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的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以海洋浮标为平台,实现布放海区温、盐、深剖面的长期、实时监测,通过北斗卫星数据通信链路,岸基中心站对浮标系统进行遥测和监控,实现可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以及对浮标工作状态的监测和遥控。中心站实时获取浮标传回的水文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提供给数据库和有关应用系统的接口,为海洋观测和海洋技术装备的研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数据和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海洋浮标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海洋监测新技术在各海洋国家逐步被重视并发展起来。文章概述了海洋浮标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在各主要海洋国家的使用情况;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浮标在中国科学院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带领下,各沿海省市区近10a来在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以及极地海域布设海洋浮标的情况,包括这些浮标的种类、用途、通信方式、海洋环境监测参数等信息;展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研制和应用正朝向采用高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度、扩大功能、延长工作寿命、方便布放、面向专题领域、向多站位、高密度布放、和全覆盖海域监测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设计了基于STM32的海洋气象浮标采集系统,该系统用于测量近海水域的风速、风向、气压、气温等气象要素,通过GPRS与岸基数据中心连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自动标识、回传和在线命令响应,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近海海域气象要素的采集、传输和远程控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获取到更多气象、水文及海洋的连续稳定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4.
依托已建全县45个气象监测站网进行气象要素采集、数据跟踪监测、分析及安全预警响应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系统,该系统针对设备工作状态,数据实时统计,自动判断预警阀值,并通过SMS短信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初步建立县级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反馈机制为县级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从而减少恶劣天气对人员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述了部分新技术在气象探测业务中的应用,包括已在气象探测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GPS技术、光纤传输和红外测量技术;还有不断发展的无人机、海洋漂浮浮标和高度集成化技术。新技术的研发使各类气象探测设备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为解决传统测量时间和地点局限性提供了多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海洋石油正在建设智能油田、数字油田,提升设备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该文针对如外输泵、注水泵等重要性较强的A类关键离心泵,分析常见故障并采用基于振动监测技术实现离心泵在线监测系统,保障了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梳理常见故障的特征情况,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优化概率密度函数的智能预警模型,通过数据测试抓取特征参数,嵌入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现场应用,可实现对海洋石油离心泵的有效智能预警,提升了海洋石油的关键设备的数字化监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我国已业务化运行的10m大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上加装声阵列探测系统、全景视频探测系统,对海上的侵权目标船只进行探测与识别,通过高速卫星将获取的海上资料实时传输到岸上接收机.整套系统采用基于低功耗嵌入式单片机技术、CAN总线技术,将浮标上的声阵列探测子系统、全景视频探测子系统、水文气象子系统、浮标安全监控子系统、卫星通讯等子系统,通过内部网络、串口等接口集成起来,实现对浮标周边海域活动舰船的声纳信号及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由浮标上加载的高速数据传输卫星实现大容量浮标采集数据向岸基的可靠传输;在我国特定海区开展维权执法目标探测识别与信息传输技术集成三位一体的信息综合监视示范应用,以提升我国全天候探测、获取海洋侵权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络通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络基于成熟的土壤水分测量技术和GPRS无线传输网络技术。该网络将省内位于不同地点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通过无线通讯网络(GPRS)进行统一调度、监控和土壤水分数据的收集汇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全省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预警能力,可以有效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指导。  相似文献   

9.
海洋浮标上海流计安装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科研人员利用海流计长期探测某一海域海流数据的实际困难,并结合海流计的基本原理及大型海洋浮标的结构特点,研制出了一种大型海洋浮标上海流计固定装置。采用该装置固定海流计,不但海上安装作业简单、安全,而且可充分利用已有海洋浮标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通过这种办法,我们即解决了利用海流计长期探测某一海域海流数据的实际困难,同时又解决了海流计数据实时传输问题,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相似文献   

10.
总结分析了景德镇市气象局在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中所做的工作: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加强气象装备建设和维护,强化防雷公共安全监管,推进部门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开展乡村旅游、森林火险、人工影响天气、山洪监测预报预警等服务;开展陶瓷生产、工业园区、茶叶、蔬菜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东海系统海底观测网,使海洋监测网免受人为破坏,设计一套海洋预警浮标监测系统。该警戒浮标基于北斗卫星和CDMA通信系统集成模块,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远程传输数据和岸站数据读取等功能;采用5个仓室的主体设计,配备4个独立的浮力舱;并设计航标灯、低电压报警和位移等监控报警系统。预警浮标的布放采用正五边形等距布放的预警方式,以保护网为中心,形成海上护栏,可以有效保证监测网稳定安全运行。该浮标技术采用太阳能与蓄电池互补方式供电,已在东海布放成功稳定运行半年,为海上预警技术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气象业务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警的需要,文章开发了基于MapX和CIMISS(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宜春市区域预警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宜春市的各气象要素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将读取的加工后的数据和气象信息员手机号码以及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叠加到地图上;监测多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过程,并及时编制相关预警信息向气象信息员发送预警短信。区域预警平台使预报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视减少了很多负担,为对外做出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数据传输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及时性要求,考虑GPRS传输网络在线状况、数据丢包、乱序以及蓄电池欠压、中心站监控负担等情况,从数据传输实时检测机制和蓄电池欠压情况下的动态电源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一种气象数据实时传输控制策略,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及时率。实践证明该策略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应急气象灾害预报服务获取实时的、及时的气象采集数据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料浮标观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洋资料浮标是一个涉及电子、通信、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提供长期、连续、实时、可靠的海洋观测数据,是海洋观测技术中最可靠、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简述海洋资料浮标的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的技术水平及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洋资料浮标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我国典型代表浮标与国外同类浮标的系统参数及观测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及迫切需求,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渔船安全作业与海洋监测信息系统是中国首创应用在海洋渔业、航运业方面,具有陆地与船只的双向信息传输、海洋监测及其数据传输三大功能的信息系统。解决了远离海岸渔船与陆地的信息沟通障碍和渔船活动海域海洋气象实时监测网点少的问题。系统的应用将为渔船安全作业提供各种预警、安全信息;为指挥部门和海洋预报部门提供海上活动船只的航线、航向信息和海上实测数据;为渔业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此系统在“向阳红14号”船进行了40 d海试,测试了系统的所有功能,验证了其可靠性、稳定性,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海洋水质监测系统的建设,我国沿海各省份相继在各自海域和河流入海口建设了大量的海洋水质监测浮标和岸基站海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海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海洋水质监测浮标和岸基站海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传感器与仪表、水样的预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统一数据环境,构建了毕节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MySQL数据库、PostgreSQL集群和HDFS集群等相关技术,实现了气象监测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上的叠加,并通过对气象灾害阈值进行本地化归类梳理,以系统化的动态配置,实现了自动化监测预警功能,系统的顺利运行极大提升了毕节市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水中总有机碳(包括可溶性总有机碳和微生物态总有机碳)的自动连续测定,并建立总有机碳与海洋浮游微生物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海洋浮游微生物量的实时在线监测。根据海洋浮游微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可对赤潮灾害提供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船舶进出港航行海域微气象的实时观测和预警能力,提出移动式气象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克服岸基观测点观测范围不变的局限性,针对作业拖轮而设计定制的气象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参数一体化气象传感器、船载智能通讯模块、船载边缘计算终端、船载显控终端等组成,具有安装便捷、移动式观测、通讯稳定等特点.船载智能终端所附带的多参数一体化气象传感器用于收集多种气象指标,经过船载边缘计算终端即时处理气象数据,并上传至船载显控终端.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查阅审核,最终通过船载智能通讯模块借助4G通讯网络上传至岸基显控终端.该系统提高了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对于船舶在恶劣环境下的进出港安全和效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掌握环渤海区域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发海洋气象服务培训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以下简称河北分院)对环渤海区域国、省、市三级气象台站从事海洋气象服务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发现:海洋气象服务业务人员总体上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专业性强的特点;在海洋数值产品释用、海洋气象监测和资料分析能力和新资料、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培训需求极大;讲授+实习+个例交流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更倾向于一周左右的培训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