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成品油管线遭勒索事件,敲响了油气管道网络安全的警钟.截至2020 年底,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长输天然气管道里程全球排名第四,城市天然气管网总里程76.79 万公里,管道运输承担了80% 以上的油气运输任务.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油气管网设施第三次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油气集输管网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可以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原油集输费用为目标函数,以井站隶属关系的唯一性、满足各站的储油能力及位置空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级星式集输网络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属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求解,并给出了计算机软件算法框图.  相似文献   

3.
4.
油气集输干枝管网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我国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有三级布站和二级市站两种主要类型。大庆油田采用三级市站,将油井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计量站,再将计量站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转油站,最后仍用星形网络将转油站连接到脱水站,形成“计量站——转油站——脱水站”三级布站系统。克拉玛依、南阳等许多油田采用二级布站,即先将油井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计量站,再将计量站用干技管网联接到处理站,形成“计量站——处理站”二级布站系统。理论上不难证明,一般情况下,干技管网的投资要低于星形管网的投资。油田油气集输干技管网的设计是油田油气集输系统规划设计的一…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分输控制技术是保证油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数智化转型背景下,智慧管网建设为传统自动分输控制技术更新升级提供有力保障。在简述智慧管网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动分输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现场实际阐述了陕京管道分输控制技术的原理及主要方法。针对自动分输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围绕感知层、控制层、维护层提出了由“自动分输”向“智慧分输”转变总体架构,为完善智慧油气管网建设、自动分输发展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6.
1959年我国第一条长输管道——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至独山子炼油厂147公里原油外输管道投产以来,经过55年的发展,现已建成长输油气管网10.6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6万公里、原油管道2.6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超过铁路在役运营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与全国已建成的约25万公里城市配套的燃气管网,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建设与管理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管道行业提出了“全数字化移交、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智能化运营”的转型方向。在梳理数字孪生的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管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管道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方案,总结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管道领域的调度优化、泄漏预测、裂纹生长预测、管道资产管理和设备资产管理五个方面的应用,为油气智慧管网建设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油气管网发展迅速,从区域管网到跨国管网,从主干线到整个油气管网系统,能源保供有力,能源输送网络渐趋完善,系统优化、有效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备,保供惠民生的脚步逐渐加快。截至目前,全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已突破9.3万公里。覆盖全中国的油气管网初步形成,基本建成了以中国石油为投资主体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  相似文献   

9.
樊晓飞 《石化技术》2021,(7):125-126
油田油气集输管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和研究腐蚀问题的现状,针对性的使用防腐蚀技术措施增强抗腐蚀性能与效果,为油田油气集输管网的高质量、长时间、高效益应用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立,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它不但会涉及到石油天然气企业,勘探与开发的近期与中长期部署,而且也会涉及到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的制定。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的不断扩大、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政策的落实,以及企业海外上市成功和加入WTO形势的要求,如何能够制定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考虑同国际接轨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是当务之急的迫切需要。它已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本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行不同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之后,结合笔多年从事油气储量管理与研究工作的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的标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图说全球油气大管网时代自1865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输油管道至今,管道运输业已有148年的历史。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能源输送,除普遍用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化工原料等的输送外,还用于煤浆、煤层气、矿石等的运输。在全球已建成的250多万公里管道中,输气管道占近60%,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各占15%,化工和其他管道不足10%。目前,世界管道总长度已超过了世界铁路总里程,成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末,我国的长输油气管道里程已达10万余公里,首次超过在役运行的铁路里程,成为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之后的第五大运输行业。1959年我国第一条长输管道——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至独山子炼油厂原油外输管道投产以来,管道运输业伴随着我国油气工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东北管网、华东管网、西北管网以及西气东输建设等几次阶段性的跨越式增长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谢淑霞 《焊管》2011,(6):35-35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海外管道研究机构副主任寇忠在出席2011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时透露:未来5年,中国的油气管道干线建设需要的钢管总重约1 600万t,其中天然气管道需1 250万t,原油管道需150万t,成品油管道需200万t。其中成品油管道需要500亿元,原油管道需要500亿元,新建国家战略储备基地需要800亿元。中石油将新建天然气管道2万km,  相似文献   

14.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6):111-1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供热行业有了飞跃式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和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背景下,供热系统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分支,智慧供热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智慧供热系统的介绍,论述了组成智慧供热技术构架的各方面,即:供热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状态感知—实时分析—优化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赋能体系~([1])并举出了相关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油气集输管网相关矩阵确定方法,用数学手段描述了管网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节点参数关系方程,得出了便于计算机编程的节点参数计算通式,为计算机求解集输管网的网络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庆油田节能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对大庆油田节能标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节能标准体系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确定了按搜集节能标准、确定标准体系结构和建立标准明细表的思路创建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出节能工作的下一步工作重点。节能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企业节能工作起到了指导和保障作用,并提高了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广义上看,大型跨国油气管道改变了油气的流向,直接影响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对传统的油气地缘格局构成直接的严重冲击,进而形成了新的油气地缘格局,催生了新的区域、次区域以及多边、双边能源合作关系和机制,并将触发对国际能源格局和国际能源秩序的新一轮调整。并且伴随大型跨国油气管道的走向和布局,勾画出了一幅新的世界油气贸易地缘政治地图,进而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从狭义上看,在世界进入油气大管网时代,区域性的油气管线的安全运营和管理不仅影响着一国战略能力,而且彰显着一国能源运输技术、运营能力和管理的水平。因此,当世界进入油气大管网时代,也就进入了油气管道大管理时代,也就进入了寻找管理只有永恒的问题,而没有终结答案的历史性话题。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常用非金属管道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气田常用非金属管道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非金属管道在油气田的应用情况及各类非金属管道的性能和适用条件,对中国石油部分油气田非金属管道应用数量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目前非金属管道应用中的标准情况的分析,掌握了非金属管道在产品制造和验收、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使用及维护过程中的标准情况,提出了非金属管道应用标准体系及相应标准的应对措施,及建立和完善非金属管道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石化华南成品油管网现有状况及管网途径和辐射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阐述了完善华南成品油管网的4项建议以及建设华南成品油管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俐莹 《石油石化节能》2021,11(4):13-15,I0003,I0004
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设计,具有控制造价、影响产能等属性,亟需在布局设计中加以优化完善。借助油气集输管网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地理、湿度、气候等因素,在操作上依赖降耗增效原则,设计和完善油气集输管网布局优化方案。以油气集输工程节能设计为原则,应用地面集输管网优化、井组优化、系统布局优化、集中处理站选址优化等模式,实现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设计优化,以保证管网节能设计高效落实。在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改造后,管效由88.19%提升至90%,实现总节能646.2 MJ/h,节气15.01 m3/h,年节气总量达13×104m3,达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因此,针对当前管网布局优化要求,制定以多元化设计保障策略,对于了解未来管网布局设计具有极大辅助作用,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