理方案,并提出污水输送采用半自动的控制方式,有效减少了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负荷。初期雨水经处理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的初期雨水治理处于国内先进地位,以新昌平为代表的调蓄池在初期雨水节能减排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切换调蓄池的运行模式一般通过阀门和水泵启闭来实现,在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运行模式条件下的运行水位等技术指标是优化运行的关键参数。该文在对上海市主要的八座调蓄池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运行模式与关键参数,提出了不同运行模式的适用条件,最后总结了降雨预报以及调蓄池运行中数据,以期为将来进行智能化优化初期雨水调蓄池运行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径流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亟待针对性工程措施治理。以合肥市肥西县老城区初期雨水治理工程为例,介绍针对分流制初期雨水的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处理厂采取"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核心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采取"加砂高速沉淀池+滤布滤池"的组合工艺,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出水经消毒后排放至潭冲河作为补水水源。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潭冲河及派河水环境质量,提升地区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工艺设计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夏加华 《净水技术》2023,(2):169-176
在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和水环境治理高标准的背景下,为了控制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污染,兼顾旱天和雨天处理运行需求,葛塘河净水站采用了污水处理设施、调蓄池和地下停车场一体化全地下合建的方式。污水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主体工艺,设计规模为1.20万m3/d,调蓄池设计规模为5 000 m3。净水站兼具污水处理、雨水调蓄以及城市交通调节等功能。实际运行状况表明,净水站在旱天和雨天出水水质均稳定达到了一级A标准。满负荷运行情况下,旱天可削减入河污染物CODCr为1 533 t/a、氨氮为109.5 t/a;雨天可削减CODCr为210 t/a、SS为144 t/a。全地下式净水站用地面积仅6 100 m2,建设用地指标远低于1.50~1.20 m2/(m3·d-1)的限值。同时,与地面景观公园及周边环境相融合,既具备布局紧凑、节地、运行灵活高效等特点,又达到“邻避”变“邻利”的目的。为建设环境友好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提供了...  相似文献   

8.
基于降雨过程理论分析的初期雨水调蓄容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斌  赵智  郑璞 《净水技术》2011,30(1):75-78
以我国现行规范的极限强度理论为基础,从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公式出发,考虑到初期降雨强度的时间变化,将一场雨划分为两场雨,推求了一场降雨的收集调蓄过程中初期雨水和洁净雨水累积量的变化规律,并给出在某重现期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田玉萍  刘杰 《水处理技术》2020,46(1):137-140
针对广南高速某服务区缺水问题突出、远离城市、工程性引入自来水造价惊人等问题,设计采用"地下水淡化+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雨水补给"的全过程资源化利用模式。地下水经淡化膜系统净化处理后,达到GB5749-2006规定指标,可供服务区生活用水;然后,服务区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设计处理量为140 m^3/d。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和收集雨水进行深度处理,使之达到GB/T18920-2002标准,根据最大用水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量为200 m^3/d。增加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计算,设计处理量为50 m^3/d。  相似文献   

10.
张留瓅  朱弋 《净水技术》2021,40(z1):288-290,385
针对分流制排水系统,旱天利用雨水调蓄池库容模拟泵站放江工况,从模拟工况影响范围、管网内水质变化情况、沉积物削减量等方面进行监测,研究雨水调蓄池对管网中沉积物的去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旱天调蓄池的使用对排水系统末端管网沉积物和污染物削减具有积极作用,系统内污染物随时间推进而缓慢累积,聚集在沉积淤泥中,高频次的调蓄池使用可降低管道内沉积物总量.研究成果可为现有调蓄设施多模式多工况运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文 《净水技术》2024,(5):158-165+181
近年来,已建城区自排系统的提标改造需求日益迫切,但对保留自排模式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或增加分散调蓄设施实现市政系统提标的研究较少。文章以上海市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耦合排水模型,通过竖向分析、内涝风险评估等进行定量分析,比选排水模式;并采用总体提标和局部内涝防治相结合的途径,实现系统排水能力达标。研究表明,研究范围内90%以上区域可结合城市更新达到自排标高要求;局部高风险积水区可采用“雨水溢流井-调蓄管道-一体化泵井”的分散提标调蓄设施,结合雨水管道翻排有效消除积水。研究可为已建城区自排系统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对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已建雨水泵站增设截污设施已迫在眉睫。现对增设截污设施的几种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比较其优劣,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文征 《净水技术》2012,31(4):13-16
通过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初期雨水处理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水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具备接纳初期雨水进行处理的能力,且适当增加池容可有效提高接纳初期雨水后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路面的渗水性较差,汛期时会增大地表的径流量,引发雨水污染的问题,甚至发生涝灾,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变。雨水调蓄池的建设高效的解决了与水污染问题,起到防涝减灾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建设。本文主要对雨水调蓄池进行概述,分析了雨水调蓄池的分类及功效,总结了雨水调蓄池在城市防涝减灾中的作用,以期扩大雨水调蓄池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公式的分析,确定地表径流系数和降雨量是影响调蓄池容积设计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在计算雨水调蓄池容积时,应考虑地表径流系数和该地区最常见的降雨事件,为雨水调蓄池设计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区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区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成分相比城市中心区初期雨水要复杂得多,若没有经过适当地处理将会对后期雨水造成污染,影响回用。通过分析工业区初期雨水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特征,结合案例对工业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工业区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400 kt/a铜冶炼项目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及先进环保理念的新建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秉承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管理理念,根据"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的原则配套建设有给排水系统。其中园区内初期雨水结合各区域生产特点设置有不同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及处理工艺,最终满足达标回用,正常雨水达标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转运站的初期雨水因受生活垃圾的影响,COD、SS、BOD5超标,必须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初期雨水量可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同时初期雨水需与屋面雨水、其他区域地面雨水分管网收集后用泵提升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初期雨水池收集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控制或机械控制。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化工》2021,48(5)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码头平台、堆场、装卸区的初期雨水应做到依规收集和处理等,通过重构收集系统、优化处理系统、完善应急系统、完备在线监测系统,可有效防止受污染雨水外排周边水体。文章针对码头雨水系统特点,重点阐述了雨水系统改造中分区原则、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雨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曾木海  谢小龙  杨涛 《净水技术》2021,40(1):129-133,154
武汉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将出水水质由现状一级A标准提升至接近地表Ⅲ类水标准(TN≤10 mg/L),经复核,采用"强化现状处理设施处理功能+新建深度处理单元"的方案。根据案例分析:深度脱氮单元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或MBR工艺;深度降解COD单元采用臭氧接触氧化工艺或活性炭吸附工艺。通过对"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臭氧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MBR工艺+臭氧接触氧化工艺和MBR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4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提标改造工程深度处理方案推荐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臭氧接触氧化工艺"。工程中各方案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平行设计,各深度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艺比选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