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油气集输干枝管网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我国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有三级布站和二级市站两种主要类型。大庆油田采用三级市站,将油井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计量站,再将计量站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转油站,最后仍用星形网络将转油站连接到脱水站,形成“计量站——转油站——脱水站”三级布站系统。克拉玛依、南阳等许多油田采用二级布站,即先将油井用星形网络连接到计量站,再将计量站用干技管网联接到处理站,形成“计量站——处理站”二级布站系统。理论上不难证明,一般情况下,干技管网的投资要低于星形管网的投资。油田油气集输干技管网的设计是油田油气集输系统规划设计的一…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油田油气集输管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和研究腐蚀问题的现状,针对性的使用防腐蚀技术措施增强抗腐蚀性能与效果,为油田油气集输管网的高质量、长时间、高效益应用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立,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它不但会涉及到石油天然气企业,勘探与开发的近期与中长期部署,而且也会涉及到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的制定。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的不断扩大、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政策的落实,以及企业海外上市成功和加入WTO形势的要求,如何能够制定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考虑同国际接轨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是当务之急的迫切需要。它已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本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行不同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之后,结合笔多年从事油气储量管理与研究工作的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的标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图说全球油气大管网时代自1865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输油管道至今,管道运输业已有148年的历史。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能源输送,除普遍用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化工原料等的输送外,还用于煤浆、煤层气、矿石等的运输。在全球已建成的250多万公里管道中,输气管道占近60%,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各占15%,化工和其他管道不足10%。目前,世界管道总长度已超过了世界铁路总里程,成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海外管道研究机构副主任寇忠在出席2011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时透露:未来5年,中国的油气管道干线建设需要的钢管总重约1 600万t,其中天然气管道需1 250万t,原油管道需150万t,成品油管道需200万t。其中成品油管道需要500亿元,原油管道需要500亿元,新建国家战略储备基地需要800亿元。中石油将新建天然气管道2万km,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油气集输管网相关矩阵确定方法,用数学手段描述了管网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节点参数关系方程,得出了便于计算机编程的节点参数计算通式,为计算机求解集输管网的网络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从广义上看,大型跨国油气管道改变了油气的流向,直接影响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对传统的油气地缘格局构成直接的严重冲击,进而形成了新的油气地缘格局,催生了新的区域、次区域以及多边、双边能源合作关系和机制,并将触发对国际能源格局和国际能源秩序的新一轮调整。并且伴随大型跨国油气管道的走向和布局,勾画出了一幅新的世界油气贸易地缘政治地图,进而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从狭义上看,在世界进入油气大管网时代,区域性的油气管线的安全运营和管理不仅影响着一国战略能力,而且彰显着一国能源运输技术、运营能力和管理的水平。因此,当世界进入油气大管网时代,也就进入了油气管道大管理时代,也就进入了寻找管理只有永恒的问题,而没有终结答案的历史性话题。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常用非金属管道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气田常用非金属管道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非金属管道在油气田的应用情况及各类非金属管道的性能和适用条件,对中国石油部分油气田非金属管道应用数量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目前非金属管道应用中的标准情况的分析,掌握了非金属管道在产品制造和验收、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使用及维护过程中的标准情况,提出了非金属管道应用标准体系及相应标准的应对措施,及建立和完善非金属管道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石化华南成品油管网现有状况及管网途径和辐射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阐述了完善华南成品油管网的4项建议以及建设华南成品油管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设计,具有控制造价、影响产能等属性,亟需在布局设计中加以优化完善。借助油气集输管网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地理、湿度、气候等因素,在操作上依赖降耗增效原则,设计和完善油气集输管网布局优化方案。以油气集输工程节能设计为原则,应用地面集输管网优化、井组优化、系统布局优化、集中处理站选址优化等模式,实现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设计优化,以保证管网节能设计高效落实。在油气集输工程管网布局改造后,管效由88.19%提升至90%,实现总节能646.2 MJ/h,节气15.01 m3/h,年节气总量达13×104m3,达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因此,针对当前管网布局优化要求,制定以多元化设计保障策略,对于了解未来管网布局设计具有极大辅助作用,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