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华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不同订正周期下模式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对新余市国家站温度预报误差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订正周期并分析了订正效果。所得结论为提高新余市温度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陀区休闲渔船的作业依赖气象预报,尤其是风力,因山体遮蔽等地形原因,作业区域风力往往比沿海预报风力小很多,因此开展休闲渔业作业区域精细化专项预报尤为重要。文章对2018—2020年智能网格大风格点预报风资料与休闲渔区风资料进行多角度对比释用,发现各站点在风速误差方面,均方根误差在2.7~3.0 m/s,平均绝对误差在3.7~4.0 m/s;风向误差方面,均方根误差在55°~64°,平均绝对误差在70°~77°;模式预报对白沙、东极、桃花站点预报值偏小,对六横、南沙站点的预报值偏大;将OCF模式风速预报值和各区域代表站实测极大风速值进行拟合,建立回归订正方程,订正后各区域预报值与实况值偏差减小,订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邵阳市天气雷达波束遮挡问题,文章选取了2021—2022年多个降水过程雷达数据,采用平均垂直廓线算法对遮挡区域进行订正,并结合地面雨量数据对比分析订正效果。结果表明:经过订正后,层状云和对流云回波数据连续性均较好,层状云回波的相关性高于对流云回波,雷达回波降水估测能力均有提升,对流云回波较层状云回波降水估测更接近自动气象站实测降水。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和FNL再分析资料等,从大气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场和热力场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2020-07-09发生在江西中部的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给出了数值模式预报在此次暴雨过程中预报偏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指出预报中应重点关注全球模式调整趋势及中尺度区域模式中对流区域的预报,为天气预报员对此类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和订正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丰满水库1959~2005年水位资料,流域降水资料,丰满水库放流资料,探讨了水库水位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关系。利用统计学方法找出时空相关因子,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方程做对比检验。得出结论:采用独立站点的空间分布因子和综合站点的降水时间分布因子建立的方程模式,较为适合丰满汛期径流水位预报,径流水位预报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地面、高低空常规观测资料及ECMWF,GRAPES_GFS,NCEP模式预报资料,对2022年发生在副高边缘环流形势下的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过程500 hPa高度场相似,但两次过程的暴雨强度和落区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副高位置的变化,以及西风带槽脊、低层水汽和切变线位置的差异;2)数值模式对于副高外围的大范围强降水有一定的可预报性,特别是GRAPES_GFS和ECMWF对副高外围稳定性降水的指示性意义比较大,对对流性降水、降水落区的预报比较准确,但对强降水落区的指示意义较差,模式预报量级偏弱。研究的结果可为预报暴雨和检验模式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提高天气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和预报要素的定量化水平,2012年湖北省启动了乡镇精细化要素预报业务,并组织开发了"湖北省乡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订正及检验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乡镇精细化订正产品的制作、发布、检验功能,促进了乡镇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的规范化与流程化。文章介绍了"湖北省乡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订正及检验平台"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并就系统的本地模式订正接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WRF-ARW和WRFDA3.8直接同化HDF5格式的AMSR2(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卫星微波成像资料。利用2014-07-15~31的AMSR2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试验,检验质量控制效果,重点分析统计所得偏差订正系数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Rammasun)"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同化AMSR2资料对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AMSR2微波成像资料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效果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0~2013年753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费歇尔判别准则、贝叶斯判别准则,结合1999~2012年的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选取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好的4项大气环流指数作为本次试报试验的预报因子,建立了3种单站降水预报模型。利用3种降水模型对3个单站2014年6~8月的降水进行试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费歇尔方法建立的降水预报模型,依据两种贝叶斯方法衍生的降水预报模型的CSI评分和准确率较高,对于单站降水的预报能力更强,预报效果也更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邢台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8年8月—2019年7月平行观测期间人工观测和DSG4型降水现象仪自动观测的降水数据,从数据一致性、空报率和数据记录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DSG4型降水现象仪能够较好地完成降水现象的自动识别,实现了降水天气现象的连续观测,减轻了人工观测的负担,但是仍存在空报、漏报、误判等错误记录,需要人工对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进行订正。建议进一步完善仪器性能,优化降水现象的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天气图、WRF数值模式等资料,对萍乡地区2010年5月两次暴雨前夕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切变线和低涡、地面西南倒槽、副热带高压是这两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地面西南倒槽的发展加强和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为这两次暴雨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暴雨发生前夕,高空急流和中低层强盛西南气流是动力触发条件;暴雨落区上空低层高能舌加强延伸是热力触发条件;两次大暴雨过程产生的天气背景很相似,但影响系统的位置和强度有所差异;WRF降水落区预报和降水量级预报基本符合实况降水,但是降水预报量级偏小,与实况降水稍有出入,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有较好辅助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T213、JMA和GER3种数值模式的强降水过程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建立基于各种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面雨量预报集成模型.3种数值模式中,对全流域强降水预报能力以JMA模式效果最优;各个模式在嘉陵江、乌江流域的评分相对较高,各流域面雨量预报值小于实况值的可能性较大;JMA模式与降水实况间的相关性最好,GER模式次之,T213模式较差,且分区域表现差别较大.综合3种数值模式的效力,建立3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面雨量集成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探测产品,针对2020年8月18日—19日沈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共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对流性降水,其中水汽和热力条件均满足辽宁暴雨预报的阈值,且存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降水量达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第...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高空和地面气象一体化观测资料的交互应用展开分析:地面温压湿数据在高空探测时段的应用、地面风在高空探测放球时段的应用、地面降水数据在高空探测时段的应用以及高空探测资料在地面云观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不论是探空正点放球,还是地面08:00、20:00观测或特殊天气、特殊状况下的观测,都可以通过文章提出的方法,及时调取高空或地面资料做交互订正应用,确立最佳处理方案,为提升一体化业务质量和获得完整的观测资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山东省首部X波段全固态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724XSP型)的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观测资料为例,与济南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同一降水系统的回波强度对比,利用差分相移(φDP)订正反射率因子来验证XSP型雷达衰减订正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对流云的对比观测,724XSP型天气雷达对45dBz以上强回波的探测能力稍差,当探测到冰雹云时与S波段雷达探测的云体结构差别较大。XSP型雷达经过衰减订正后,与济南SA型雷达的回波强度一致性得到了提高,说明通过差分相移进行电磁波衰减订正是一种有效的订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广西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美国SRTM 250 m地形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定义广西极端短历时降水事件并对其特征进行探究分析,揭示了广西极端短历时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广西极端短历时降水月变化特征以及探讨了广西极端短历时降水与南海夏季风建立和撤退的联系,研究结果为广西短历时降水预报预警提供了精细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平和县气象观测站2018-08-04降水过程的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微波辐射计的探测数据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整层大气要素的分布情况及演变特征,探测参量在降水预报服务中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2021-08-19的1次持续时间长、雨量级小的层状云降水过程,以微雨雷达底层数据作为参考进行系统偏差订正,随后运用逐库法对毫米波云雷达回波进行订正,将订正后的结果与微雨雷达整层回波进行对比,验证订正效果,可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及设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61-2005年观测的APHRO_MA_V1101逐月降水资料和CMIP5的33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历史试验月平均降水资料,对比检验了模式对历史气候及其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雨带在初夏至盛夏有一个明显的北推特征;inmcm4和CNRM-CM5模式对中国东部雨带北推气候态的模拟能力最好。文章以中国东部7月降水异常作为衡量初夏至盛夏雨带推进异常,中国东部7月降水趋势在黄河以南地区增加,黄河以北地区降水减少,模拟能力最好的两个模式是HadGEM2-CC和CanES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监测预警武宁大暴雨天气,文章利用MICAPS常规天气数据、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雷达拼图回波数据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雷达气象学原理等技术方法,对2022-05-29武宁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对此次过程中的预报服务进行复盘,结果表明:2022-05-29武宁大暴雨,伴随≥30 mm/h的短时强降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暴雨集中分布在武宁县中部一带,强降水主要出现在08:00—14:00,雨量量级与回波强度变化一致;大暴雨主要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强降水时段主要受短带回波上反复经过的强单体影响,回波强度为45~55 dBZ;强降水发生前风暴跟踪信息具有密集指向区平行于带状回波的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生短时强降水,对临近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和实况检验为今后类似天气的预报服务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