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讲座(连载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讲 悬浮预热技术   1悬浮预热技术的内涵   悬浮预热技术是指低温粉体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1悬浮预热技术的内涵悬浮预热技术是指低温粉体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1.1悬浮预热技术的优越性利用传统的湿法、干法回转窑生产水泥熟料,生料的预热(包括湿法窑料浆的烘干)、分解和烧成过程均在窑内完成。回转窑作为烧成设备,由于它能够提供断面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温度场,并能保证物料在高温下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尚能满足要求。但作为传热、传质设备则不理想,对需要热量较大的预热、分解过程则不适应。这主要由于窑内物料堆积在窑的底部,气流从料层表面流过,气流与物料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3.
水泥干法生产的一项有意义的发展是在窑尾预热器系统内,高度分散的生料悬浮状态下进行气固热交换。其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窑产量大,热耗低等优点。其原理有:旋风式、立筒式、涡式、轴流式、卧式等悬浮预热器。 早在三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布拉格专利局发布的专利号为48.169,对生  相似文献   

4.
烘干风扫磨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物料在粉磨过程中一边被粉碎,一边被干燥。由于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较长且边粉碎边烘下,大颗粒物料分散在热气流中表面被干燥且粒度不断减小,小颗粒和粉状物料悬浮在热气流中,直接和热气流充分接触,接触面积大,热交换迅速使其瞬间得到干燥。同时因磨内风速较高可将烘干及粉磨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细粉及时排出磨外,避免了粘球、糊磨及堵塞等不良现象,减少了过粉磨和形成料垫的机会,所以磨机粉磨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悬浮层煅烧水泥熟料就是将一定速度的气体通入松散的物料层,使物料颗粒象沸腾的液体一样,不断地循环运动,从而加速热交换的进行. 最初设计的悬浮层煅烧窑,物料在悬浮层中只加热到800℃,物料分解程度约20~30%,然后再在短的回转窑中烧结成熟料,这样可以避免料球结块而破坏悬浮层.  相似文献   

6.
该技术是在水泥回转窑立筒预热器内进行强化煅烧和预热,采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将窑尾热废气呈切线引入立筒预热器内,在立筒预热器顶部增设两级旋风预热收尘器,同时增设“整流热交换器”,改变气流与物料的运动轨迹,使物料在立筒内均匀分散,让物料与热废气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物料的碳酸钙分解率,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此技术能广泛用于所有立筒预热器窑和中空回转窑的改造,该成果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熟料热耗低、水泥质量高、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国内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1985年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是“八五”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物料与热介质的接触,一是堆积在扬料板上的物料与热介质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方式非常浅,只有附着在表面的物料参与到热交换中,内部的物料烘干程度低;二是物料在抛撒过程中与热介质间的接触,这种接触相对全面,由于物料在空中的时间段的空隙极大,热介质的穿透率高,可以充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阿达明水泥厂双系列四级旋风悬浮予热器带RSP分介炉窑系统的操作控制,并结合对窑煅烧系统的操作经验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也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在我公司所供的天津市热水网供热区域内,寸土寸金。在老建筑物多的情况下,使得热交换站数量多而分散。每个热交换站的供热面积小(1100m~2~20000m~2左右),热交换站设置地点也相当复杂,有地下室、办公室,还有旧锅炉房,占地面积相当紧张,且基本属于改建性质,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组合式板式换热机组,以节约占地。 在热交换站的供电方面,均由市区低压电网系统供电。供电电压波动较大,在330v  相似文献   

10.
悬浮预热器最主要的功能是热交换.即高温气体把热量传递给料粉,使料粉升温,其热交换方式是典型的对流传热,同样应遵循牛顿对流冷却定律。考察高原环境的影响,实质上是看对流换热系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热风化铁爐     
目前,不少工厂已經采用了热风化铁爐。由于各厂的具体条件不同,所以热风裝置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已了解到的几种形式来看,可归納为以下四种类型: 1.空气予热器置于化铁爐烟囱中,利用化铁爐爐气的物理热及化学热予热空气。 2.空气予热器置于化铁爐外,利用化铁爐爐气的物理热及化学热予热空气。 3.空气予热器置于化铁爐外,不利用爐气热量,而在单独的燃烧室中燃用固体或气体燃料予热空气。 4.空气予热器置于化铁爐外,将爐气自裝料口以下吸出井导入特设的燃烧室中,在燃烧室中补充燃烧固体或气体燃料,利用爐气及附加燃料的綜合热量予热空气。以上四种类型的热风裝置,在使用上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2.
李珩 《贵州建材》2002,(3):32-32,34
链条是湿法长窑和干法长窑的主要热交换装置之一。其任务是使窑的热气体和生料之间进行换热。湿法长窑内的链条除了传热外,还起到输送物料和防止结泥巴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寒区隧道地源热泵型供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将地源热泵型供热系统应用于内蒙古博牙高速林场隧道中。通过开展寒区隧道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研究热交换管管内循环介质的入口温度、流量和管间距对换热量的影响以及热交换对隧道围岩和衬砌温度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内循环介质的流量一定时,换热量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管内循环介质的入口温度一定时,换热量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增加流量可以提高热交换管内循环介质的换热能力,但却增加管内循环介质与管壁之间的阻力,建议热交换管管内循环介质流量不宜超过0.75 m3/h。热交换管间距为100和50 cm时,围岩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分别约为75和100 cm。热交换管间距越小,围岩温度场的影响范围则越大,温度增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立窑水泥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这主要由于立窑熟料质量较差。影响立窑熟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窑内热工制度;②生料配料方案。在迎接ISO水泥新标准的今天,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是当务之急。 一、窖内热工制度 1.窑内热交换 热交换是在化学变化条件下进行的。 立窑熟料烧成主要通过传导传热和对流传热两种热交换形式来完成。燃料是煤,介质为空气中的氧气。生料球从窑面加入,助燃空气从窑底部鼓入,空气首先通过料球之间孔隙与料球表面接触,燃料燃烧与物料煅烧从料球表面开始,发生化学变化,然后…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重型机器制造厂中,工业爐所使用的燃料大都是发生爐清洗煤气,这种煤气的发热值一般为120~1450仟卡/标米~3。摆在工业爐设计者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利用低发热值的煤气来作高温加热爐的燃料,特别是如何利用无烟煤气化而成的发热值只有1200仟卡/标米~3左右的发生爐煤气。解决这个問題有几种方案:(1)用蓄热式加热爐将空气予热到600℃左右;(2)用低压煤气以金屬予热器予热空气或煤气;(3)用高压煤气以金屬予热器同时予热空气或煤气;(4)将煤气加氧以提高发热值。蓄热式加热爐结构比较复杂,基建投資大,地下  相似文献   

16.
徐峰 《化学建材》1992,8(5):223-224,227
1.颜(填)料的分散稳定机理水性建筑涂料中颜(填)料的分散稳定包括润湿、粉碎和稳定三个过程。润湿是指由液体介质(水)或分散剂分子取代颜(填)料颗粒表面上的吸附空气,即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粉碎是指用机械力(例如搅拌或研磨)把凝聚的二次颗粒(包括附聚颗粒和聚集颗粒)分散成接近一次粒子的微细颗粒,得到悬浮分散体;稳定是指形成的悬浮分散体不需借助外力,仍能长期稳定地处于分散悬浮状态。其中,能够改进颜(填)料颗粒对水的可润湿性,有助于保持分散稳定性的物质称为润湿剂,有助于颜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11)
门窗是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环节,在未采用节能的建筑中,门窗的散热量占建筑总能耗2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屋面保温等)后,普通窗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更大。根本原因是窗的热阻较小、易于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热交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导、辐射、对流。具体到窗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热交换,包括:(1)热传导:通过玻璃、窗扇、窗框、窗洞口热桥造成的热交换;(2)热辐射:通过玻璃进入建筑的太阳辐射的热量或者室内热量通过玻璃辐射到建筑外面;(3)热对流:窗缝隙渗透形成对流造成的热交换。窗的节能效果与窗的热阻密切相关。热阻越小、导热系数越大,则通过门窗的热量损失就越大——意味着:冬季室内的保温性能差、夏季的室内的隔热性能差。因此,窗节能的关键是增大热阻、使之具有较高的保温性和隔热性能。窗的节能措施也主要从降低导热系数、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方面加强。而降低窗导热系数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减少各个组成部分的因传导、辐射、对流造成的热交换。  相似文献   

18.
注浆成型是卫生瓷成型的主要方法,尤其适用于形状复杂、器型不规则的制品。要制备质地优良的卫生瓷半成品,必须有浇注性能良好的泥浆和对注浆成型工艺的严格控制才能实现。影响泥浆性能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如物料的矿物组成、颗粒级配、表面活性、分散状态等。对于泥浆的...  相似文献   

19.
我厂水泥回转窑是五十年代由东德进口,规格为φ3.3/3.0/3.3×118米的湿法窑,两端扩大呈哑铃型,内部尾端没有五星格子板和链条换热装置,链条的传热面积为629m~2.设备原设计定额为13.9吨,后经原北京水泥设计院重新审定设计定额为16.0吨,但对窑尾换热装置未做修改,仍按原设备设计装配.投入生产后,五星格子板由于经受不了高温气流的腐蚀和洗刷,热交换面积大大减少,物料予烧能力明显不足,窑的产量一直没有达到审定后的台时定额.七十年代推行复合链条热交换装置后,增加了链条传热面积,使链条传热面积达到1200米~2,由于物料预烧情况得到改善,台时产量达到了16.0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厂7号窑在2月上旬进行大检修时,将碳酸盐分解带及预热带中厚100毫米的耐火砖拆除,改砌凹凸形耐火砖热交换器.共砌9.3米长,窑的有效容积不变,而傅热面积相对的增加了15%,使该带的物料与热气流热交换的机会增加,加强了物料的预热过程,减轻了烧成带的负担,从而使窑的平均台时产量提高21%,煤耗下降15%,熟料游离石灰仍在1.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