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层反翘滑坡弯曲蠕变及时效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双层反翘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襄十高速公路韩家垭滑坡为背景,结合非线性蠕变模型建立考虑岩层弯曲蠕变特性的时效变形方程及平面应变条件下反翘弯曲岩层的蠕变压屈方程,对双层反翘滑坡的弯曲蠕变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阐述,提出根据岩层反翘弯曲蠕变的变形速率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预测的方法,并就不同荷载水平下岩层的蠕变压屈失稳机制进行探讨,最后将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定性对比,结果表明:在雨季时,滑坡前缘岩层的荷载水平在 > > 之间,岩层的反翘变形逐渐累积,滑坡发生延迟性失稳破坏;在旱季时,其荷载水平为 时,滑坡处于暂时稳定状态。采用本文模型对该滑坡进行定性分析、评价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h型抗滑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前后排桩结构具有高效协同工作的能力.与理论计算值相比,数值模拟结果接近工程实际情况.最后对工程中h型抗滑桩进行位移及变形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桩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且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说明h型抗滑桩在该工程中的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岩体流变特性的认识,从岩石材料内在物理力学性质受环境影响随时间劣化与岩石内部细观损伤积累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岩体细观表征单元体的强度退化模型,开展岩质边坡的时效变形与破坏特征的研究。首先模拟了含顺坡软弱结构面边坡的时效破坏模式,分析了软弱结构面分布和强度劣化特性对边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对一含有明显的软弱结构面的软硬互层岩质边坡,进行了时效变形破坏的实例分析。由于岩体的流变特性,岩体强度参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致使边坡稳定程度降低。特别是对于含有明显的软弱结构面及软岩层的边坡,软弱结构面及软岩层的长期强度特性不容忽视。对含有明显的软弱结构面的软弱互层边坡蠕滑破坏的控制和治理,应在顾及时间效应的基础上,着重考虑长期强度、渗控和开挖卸荷等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望对类似边坡的安全评价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DDA方法在边坡变形规律研究中的应用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原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方法)中边界约束方法进行了推广,将其应用于节理岩质边坡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型实验结果验证本文程序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在一些条件比较明确的情况下,采用DDA方法的模拟实验几乎可以取代模型实验。 相似文献
6.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岩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抗滑桩作为有效的边坡加固措施,在滑坡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基于强度折减法,运用ABAQUS对边坡稳定性以及抗滑桩的加强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边坡土体发生破坏时的贯通面呈圆弧状并通过坡脚;抗滑桩在位于坡中间时,其挡土作用明显,可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当抗滑桩靠近坡脚或坡顶时...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泥岩边坡时效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西部山区泥岩地层中修建高速公路,泥岩边坡常发生变形失稳破坏。基于大变形理论,采用完全非线性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泥岩边坡开挖前、开挖后暴雨产生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时效变形过程,揭示了坡体开挖和孔隙水压力是边坡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为边坡的处治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滑桩加固边坡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抗滑桩最优埋设部位的确定,借助MIDAS/GTS,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某边坡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随不同桩位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抗滑桩埋设于坡底时,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最小,未能充分发挥抗滑桩的支护作用。抗滑桩埋设于边坡中部时,边坡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最佳埋设部位应位于边坡中间部位。 相似文献
9.
10.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更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基于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工程监测数据,总结了该边坡的变形规律,对该边坡滑移范围及潜在滑动面深度位置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坑联合支护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劲性水泥土桩嵌合钻孔桩支护系统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悬臂排桩软土基坑联合支护模式,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该支护系统经济可靠性的关键在于钻孔桩嵌合密度的选择.通过确立计算模型方案,运用ANSYS对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塑性区分析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嵌合钻孔桩密度由大到小,塑性区分布范围首先出现在位于中间部... 相似文献
13.
董敏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6):138-146
为研究影响注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天津市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在既有隧道与基坑之间的场地开展原位注浆试验,同时利用大型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模拟注浆过程,研究了注浆距离、注浆量、注浆深度、基坑开挖以及多孔同时注浆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另外,对比分析了基坑周边有隧道和基坑周边无隧道2种情况下隧道与土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法控制隧道变形时,协调选择注浆量与注浆距离才能达到较高的注浆效率,注浆量应根据基坑开挖情况及隧道位移情况及时调整,同时后续需要在相同或相近位置进行重复注浆补偿隧道位移恢复值,才能使隧道变形得到整体控制; 当注浆范围顶部埋深与隧道轴线埋深相同时,隧道的水平位移恢复值最大,为注浆深度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基坑开挖后注浆纠偏隧道位移的效果相较于无基坑情况时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并且注浆量越大,注浆效果削弱越明显; 根据注浆影响范围布置注浆孔,充分利用多孔注浆的叠加效应能够使隧道变形得到均匀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自重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通过改变隧道的埋深与围岩条件,建立3种工况数值模型,并对每个工况分别进行了考虑TBM自重与不考虑其自重的数值模拟,以对比各种工况下有无TBM自重作用的隧道围岩纵向位移曲线(LDP曲线);研究了TBM自重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TBM自重可抑制隧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并随着开挖隧道的围岩等级升高、埋深变浅,其自重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越大,且与不考虑TBM自重的围岩变形相比,边墙洞壁的径向位移减小率最大,仰拱与拱顶次之。这些认识对研究TBM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和预测卡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值模拟手段 ,对重庆市通渝隧道在大埋深环境下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 ,并就可能发生围岩大变形或岩爆的部位进行了预测。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通渝隧道在大埋深环境下在两帮和边拱部位将出现岩爆 ,如果围岩是软弱岩层时 ,则可能发生Ⅱ级以上大变形。 相似文献
16.
先对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沉降、桩身轴应力、土中附加应力和桩土应力比方面的差异,然后分析了桩间距、桩长、褥垫层厚度和桩端土性变化对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辟桩效应影响,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在承载变形特性方面差异较大;群桩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是否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城市中心区大型深基坑的变形控制已不能单一依靠设计方案制定基坑施工方法,应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及信息化技术指导施工.结合钱江商务中心广场基坑变形的特点,正式施工前,先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基坑开挖及拆撑期间的变形,再优化设计,进行施工.通过全程监测,与模拟结果比较,利用信息化指导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的变形,确保了基坑安全,工程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某具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ANSYS,对明挖法施工方案从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来研究基坑开挖对下方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经实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能很好地模拟基坑开挖过程,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