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地铁建设的高潮期,地铁带动的地下空间开发潜力巨大。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作为站点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核心区的地铁站而言更是必不可少。面对地下空间常常给人带来消极空间感受、并且一旦建成很难改造优化等问题,就需要在建设之初便做到人性化设计。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上海人民广场站、南京新街口站为例,针对功能布局、业态配置、空间结构、环境氛围四个维度,借助问卷调查、人群活动观察等手段获取使用者空间使用偏好的一手数据,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和多途径分析结论的相互印证,归纳总结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要点,为今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站与周边地块地下商业空间的连通需求越来越多。通过分析合肥地铁3号线芙蓉路站接驳融创地下商业空间连接通道工程设计案例,介绍地铁连接通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总结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情境塑造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作为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情境塑造最终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更加人性化的购物体验.目前我国的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更多的是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为了迎合今后城市的发展,情境塑造在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对情境塑造的原则进行解析,结合案例分析及相关探索情境在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原则,为今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建造提供可行性设计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昊 《山西建筑》2021,(1):11-12
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其与周边地下商业建筑的连通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连通的几种形式,对连通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并建议从制度入手规范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连通工程的建设,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和商业生态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于洋  姚璇 《室内设计》2021,(3):106-115
地铁站是衔接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 的关键节点,其邻近商业空间成为近年来的 研究热点。作为联系郊区与城市核心区的重 要枢纽,郊区中心型地铁站邻近商业空间的 发展演化在提升郊区经济活力、满足居民生 产生活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 文利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成都市犀浦地铁站 建立前后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演化过程,发 现影响商业空间发展的因素包括自组织、他 组织、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 此类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规律、方式、动 力和根源。最后提出郊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 近商业空间的发展策略,为站点地区商业空 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可以带动站点辐射区域的发展,为其增加人群的聚集度,它的可达性对提高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成都春熙路地铁站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工具获取各条交通线路的站点等地理位置信息,通过相关搜索引擎搜索与整理相关信息,以GIS为主、AutoCAD工具为辅建立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相关数据库和“时间—距离”模型;在基于3类主要出行方式的条件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可视化”呈现该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网络的可达性作用机制,提出“地铁—公交—自主”出行的合理分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地下步行网络设计规律提供建议,为其他站点地下步行网络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会导致大量商业空间的集聚;同时,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巨大的人流发生源,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的行人分布、商业空间布局、业态与空间的使用。以上海徐家汇与五角场两个城市副中心地铁站域为调查对象,对其步行路径人流分布、商业空间使用人流量等方面开展调查,以数据分析及可视化为手段,尝试量化区域内的商业空间业态组成和分布情况,记录商业空间的使用绩效并分析相关影响因子,对影响地铁商圈商业空间使用的步行路径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具体购物广场的实例,分析其地下商业与地铁站连接的地下商业空间与形态。重点论述在地铁交通的影响下地下商业空间与形态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并通过实例研究得出地下商业空间与形态具体设计手法。解决在地铁交通的影响下进行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的特点,使其与地铁交通有机结合,提高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为地铁交通的影响下进行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具体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商业设施的有效补充。以内陆城市兰州为例,从发展历程、分布情况、开发形式、规模等几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空间现存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地铁换乘点统筹规划、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改变地下商业空间单一形式,空间形态人性化设计等地下商业空间整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轨道交通体系发展模式,即TOD模式.文章以TOD模式为视角,分析了TOD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从人性化设计要素出发,在整体规划、交通流线、功能空间和衔接空间方面指出现阶段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中存在的设计规划问题,并根据整体性原则、步行可达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四个原则,提出对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具体人性化设计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中庭作为商业动线上的重要节点,其作用是在动态的交通流线中适当组织静态的休闲节点,与流动的步行路线共同组成一系列的地下空间秩序,使地下空间形成深远、立体而富于变化的层次、错落有致的空间,明确商业动线的方向,增加地下空间的趣味性,使商业空间更具有流动性和观赏性,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铁地下的空间所具备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对地铁地下的商业空间实施规划和开发,需要充分关注地下空间的综合性功能。在我国地铁地下的商业空间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来确立商业开发量,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对地铁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开发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本文就对杭州地铁地下的商业空间的开发与和规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蒋蓉  陈乃志 《四川建筑》2006,26(6):11-12,16
地铁地下空间功能多种多样,编制地铁地下空间规划必须关注地铁地下空间综合功能。在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中商业开发量应建立在一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才能为地铁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文章在成都地铁1号线南段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基础上,侧重论述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伴随着TOD模式的开发,越来越多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直接相连。该连接空间不仅承担着疏散人流的作用,也能为地下商业区提供客流量。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为例,通过文献归纳、问卷调查、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连接空间环境与人群行为需求之间的矛盾,总结出连接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地铁站作为城市、市民和地铁交通的连接点,是人们乘坐地铁的必经之地,而地铁站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场所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大型地铁交通枢纽站,调研市民在地铁站地下空间中的不同行为类型,以人群行为和物质空间的构成与关系为研究主线,探讨交通人流影响下的地下生活空间设计,提出在满足交通和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定位与设计,扩大非付费空间所占的比例,以及充实多元复合的功能设施等方式,提升和完善地铁站地下生活空间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天津果酒厂地铁站点周边行人的出行特征,从站点周边居民到达方式、到达时耗、到达距离、出行目的及出行方式选择原因等方面,探讨了果酒厂地铁站周边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为城市交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鹏  熊元潮 《建筑技术》2022,(12):1681-1684
以武汉地铁王家湾站(3、4号线换乘)与纽宾凯K3地块地下商业空间连接通道为例,结合平、立面布置及横断面设计、与地铁车站及K3地块地下商业空间衔接等方面,阐述连接通道设计与明挖、暗挖施工方案,对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商业空间无缝衔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的经营管理,可产生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文从类别、收入、面积、业态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的概况,并从内涵、优缺点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指出目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被动开发、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有待创新等。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变被动开发为主动开发,在既有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研究空间组织和空间行为的有力工具,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以空间句法理论作为切入点,采用Depthmap软件对天津地铁某线站厅层的商业空间形态进行分析,通过量化分析和可视化手段解读地铁站厅层的客流分布特点,进一步总结出标准站、换乘站地铁站厅层商业空间的组织模式。根据地铁站厅层通道和节点处的空间特点,选择配置多样的商业业态,使客流能在各区域顺畅通行的同时,为地铁站厅层商业空间带来活力和效益,并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陆姗姗  常健 《华中建筑》2007,25(2):115-117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即将实施为契机,基于建筑策划的角度,通过对地铁换乘站与其周边商业空间的分析与研究,以街道口地铁换乘站及周边商业空间为案例,提出以地下商业空间为联系带的城市整体商业空间模式发展思路与策略,希望能给国内正在兴起的轨道交通周边物业的开发提供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