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日本油墨/化学品公司(DIC)制定了扩大亚太地区印刷和制图油墨业务的计划,目标是至2010年在该地区的销售额要达到1000亿日元(8.0亿美元)。据认为中国市场将是推动这一业务发展的动力之一,今后几年中国的这一市场仍将以近10%的年均增长速率发展,其销售量肯定会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油墨行业持续增长,国际大公司纷纷利用合资、合作、收购等各种方法进行国际扩张,很多国际公司在国内的市场虽然下降了,但在中国、亚太得到发展。2003年全球油墨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有:大日本油墨/太阳化学44亿美元,日本富林特油墨14亿美元,日本东洋油墨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油墨制造业的重要中心。据估计,东南亚和澳洲的油墨市场总量接近13万吨,金额超过5亿美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油墨业在亚太地区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有很大不同。世界10大油墨公司中的一半的总部设在日本,中国、印度、越南属于发展十分迅速的国家,而其他国家的印刷业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4.
1991年日本油墨出口量为13529t,比1990年增长3%。其中,日本对亚洲国家的出口量增长7%,对西欧出口量增长25%,对北美出口量减少17%。日本印刷油墨出口量,亚洲占67.1%,西欧占6.6%,北美占18.9%。就出口额而言,1991年的出口额为136.93亿日元,比上一年增长15%。 1991年日本印刷油墨进口量为983 t,比上一年下降9%,进口额为10.76亿日元,比上一年下降4%。由于印刷业繁荣,自从1988年以来日本印刷油墨工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上海化工》2011,36(9):43-43
在最近公布的2011年全球油墨企业销售额排行榜中,全球最大酯类溶剂制造商及中国最大化工产品制造商之一——叶氏化工集团旗下的洋紫荆油墨以1.64亿美元销售额、中国第一的身份跻身全球顶级油墨企业20强之列,排名第14位。这是中国油墨企业首次跻身这一全球知名的权威性行业榜单,并以较高排名显示出中国油墨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染料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以致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已形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关于功能性染料的综述文章请参阅有关文献。目前,世界上功能性染料工业最发达的是日本。1985年日本的功能性染料市场规模(除照相材料外,下同)为100~150亿日元,1990年约达200亿日元左右。每个公司都有其工作重点,如,三菱化成公司以喷墨打印油墨、升华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染、颜料和油墨市场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国梁 《上海化工》2006,31(7):47-49
2001年和2002年,中国油墨消费量分别为22万吨和24.21万吨。2002年同比增长10.05%。2002年由于中国出版印刷业持续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使国内市场油墨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国产油墨市场供应曾一度出现较大缺口,造成中国2002年油墨进口量同比增长高达28%。2005年末,中国油墨的年消费量达30万吨。但油墨的人均消费量仍不及世界的前3位平均水平的1/24,印刷品人均消费量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20,纸和纸板的人均消费量尚不及美国的1/13。这表明中国油墨市场发展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2012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为963亿元,仅次于美国的1439亿元和日本的1 677亿元,排名世界第三。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化妆品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将进入千亿元级别,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随着科研和营销能力的加强,国产品牌近几年增速超过外资,有望上演一场"逆袭"战。  相似文献   

9.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DIC)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进入发展新阶段。2003年,他在江苏南通扩建的大型有机颜料和油墨中间体装置建成投产,接着在张家港建大型多功能装置也将部分开工运转。  相似文献   

10.
喷墨油墨需求随家用数码打印普及而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Frost&Sullivan公司的最新报告 ,2 0 0 9年全球喷墨油墨销售额有望达到 2 5 0亿美元 ,2 0 0 2年大概为 16 0亿美元 ,产量约 4 5 0 0万升。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家用数码打印机的不断增长 ,是喷墨油墨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 0 0 2年该领域及台式电脑打印机方面的销售额达到 15 0亿美元 ,是这类油墨最大的终端用户。Frost&Sullivan称 ,将喷墨油墨技术用到非台式电脑应用领域 ,成像质量高 ,可以将资料打印到各种承印材料上。数码打印的效果远好于传统工艺 ,固定成本低 ,市场有扩大潜力。分析家表示 ,设备成本低是喷墨油墨技术价值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1.
行业快讯     
正涂料和油墨添加剂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5%据市场咨询公司Kusumgarn,NerlfiGrowney最新研究报告《2013-2018年全球涂料与油墨添加剂》显示,2013年全球用于涂料和油墨的前五大添加剂品种的消费量达到102万t,价值约46.6亿美元,它们分别为流变改性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以及用于增滑或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预计2018年前,这些添加剂的年均增长率还有5%。流变添加剂是这一领域最大的品种,2013年市场消费量约占40%,基于对产品技术和性能的需求,各种流变剂被广泛使用,流变剂主要包括纤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19日,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2013—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报告。报告称,预计到2019年锂离子市场产值将从2012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到331.1亿美元,2013年到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14.4%。2012年,亚太地区占有全球49.0%的市场份额,日本和中国是这一地区推动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的主要国家。与传统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未来几年里  相似文献   

13.
其它     
《化工中间体》2006,(6):50-54
17家企业倡议取消轮胎外包装;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聚氨酯市场;巴斯夫巨资投向纳米研发;北美化工公司最新排名揭晓;从废旧电池中可提取钴和镍;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欲全力拓展中国市场;植物纤维轻质隔墙板性能优异;业界展望2020年:传统因素将继续影响产业发展化工创新聚焦生物与纳米技术;统一润滑油被汽修业推为首选品牌.  相似文献   

14.
钱伯章 《国外塑料》2011,(11):69-69
日本DIC(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宣布,在奥地利维也纳投资约1400万美元(1900万美元)建设新的聚苯硫醚(PPS)混配物装置,该装置预计在2012年建成投产,将拥有生产能力6000吨/年,将来将有可能扩大到I万吨/年。这项投资是该公司1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投资项目的组成部分,该投资项目将扩大其全球的PPS聚合物和混配物生产能力。DIC已决定投资约80亿日元在日本鹿岛建设新的PPS聚合物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2,(5):389
印度经济时报分析预计,2012年印度农化市场将增至17亿美元,增长率达7.5%,增长将受多种市场因素推动,如对食品的需求加大、花卉及园艺栽培的迅猛增长等。2008年印度农化市场增长了11%,达到12.2亿美元,在2009年达到13.6亿美元。印度是继美国、日本、中国之后的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1995年10月《塑料时代》报道,1993年全世界化学工业产品总销售额达1兆2500亿美元,其中日本2125亿美元,北美3875亿美元,欧盟3750亿美元,分别占销售市场的17%,31%,30%,构成了化学工业的三极。 石化产品市场占化学工业产品市场的四成。据1992年统计资料,世界乙烯过剩120万吨,而东盟、中国等却缺口600万吨,这一缺口是由日本、北美和韩国的过剩乙烯弥补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化工》2013,(11):47-47
最近,由国际权威美国油器行业杂志《Ink World》公布的2013年世界油墨企业排行榜中,全球最大醋酸酯类溶剂生产商及中国最大化工产品制造商之一——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洋紫荆油墨以1.81亿美元销售额、中国排名第一位的身份,再度荣登全球顶级油墨企业第14位。这是叶氏化工集团自2011年代表中国企业首次参选以来,连续第三年稳登这一全球知名的权威行业榜单。  相似文献   

18.
日本DIC在中国建大型涂料树脂厂 大日本油墨和化学品公司(DIC)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涂料树脂产销企业——DIC合成树脂(中山)子公司。子公司计划投资10亿日元(820万  相似文献   

19.
<正>国外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于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2015年日本轮胎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4.4亿元)。报告中认为,小型和Mini型客车的需求增长以及对高品质轮胎的需求增长将在未来几年影响日本轮胎市场的发展。其中,轿车轮胎市场仍然是日本轮胎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其次是轻型商务车和重型商务车轮胎市场。出口方面,欧洲、北美和中东是日本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油墨化学工业(DIC)计划在中国大陆生产PPS塑料。DIC在2001年2月收购东燃化学的PPS制造公司以后,拥有年产7000t的PPS聚合物生产能力,产能高居日本第1位。在PPS复合材料方面,该公司在日本拥有12000t、在美国有2000t、马来西亚有1000t的年产能。PPS主要应用在汽车零组件或电器、电子零件的工程塑料,由于日本的汽车和IT产业加速外移,尤其预期中国大陆的需求将会扩展,为此该公司计划在中国大陆生产PPS塑胶,并决定先从复合材料开始,然后再发展到聚合物的生产上。日本油墨计划在中国生产P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