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的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现有燃煤电厂采用的较为先进的烟气处置技术.阐述了集脱硝、除尘和脱硫为一体的协同处置技术路线,认为该路线技术成熟、高效,处理后的烟气可稳定达到燃煤电厂烟气超净排放要求,可能成为大型燃煤电厂烟气协同治理的主流路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污泥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作为一种兼具资源化与无害化的洁净技术脱颖而出。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可以使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技术优势,阐述了其工业实施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应用现状阐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将污泥投入水泥窑分解炉或烟室的技术路线。分析认为:应该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系统适应性与稳定性研究及预热预分解装备研发,从而降低协同处置对水泥生产线的影响,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最后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秦迪先生在会上介绍了武安新峰市政污泥及生活垃圾制RDF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该项目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0万吨/年跨行业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包括两大系统:(1)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即生活垃圾RDF制备系统;(2)预分解窑协同集约化处置多相态废弃物系统:窑尾焚烧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的技术优势、主要成本及处置途径的选择;详细介绍了济源中联水泥窑工艺及协同处置污泥工艺流程设计、废气处置流程设计;分析干化城市污泥的化学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可处置性,对投加污泥前后熟料进行比对分析。在项目前期通过对初步设计的优化,和项目调试期的一些技改,有力地推动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城市污泥)项目的正常化生产,为真正实现城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一条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明科 《水泥》2016,(4):15
我公司的两条Φ4m×60m带五级旋风预热预分解系统的2 500t/d生产线,均未配置旁路放风系统。2014年两条窑分别配套一套日处理150t工业污泥以及一套日处理100t市政污泥的污泥处置系统,两条窑日处理污泥的能力均达到250t。为消除窑协同处置污泥时预热器频繁堵塞的工艺故障,通过分析及探索,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工艺操作进行优化调整,找到了解决窑系统处置污泥时工艺故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2):3227-3233
针对水泥窑炉烟气净化系统中各系统与污染物浓度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NO_x浓度、NH_3逃逸、SO_2浓度和粉尘浓度与协同处置污泥系统、SNCR系统和脱硫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在处置污泥可协同控制NO_x浓度,其次是SNCR系统和脱硫系统;脱硫系统可优化NH_3逃逸浓度,其次是SNCR系统和协同处置污泥系统;脱硫系统亦可优化SO_2浓度,其次是SNCR系统和协同处置污泥系统;在优化粉尘颗粒浓度时,优先考虑布袋除尘器的影响,其次是SNCR和协同处置污泥,脱硫浆液pH对粉尘浓度影响程度甚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年产生量巨大且逐年递增,以填埋为主的传统处置方式已无法全面满足污泥处置在消纳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评价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环境负荷,并与传统处置方式对比。结果显示,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对于填埋处置具有节材、节土与减排优势,协同处置每吨市政污泥造成的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损害指标均低于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8.
针对污泥水分和热值的差别,以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系统为对象,通过质量和能量衡算,建立了系统运行与污泥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污泥含水率、热值和掺烧比对窑系统废气量、燃煤消耗、熟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废气量恒定时,掺加污泥会减少熟料产量和燃煤消耗,且随着污泥含水率和掺烧比的增加,熟料减产率和燃煤减少率增大,提出了熟料减产率可接受限值为20%时的污泥掺烧条件;生料投料量恒定时,熟料增产率随着掺烧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生料投料量或熟料产量恒定时,燃煤增加率随着污泥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污泥干基掺烧比的增大而减小,确定燃煤增加率可接受限值为5%时的污泥掺烧条件;熟料量恒定时,废气量随着污泥含水率和干基掺烧比的增加而增大,并确定熟料废气量增加率可接受限值为10%时的污泥掺烧条件.  相似文献   

9.
由于水泥窑具有高温、碱性、负压和稳定的氧化环境等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不仅解决了污泥围城的问题,而且焚烧后的污泥残渣固化为熟料可节约原料,是一种符合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的污泥处置途径。依托于中材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本文进行了81%含水率湿污泥直接入分解炉焚烧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湿污泥对熟料的品质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熟料的强度和重金属及其浸出含量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  相似文献   

10.
吴莉莉  蒙焕聪  单锋 《水泥》2018,(1):23-25
1污泥直烧系统应用简介、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病菌、寄生虫卵等,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项目是公认的最为经济、环保的城市生活污泥处置手段,而水泥窑直烧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系统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成熟的特点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据笔者了解,在两年时间内国内就有几十条水泥生产线建成运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湖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水泥窑协同处置200t/d污泥的项目,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对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并对其原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置,而且降低了烟气中部分NOx排放。  相似文献   

12.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及国内外污泥处置概况,比较了几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论述了水泥厂协同处置污泥的工艺及污染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内市政污泥处置的现状,介绍了目前的几种处置方式及其优缺点。以株洲市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项目为工程案例,阐述讨论了利用水泥窑进行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的工艺方法及其对水泥窑的影响,体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陕西火电厂烟气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项目发展迅速,脱硫石膏的排放量迅猛增长,脱硫石膏的排放和利用直接关系到燃煤电厂的正常运行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燃煤电厂脱硫石膏的排放、利用和处置问题给予积极关注,并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提出应对措施,大力开发脱硫产物的循环利用技术,对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脱硫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州越堡水泥协同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厂内干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市政污泥经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电热干化后,污泥最终含水率降至40%以下;干化污泥再经协同处置系统卸料、输送、破碎、喂料、除尘除臭,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量达600t/d,折算处置含水湿污泥约1 800t/d,技术优势明显。污泥处置系统运行以来,二噁英排放量为0.037ng TEQ/m3,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0.1ng TEQ/m3;年节煤约4.4万吨,节煤收益>3 750万元,按照吨烟煤排放CO2 2.0t估算,年可减排CO2约8.8万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污泥的最终处置日渐受到高度重视,各行业都在寻找高效、合理的污泥处置解决方案。其中建材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及优势,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陕西某水泥厂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为例,介绍Single-bar型滑架装置在污泥处置过程中的应用。该项目使用的是一种设在污泥料仓底部的矩形滑架,作为污泥处置的储运工序,通常应用于直壁料仓仓底,与卸料螺旋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料仓中污泥破拱、输送、卸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废技术,借助工业窑炉的高温环境彻底转化分解固废,有效控制二英、重金属等二次污染,同时可节省固废专用处置设施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为工业生产替代部分所需化石燃料或生产原料,是一种科学处置固废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水泥窑、钢铁冶炼窑炉、电厂燃煤锅炉、水煤浆气化炉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综述了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结合固废自身特征与各行业工业窑炉特性分析其固废适用性。对比常见的固废非热处理技术、固废热处理技术,指出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废技术具有固废消纳潜力大、资源化利用水平高、环保效益好、无邻避效应等优点。最后对固废协同处置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是率先实现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等规定走向成熟的固废协同处置技术,而钢铁冶炼窑炉、电厂燃煤锅炉、水煤浆气化炉协同处置固废技术则更具技术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政污泥产出率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患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为市政污泥提供了解决出路。试验以巢湖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为平台,借助CFD模拟技术,分析了污泥经深度脱水、干化后,投加入分解炉的温度场等流场变化,确定投加位置、投加量等条件,并研究总结了干化污泥对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产品质量等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污泥含水率干化至40%、投加位置距离三次风管上方500 mm处、投加量为200 t/d等条件下,炉内温度场无明显变化,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较稳定,对熟料品质无明显影响,阐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可行性,为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院)以EPC方式完成的武安市清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市政污泥及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荣获2016年建材行业第二十次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武安市清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市政污泥及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包括两大系统:(1)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2)水泥窑窑头窑尾焚烧协同处置系统。并应用了两套新型装置:多相态废弃物高温焚烧分解一体化装置,城市生活垃圾筛上物(原生RDF)计量装置。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RDF制备)采用多  相似文献   

20.
燃煤锅炉排放的汞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人为汞排放污染源。汞具有神经剧毒性、大气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主要采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APCDs)的协同脱汞技术。随着我国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目标的实施,烟气汞排放浓度、灰渣和废水汞含量的排放限值将日趋严格。笔者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快速更新的现状,指出应对日趋严格的汞排放限值需要对燃煤锅炉系统进行深度脱汞。然后介绍了烟气汞浓度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应对大气汞排放浓度的监测和监管。第三,综述了燃煤脱汞技术,详述了APCDs协同脱汞、烟气喷射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新型脱汞吸附剂的研发趋势。第四,论述了我国燃煤电厂正在实施的超低排放改造对汞减排的效果。最后,针对目前燃煤电厂脱汞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脱汞研究课题,以期对燃煤电厂实现"汞零排放"和副产物中汞的稳定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