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血体外培养,分别用美洲商陆丝裂原和脂多糖激活,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相互关系。实验显示了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具有促进LPS对B淋巴细胞的激活效应。当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受1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这种促进作用明显减小。当PWM和LPS激活的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时,如果其中一种事先受10 Gy~(60)Coγ射线照射,其~3H-TdR掺入即显著降低,反映协同功能消失,尤其是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受照射影响更严重。鼻咽癌病人受~(60)Coγ射线治疗后,LPS激活的淋巴细胞掺入接近正常水平,而PWM激活的淋巴细胞掺入则明显降低,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对LPS激活的淋巴细胞的刺激效应亦明显减小。本文提示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它比LPS激活的淋巴细胞辐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玫瑰花环法分离人外周血T、B淋巴细胞,T_4McAb标记淋巴细胞后经细胞亲和层析分离得到T_4~+和非T_4~+细胞。部分T、B、T_4~+和非T_4~+细胞接受10 Gy~(60)Coγ线照射。将各种细胞匹配分组培养,以~3H-TdR参入法观察PWM对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激活功能和~(60)Coγ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T、B淋巴细胞均可被PWM激活,B强于T细胞;PWM对B和非T_4~+细胞激活作用相当,唯T_4~+细胞最弱。PWM激活时。T与B、T_4~+与B细胞其DNA合成均有协同作用,前者的协同作用更大。当T、T_4~+或B细胞受到10Gy~(60)Coγ线照射后,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消失。非T_4~+与B细胞间既无协同作用亦无抑制作用。10 Gy~(60)Coγ线照射后,B和非T_4~+细胞~3H-TdR参入下降比T_4~+细胞严重,前二者的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用三株单克隆抗体(McAb):T_4、T_8和HI_(43)研究不同剂量~(60)Coγ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玫瑰花环法分离T、B淋巴细胞;T_4McAb标记淋巴细胞,经细胞亲和层析得到T_4~ 和非T_4~ (即去除了T_4~ 亚群的淋巴细胞)细胞。部分T、B、T_4~ 和非T_4~ 细胞接受10Gy~(60)Coγ线照射,随后各种细胞匹配分组配养,以~3H-TdR掺入法观察PWM对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激活功能及(60)Coγ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T_4~ 、T_8~ 和HI_(43)~ 细胞受到0.1Gy(60)Coγ线照射后即刻(1小时之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就可呈现非常显著的辐射效应,T_8~ 和HI_(43)~ 的辐射敏感性高于T_4~ 亚群。T、B淋巴细胞均可被PWM所激活,后者强于前者;PWM对B和非T_4~ 细胞激活作用相当,唯T_4~ 细胞最弱。T细胞和T_4~ 细胞与B细胞均有协同作用。前者与B细胞的协同作用更大。当T、T_4~ 细胞或B细胞受到10Gy(60)Coγ线照射后,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消失。非T_4~ 细胞与B细胞既无协同作用也无抑制作用。受10Gy(60)Coγ线照射后,T_4~ 亚群~3H-TdR掺入CPM减少没有B和非T_4~ 细胞严重,后二者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人血在体外培养,分别用PWM和LPS诱导淋巴细胞,接受各种剂量~(60)Coγ线照射,两种细胞按各种组合混合再培养,并设有各种单项培养作对照,以~3H-TdR掺入反映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实验结果说明PWM细胞能够激活LPS细胞转化,当一种细胞受照后单独培养或与另一种正常细胞混合培养,其放射性掺入即下降,并随剂量增加而愈益明显、下降趋势均呈现负相关,并分别得到直线回归方程,差异显著性比较说明PWM细胞受照影响更严重。当PWM细胞接受1Gy以上剂量后与正常LPS细胞混合培养即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1—2 Gy仍然可被激活,以上提示电离辐射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其中PWM诱导的T辅助细胞受损是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ConA和LPS诱导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其相互关系。体外实验说明ConA细胞具有激活LPS对B细胞的诱导作用。当ConA细胞受10Gy照射后~3H-TdR掺入明显下降,并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不能被正常ConA细胞所激活。两种细胞受照后混合培养出现ConA细胞对LPS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琼脂扩散盒培养法反映辐射对两种细胞的效应更明显。 8例鼻咽癌病人接受一个疗程的~(60)Coγ线治疗后,其ConA细胞的掺入显著下降,失去激活B细胞的作用。LPS细胞不能被正常ConA细胞所激活。本实验提示Con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比LPS细胞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研究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体外或整体受照后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组实验:其一,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其二,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以及鼻咽癌病人接受~(60)Coγ射线治疗后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实验。以上三组实验都肯定了健康人PWM细胞能够激活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转化,反映了PWM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在整体和体外受照,PWM细胞比LPS细胞对辐射更敏感,都受到显著抑制,而且在两种细胞的协同作用中,PWM细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研究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体外或整体受照后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组实验:其一,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其二,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以及鼻咽癌病人接受~(60)Coγ射线治疗后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实验。 以上三组实验都肯定了健康人PWM细胞能够激活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转化,反映了PWM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在整体和体外受照,PWM细胞比LPS细胞对辐射更敏感,都受到显著抑制,而且在两种细胞的协同作用中,PWM细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应用~3H-TdR掺入法研先Con A和LPS诱导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其相互关系。体外实验说明Con A细胞具有激活LPS对B细胞的诱导作用。当Con A细胞受10Gy照射后~3H—TdR掺入明显下降,并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不能被正常Con A细胞所激活。两种细胞受照后混合培养出现Con A细胞对LPS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琼脂扩散盒培养法反映辐射对两种细胞的效应更明显。 8例鼻咽癌病人接受一个疗程的~(60)Co γ线治疗后,其Con A细胞的掺入显著下降,失去激活B细胞的作用。LPS细胞不能被正常Con A细胞所激活。本实验提示Con 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比LPS细胞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60)Coγ线、中子及X射线照射正常人血后,以丝裂原PHA、ConA、LPS及PWM诱导血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转化实验,研究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损伤效应。实验用~3H-TdR、~(14)UR及~(14)C-缬氨酸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示踪技术,观察不同丝裂原诱导人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动态;电离辐射对细胞内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其辐射损伤效应。结果:(1)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各异,分属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2)实验以DNA及蛋白质合成中,放射性同位素参入CPM值为指标,观察到ConA、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辐射损伤效应大于LPS、PWM诱导的B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受中子照射后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及X射线照射。(4)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亚群,受照射后其细胞DNA链断裂修复能力愈强,该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就愈低。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用2.5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照射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OKT_3~ 、OKT_4~ 和OKT_8~ 与淋巴细胞膜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以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OKT_3)、辅助T细胞(OKT_4)和抑制T细胞(OKT_8)的变化。然后加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受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与不照射组相比,OKT_3~ 、OKT_4~ 和OKT_8~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OKT_4/OKT_8的比例升高,这说明OKT_8细胞减少最多。当加入IL-2继续培养96h后与在同样条件下不加入(IL-2)的平行样本相比,其各群体的细胞荧光标记阳性百分率均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发现,IL-2可以使辐射损伤淋巴细胞的膜抗原恢复,对淋巴细胞的群体进行调节,使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用2.5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照射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OKT_3~ 、OKT_4~ 和OKT_8~ 与淋巴细胞膜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以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OKT_3~ )、辅助T细胞(OKT_4~ )和抑制T细胞(OKT_8~ )的变化。然后加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受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与不照时组相比,0KT_3~ 、OKT_4~ 和OKT_8~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OKT_4/OKT_8的比例升高,这说明OKT_8细胞减少最多。当加入IL-2继续培养96h后与在同样条件下不加入(IL-2)的平行样本相比,其各群体的细胞荧光标记阳性百分率均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发现,IL-2可以使辐射损伤淋巴细胞的膜抗原恢复,对淋巴细胞的群体进行调节,使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即~(60)Co γ线、中子及X射线照射正常人血后,以丝裂原PHA、ConA、LPS及PWM诱导血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转化实验,研究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损伤效应。实验用~3H-TdR、~(14)C-UR及~(14)C-缬氨酸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示踪技术,观察不同丝裂原诱导人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动态;电离辐射对细胞内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其辐射损伤效应。结果:(1)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各异,分属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2)实验以DNA及蛋白质合成中,放射性同位素参入CPM值为指标,观察到ConA、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辐射损伤效应大于LPS、PWM诱导的B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受中子照射后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及X射线照射。(4)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麻巴细胞亚群,受照射后其细胞DNA链断裂修复能力愈强,该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就愈低。  相似文献   

13.
使用单克隆抗体CD_4和CD_8,采用Panning法分离并获得B,CD_4~ 和CD_8~ 细胞亚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获得的细胞纯度分别是82.7%,90.4%和90.8%;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活性,三者均达92%以上。~3H-TdR掺入法比较ConA激活的CD_4~ 和CD_8~ 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发现两种细胞都含有辐射敏感和抗性两个组分,在辐射敏感成分中,两者的辐射敏感性相同,而在辐射抗性成分中,ConA CD_4~ 细胞更不敏感。用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ConA诱导的CD_4~ ,CD_8~ 细胞,以及经过10Gy~(60)Coγ射线照射的ConA诱导的CD_4~ 和CD_8~ 细胞,进行匹配分组培养,~3H-TdR掺入法观察ConA CD_4~ 、ConA CD_8~ 细胞的抑制功能及其辐射效应。发现ConA CD_4~ 和ConA CD_8~ 细胞都有抑制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照射对两者的抑制功能没有影响。ConA CD_4~ 细胞可以增强ConA CD_8~ 细胞的抑制功能;反之,ConA CD_8~ 细胞也可以增强ConA CD_4~ 细胞的抑制功能,照射使两者的增强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51)Cr 标记细胞方法,研究了经~(60)Co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在同系受体小鼠体内的原发移行。结果表明,供体小鼠经0.5—4Gy~(60)Coγ射线整体照射后,其 MLN 淋巴细胞在同系正常受体体内的原发移行有很大改变。在4Gy 照射组,受体肝脏的标记细胞显著增多;脾脏的标记细胞量在各剂量组均无显著性改变 MLN、肺、回肠的标记细胞量分别在0.5Gy、1Gy、1Gy 照射后开始出现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使用单克隆抗体CD_4和CD_8,采用Panning法分离并获得B,CD_4~ 和CD_8~ 细胞亚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获得的细胞纯度分别是82.7%,90.4%和90.8%;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活性,三者均达92%以上。~3H-TdR掺入法比较ConA激活的CD_4~ 和CD_8~ 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发现两种细胞都含有辐射敏感和抗性两个组分,在辐射敏感成分中,两者的辐射敏感性相同,而在辐射抗性成分中,ConA CD_4~ 细胞更不敏感。用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ConA诱导的CD_4~ ,CD_8~ 细胞,以及经过10Gy~(60)Coγ射线颜射的ConA诱导的CD_4~ 和CD_8~ 细胞,进行匹配分组培养,~3H-TdR掺入法观察ConA CD_4~ 、ConA CD_8~ 细胞的抑制功能及其辐射效应。发现ConA CD_4~ 和ConA CD_8~ 细胞都有抑制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照射对两者的抑制功能没有影响。ConA CD_4~ 细胞可以增强ConA CD_8~ 细胞的抑制功能;反之,ConA CD_8~ 细胞也可以增强ConA CD_4~ 细胞的抑制功能,照射使两者的增强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6.
用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技术,研究了离体状况下~(60)Co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激发的Ly-CL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1)0.25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2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有增强趋势(P>0.05),0.5Gy有明显增强效应(P<0.05),1~16Gy引起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P<0.05或P<0.01)。(2)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ConA(50、1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产生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 P<0.01)。回归分析表明,峰值下降幅度和辐射剂量间有显著线性关系(P<0.0005)。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引起的Ly-CL峰时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用~3H-TdR掺入示踪技术,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用~(60)Coγ射线体外照射人血淋巴细胞后,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外源性IL-2常规培养,以淋巴细胞DNA中~3H-TdR掺入量的变化来衡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1-40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均可引起T淋巴细胞增殖力抑制,40Gy剂量组增殖率只有27.6%;加IL-2后,1-10Gy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幸均明显增加,提示IL-2有使受辐射损伤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恢复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用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技术,研究了离体状况下~(60)Co 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激发的Ly-CL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1)0.25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2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有增强趋势(P>0.05),0.5Gy有明显增强效应(P<0.05),1~16Gy引起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P<0.05或P<0.01)。(2)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ConA(50、1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产生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回归分析表明,峰值下降幅度和辐射剂量间有显著线性关系(P<0.0005)。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引起的Ly-CL峰时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