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同时具有有机功能基团和无机功能基团的结构特点而易于有机光活性物质和无机活性物质的掺杂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大力研究.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光波导材料的主要方法.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杂化材料的原理,比较了几种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有机-无机杂化光波导材料体系,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杂化材料制备光波导器件的工艺流程,最后归纳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光波导材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征,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PHPMA/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p羟丙酯(HPMA)、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基于溶胶凝胶技术合成出聚甲基丙烯酸B羟丙酯PHPMA/SiO2均质透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气相色谱(GC)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度技术研究TEOS与HPMA杂化机理。利用FT—IR和DSC技术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HP—MA的活性羟基与TEOS的乙氧基间能够发生杂化反应,形成以Si—O--C链结合的有机无机杂化网络,这些有机无机杂化网络赋予了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预测了PHPMA/SiO2杂化材料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在药物、能源、催化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传统微胶囊的壳层一般为单一的有机聚合物、无机物或金属材料。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优异性能的发现,促进了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作为壳层的新型微胶囊的研究和发展。概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壳微胶囊的种类、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分析了目前有机-无机杂化壳微胶囊领域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将会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等,介绍了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以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作为电子受体,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设计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的柔性、结构多样性、易加工和无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从共轭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及电池制备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中常用共轭聚合物结构、带隙,无机纳米晶种类、形貌、表面改性以及有源层厚度、形貌调控等内容。着重介绍了基于CdSe、TiO2、PbS类纳米晶的太阳电池。最后讨论了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丙烯酸类共聚乳液/SiO2硅织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利用FT-IR、SEM、DSC及TG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SEM照片显示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间分布较均匀,并出现了相互贯穿;DSC表明Tg为206℃;对比法测得的比表面为81.61m2/g.实验结果证实该硅织物杂化材料中存在-Si-O-C-共价键,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特性,这为获得新颖的"智能型"、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拓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扩展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光敏器件及探索新的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简要回顾了金属氰化物、多金属氧酸盐、金属硫化合物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杂化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实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纳米或分子级的复合,且兼备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环保无机聚合物材料,因其特殊的网状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其韧性差,使其应用受限。综述了地质聚合物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在杂化材料领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将有机手性配体3,7-二甲基-6-辛烯酸(C10H18O2)嫁接到无机层状羟基醋酸钴中,合成出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对这些杂化材料通过元素和热重分析,研究了有机配体在无机层间的交换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合成出的这些杂化材料的磁性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