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二氯乙腈(DCAN)和二氯乙酰胺(DCAM)前体物的去除为目标,综合考虑浑浊度、CODMn、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通过调整臭氧投加量、上升流速、反冲洗周期、反冲洗时间4个因素,研究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UBAC)工艺对典型N-DB...  相似文献   

2.
针对于目前火力发电厂补给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的问题,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O3的投加质量浓度为3mg/L、接触时间为20min、炭柱停留时间为20min,O3-BAC工艺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52.57%,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68.15%。同时O3和BAC协同作用使O3-BAC的活性炭柱出水水质稳定,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实验表明,O3-BAC工艺在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下游镇江征润洲段为原水,利用中试装置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优化运行及其对有机物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调整主臭氧投加量为2.5 mg/L时,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NH4^+-N和两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TTHMFP、THAAFP)的去除率分别为68.5%、86.7%、57.3%和48.9%;同时,从净水过程中有机物特性变化对消毒副产物影响的角度,提出应将强疏水性小分子有机物作为镇江市饮用水处理的控制主体。  相似文献   

4.
不同流向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上向流与下向流两种不同流向的臭氧生物活性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工艺流程、活性炭吸附池池型选择、净水效果角度重点介绍了两种流向的工艺各自的特点和对优势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归纳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流程和池型的选择要点,并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UV/O3-BAC与O3-BAC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光助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UV/O3-BAC)新型组合工艺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考察了臭氧剂量、氧化反应时间和生物活性炭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影响,TOC去除率随着臭氧剂量、氧化反应时间和生物活性炭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优化工艺参数为:臭氧剂量为3 mg/L,氧化反应和生物活性炭空塔停留时间均为15 min.在优化工艺参数下,UV/O3-BAC工艺对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46%和71%,比O3-BAC工艺(同样工艺参数下)对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35.3%和14.5%;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其中UV/O3-BAC工艺的协同效应比O3-BAC工艺大.UV/O3和O3过程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增加了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二级出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是酚类和酞酸酯等,经氧化处理后,二级出水中芳香烃和含一C=C-有机物消失或浓度减少,同时也生成一些小分子氧化产物,但经BAC处理后,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均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6.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中试试验为基础,在约6周时间内以生物预处理后出水和东江北干流枯水期河水两种不同水体作为系统试验原水,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工程试验,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处理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性能与效果。浓度由低到高的原水试验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M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均可达55%和80%以上;对NO2--N和浊度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可达85%和95%以上,由此验证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处理.活性炭组合工艺与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高藻期的天津引滦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两种组合工艺对预氯化杀藻后的微污染原水的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和70%,其中活性炭单元对预氯化和常规工艺引起的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和94%.组合工艺中,活性炭是主要的有机物处理单元.而臭氧氧化可有效降低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种类.试验表明,当臭氧活性炭的生物降解作用不显著时,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效果不优于常规处理.活性炭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8.
黄慧  宋欣  许钊 《净水技术》2022,(12):153-158
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工艺是水厂深度处理的方法之一。文中通过对某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厂的活性炭粒径、孔积率、比表面积强度、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强度、装填密度及灰分等参数选择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该水厂出水水质进行了总结。结论如下:(1)在进水负荷为500~1 000 m3/h情况下,炭层膨胀率为11.8%~30.8%,炭层可整体处于微膨胀状态;(2)进水TOC质量浓度为1.30~3.60 mg/L情况下,深度处理工艺对TOC平均去除率为71%,较常规工艺提升25%;(3)进水CODMn质量浓度为1.18~4.66 mg/L情况下,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臭氧活性炭工艺单元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25%;(4)以CODMn去除效果作为炭池反冲洗指导参数,在气温为17~33℃条件下,过滤周期为8 d较为合适。以上结论可为亚热带地区上向流活性炭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臭氧组合工艺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预臭氧化-常规处理-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黄浦江原水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去除有机物方面有良好效果,CODMn、UV254、DOC、AOC的总体去除率分别是62.3%、91.8%、63.7%、27%.臭氧氧化不能彻底去除有机物,但通过活性炭的协调作用可将其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0.
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流试验比较了载锰颗粒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催化氧化)与臭氧氧化及其后续活性炭过滤对微污染松花江水的处理效能。处理效率最高时,催化氧化对CODMn、UV254、DOC及三卤甲烷生成潜能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7%、75.8%、40.8%和42.4%,分别是臭氧氧化的3.6、1.4、5.0和2.8倍。随着时间的增加,催化氧化对有机物平均去除率下降,降低程度依次为:UV254〉CODMn〉DOC。催化氧化-活性炭工艺对水力负荷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臭氧氧化后水中氨氮浓度上升,而催化氧化后稍有下降,同时催化氧化后续活性炭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比臭氧氧化后续活性炭去除率高而且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长江南京段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强化过滤工艺和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CODMn、UV254、DOC及BDOC的去除率分别为30%、41%、27%及25%。强化常规工艺和生物活性炭工艺各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34%和52%、48%和50%、37%和40%及74%和82%。强化过滤工艺及生物活性炭工艺对1,2,4-三氯苯的去除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常规工艺对MW大于5 kDa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强化过滤工艺对MW小于1 kDa的有机物去除率大于25%,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各个分子量区间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特别是对原水中占多数的MW小于1 kDa的有机物去除率大于30%。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闵行水厂前置生物活性炭和后置生物活性炭两条生产线路,通过比较冬、春、夏各季节各工艺段出水有机物综合指标(总有机碳和UV254)变化情况,研究了有机物在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比较活性炭滤池与V型砂滤池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长江原水中有机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江南京段原水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水处理出水水质和生物稳定性为目标,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指标和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并从有机物分子量的角度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对CODMn,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2%,50%,40%和82%,对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明显,去除率为40%左右。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各个分子量区间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对原水中占多数的小于1k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工艺去除水中典型药品的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因其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受到了广泛关注。实验选取8种典型药品为对象,采用中试规模的活性炭工艺研究了其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性炭工艺对安替比林、达舒平、舒必利、磺胺甲口恶唑、泰妙菌素和氧苄胺嘧啶等的去除率为50%~90%,对林肯霉素和氨糖美辛的去除率均小于35%。典型药品的去除率受到滤速、有机物和pH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氨糖美辛、林肯霉素和泰妙菌素等的去除率受滤速影响较大;磺胺甲口恶唑的去除率受pH影响较大。有机物对典型药品去除率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典型药品的物化性质对其去除行为有重要影响,这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认识活性炭工艺对典型药品的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再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可能富集的污染物为对象,通过对比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与"强化混凝-沉淀-过滤"这两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得到两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色度、氨氮和总氮、总磷等的去除结果,以及臭氧氧化出水相对分子质量和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O3-BAC工艺对有机物、色度、氮、磷等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是适合于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水质保障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挂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中试装置对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动态培养自然挂膜过程进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试验显示挂膜期间炭柱对氨氮的去除率与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可拟合成二次曲线的关系,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76mg/L时氨氮去除率最高;炭柱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07%和44.76%;对有机物去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挂膜期间中炭柱CODMn和UV254进水浓度和去除量之间相关性分别达0.72和0.71;最后提出以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作为判断生物活性炭工艺生物膜成熟的标志以及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排洪期东江水为原水,开展了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工艺将臭氧、混凝与膜过滤集成,后置生物活性炭过滤。试验的PTFE膜孔径为0.12μm,外径×内径为2.3 mm×1 mm。小试试验测得临界膜通量为60 L/m^2·h,臭氧能够促进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并能提高氨氮的去除。中试试验规模为120 t/d,膜通量为41.67 L/m^2·h。结果表明,投加臭氧时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处理负荷能提高至3.19~4.31 mg/L,COD去除率为70%~94%,UV254去除率达到73%~87%,工艺出水浊度〈0.2 NTU,大于2μm颗粒数〈50 CNT/mL。工艺出水中THMs、HAAs、甲醛、溴酸盐均符合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膜出水未检出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投加臭氧(O3/TOC=0.6~0.8)可显著减轻膜污染,达到同样的污染程度所需的运行时间较未投加臭氧时延长1倍;投加7~9 mg/L臭氧可逐渐消除膜污染,达到原位修复膜污染,减少化学清洗频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流动法把微生物固定在活性炭纤维(BACF)上,并将原水用臭氧预氧化,然后用生物活性炭纤维柱处理,检测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 g/h,臭氧反应塔接触时间为20 min、炭床接触时间为30 min时,O3-BACF对UV254、浊度、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0%、95%、60%,表明O3-BACF技术对UV254和浊度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并且显著地提高了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O3和BACF的协同作用使生物活性炭纤维柱出水水质稳定,处理量大.作为一种新型的深度水处理技术,O3-BACF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