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血体外培养,分别用美洲商陆丝裂原和脂多糖激活,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相互关系。实验显示了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具有促进LPS对B淋巴细胞的激活效应。当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受1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这种促进作用明显减小。当PWM和LPS激活的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时,如果其中一种事先受10 Gy~(60)Coγ射线照射,其~3H-TdR掺入即显著降低,反映协同功能消失,尤其是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受照射影响更严重。鼻咽癌病人受~(60)Coγ射线治疗后,LPS激活的淋巴细胞掺入接近正常水平,而PWM激活的淋巴细胞掺入则明显降低,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对LPS激活的淋巴细胞的刺激效应亦明显减小。本文提示PWM激活的淋巴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它比LPS激活的淋巴细胞辐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血在体外培养,分别用PWM和LPS诱导淋巴细胞,接受各种剂量~(60)Coγ线照射,两种细胞按各种组合混合再培养,并设有各种单项培养作对照,以~3H-TdR掺入反映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实验结果说明PWM细胞能够激活LPS细胞转化,当一种细胞受照后单独培养或与另一种正常细胞混合培养,其放射性掺入即下降,并随剂量增加而愈益明显、下降趋势均呈现负相关,并分别得到直线回归方程,差异显著性比较说明PWM细胞受照影响更严重。当PWM细胞接受1Gy以上剂量后与正常LPS细胞混合培养即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1—2 Gy仍然可被激活,以上提示电离辐射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其中PWM诱导的T辅助细胞受损是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玫瑰花环法分离人外周血T、B淋巴细胞,T_4McAb标记淋巴细胞后经细胞亲和层析分离得到T_4~+和非T_4~+细胞。部分T、B、T_4~+和非T_4~+细胞接受10 Gy~(60)Coγ线照射。将各种细胞匹配分组培养,以~3H-TdR参入法观察PWM对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激活功能和~(60)Coγ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T、B淋巴细胞均可被PWM激活,B强于T细胞;PWM对B和非T_4~+细胞激活作用相当,唯T_4~+细胞最弱。PWM激活时。T与B、T_4~+与B细胞其DNA合成均有协同作用,前者的协同作用更大。当T、T_4~+或B细胞受到10Gy~(60)Coγ线照射后,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消失。非T_4~+与B细胞间既无协同作用亦无抑制作用。10 Gy~(60)Coγ线照射后,B和非T_4~+细胞~3H-TdR参入下降比T_4~+细胞严重,前二者的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应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研究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体外或整体受照后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组实验:其一,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其二,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以及鼻咽癌病人接受~(60)Coγ射线治疗后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实验。 以上三组实验都肯定了健康人PWM细胞能够激活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转化,反映了PWM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在整体和体外受照,PWM细胞比LPS细胞对辐射更敏感,都受到显著抑制,而且在两种细胞的协同作用中,PWM细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法研究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体外或整体受照后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组实验:其一,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其二,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照后的功能变化,以及鼻咽癌病人接受~(60)Coγ射线治疗后PWM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实验。以上三组实验都肯定了健康人PWM细胞能够激活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转化,反映了PWM细胞具有T辅助细胞的功能,在整体和体外受照,PWM细胞比LPS细胞对辐射更敏感,都受到显著抑制,而且在两种细胞的协同作用中,PWM细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用三株单克隆抗体(McAb):T_4、T_8和HI_(43)研究不同剂量~(60)Coγ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玫瑰花环法分离T、B淋巴细胞;T_4McAb标记淋巴细胞,经细胞亲和层析得到T_4~ 和非T_4~ (即去除了T_4~ 亚群的淋巴细胞)细胞。部分T、B、T_4~ 和非T_4~ 细胞接受10Gy~(60)Coγ线照射,随后各种细胞匹配分组配养,以~3H-TdR掺入法观察PWM对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激活功能及(60)Coγ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T_4~ 、T_8~ 和HI_(43)~ 细胞受到0.1Gy(60)Coγ线照射后即刻(1小时之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就可呈现非常显著的辐射效应,T_8~ 和HI_(43)~ 的辐射敏感性高于T_4~ 亚群。T、B淋巴细胞均可被PWM所激活,后者强于前者;PWM对B和非T_4~ 细胞激活作用相当,唯T_4~ 细胞最弱。T细胞和T_4~ 细胞与B细胞均有协同作用。前者与B细胞的协同作用更大。当T、T_4~ 细胞或B细胞受到10Gy(60)Coγ线照射后,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消失。非T_4~ 细胞与B细胞既无协同作用也无抑制作用。受10Gy(60)Coγ线照射后,T_4~ 亚群~3H-TdR掺入CPM减少没有B和非T_4~ 细胞严重,后二者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ConA和LPS诱导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其相互关系。体外实验说明ConA细胞具有激活LPS对B细胞的诱导作用。当ConA细胞受10Gy照射后~3H-TdR掺入明显下降,并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不能被正常ConA细胞所激活。两种细胞受照后混合培养出现ConA细胞对LPS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琼脂扩散盒培养法反映辐射对两种细胞的效应更明显。 8例鼻咽癌病人接受一个疗程的~(60)Coγ线治疗后,其ConA细胞的掺入显著下降,失去激活B细胞的作用。LPS细胞不能被正常ConA细胞所激活。本实验提示Con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比LPS细胞高。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一些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对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涉及到癌基因在细胞辐射反应中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已被广泛研究的癌基因,如ras基因家族。对于肿瘤抑制基因,主要综述了p53,这是一种被认为能影响辐射敏感性的基因。一般认为细胞周期中有检点因子,并假定它能捕获G_1期受照细胞使之在进入DNA合成期前修复损伤。目前有6种DNA修复基因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克隆化,但仅有一种XRCC1涉及到人类细胞X射线损伤修复,当这种基因转入EM_9细胞时,XRCC1能纠正高水平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但其表达似乎与人类头颈部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无关。辐射敏感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许多因素。给出了一个照射后细胞反应过程的图解,提示电离辐射引发的一系列可能事件。 相似文献
13.
应用~3H-TdR掺入法研先Con A和LPS诱导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其相互关系。体外实验说明Con A细胞具有激活LPS对B细胞的诱导作用。当Con A细胞受10Gy照射后~3H—TdR掺入明显下降,并失去激活作用。LPS细胞受照不能被正常Con A细胞所激活。两种细胞受照后混合培养出现Con A细胞对LPS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琼脂扩散盒培养法反映辐射对两种细胞的效应更明显。 8例鼻咽癌病人接受一个疗程的~(60)Co γ线治疗后,其Con A细胞的掺入显著下降,失去激活B细胞的作用。LPS细胞不能被正常Con A细胞所激活。本实验提示Con 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比LPS细胞高。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应用~3H-TdR参入被PHA激活淋巴细胞的方法,当加入5μg/ml VitA培养16h后,发现~3H-TdR参入淋巴细胞计数率(cpm)明显增高;而浓度超过25μg/ml时,或浓度为10μg/ml作用72h时,参入量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后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加入VitA 5μg/ml 16h,~3H-TdR参入DNA的cpm比单纯照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例癌症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放疗(剂量75~184 Gy),其~3H-TdR参入率显著下降,加入5μg/ml的VitA,其~3H-TdR参入率比对照组非常显著增高。以上结果均提示适当浓度VitA具有促进PHA激活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而LPS激活的B细胞同样加入VitA,则不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PHA诱导淋巴细胞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集落,是研究电离辐射影响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灵敏方法。本实验用琼脂培养和液体培养法比较研究了人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辐射敏感性。结果提示:(1)在12天内T淋巴细胞集落数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2)集落数和~3H-TdR渗入率随照射剂量加大而降低,且在不同的剂量范围内,下降的速度亦不同,其中集落数降低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辐射诱发新生儿和成年人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敏感性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电离辐射诱发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在新生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采用在完全相同条件下用^60Coγ射线一次照射离体的新生儿脐带血和成年人静脉血,新生儿照射0.5、1.0、2.0、3.0、4.0、5.0Gy;成年人照射2.0Gy和3.0Gy,常规法分析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60Coγ射线照射2.0Gy和3.0Gy诱发新生儿T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畸变率相当于成年人的130%左右,无着丝粒畸变率两者几乎相同。^60Coγ射线诱发新生儿T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畸变率符合线性2次多项式y=4.8104D^2 5.8314D 0.0034模式,r=0.9982。初步结果表明,新生儿T淋巴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槲皮素和17-AAG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与辐射敏感性的的影响,采用CCK-8试验检测槲皮素和17-AAG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它们对淋巴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明显负相关。17-AAG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且槲皮素和17-AAG对照射后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明显的增殖抑制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3H-TdR参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激活的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最低。三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单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相关,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细胞在37℃条件下能重接DNA断链,但重接不完全,重接后如经较长时间保温仍会发生再断裂,PWM激活的细胞重接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重接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Mao Zijun Su Xiao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1,(1)
用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技术,研究了离体状况下~(60)Co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激发的Ly-CL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1)0.25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2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有增强趋势(P>0.05),0.5Gy有明显增强效应(P<0.05),1~16Gy引起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P<0.05或P<0.01)。(2)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ConA(50、100μg/mL)激发的Ly-CL峰值产生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 P<0.01)。回归分析表明,峰值下降幅度和辐射剂量间有显著线性关系(P<0.0005)。2~16Gy~(60)Coγ射线辐射对PHA或ConA引起的Ly-CL峰时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