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光缆技术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以较快的速度与较高的容量,保证了通信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通信信息输送过程中,一旦光缆线路出现故障,将会对正常的通业务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严重。现代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光缆的监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光缆信息传输的正常性。本文首先对光缆监测技术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描述,对于目前通信信息传输系统中的光缆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为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下,光缆网络是通信传输的重要载体,它以速度快、大容量、大密度著称;通信传输对光缆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就目前的通信输送技术来说,一旦光缆出现故障,通信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想保证通信传输的正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光缆监测。文章针对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光缆监测技术进行探究,对其结构以及作用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监测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张玉晖 《通讯世界》2018,(10):85-86
随着宁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运营成本、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通信光缆自动监测技术是利用高速公路现有主干通信光缆备用空纤作为监测路由,采用RTU设备光功率与工作波长相同的测试波长在两根光纤中形成收、发环路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整条光缆的运行状态、断点定位和报警为一体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用户接入网光缆,海底光缆和高压电线路上用的通信光缆为重点,介绍国际上通信光缆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通信光缆进网质量检验时所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要注意进口光纤质量和产品质量没有句号的忠告。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标准的制修定情况,其次对制定海底光缆产品标准的背景、必要性及有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论述。 海底光缆以其容量大、可靠性高及传输质量优良等特点,在光通信领域中日益显示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借助于相应的国际标准化蓬勃发展的势头,我国海底光缆通信系列标准的发布和制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逐渐完善。众所周知,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元鹏 《电信科学》1992,8(3):32-36
叙述现有光缆维护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光缆维护新技术,最后分析光缆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涉及到的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分为三层,即两级监测中心和现场监测,借助GIS技术、OTDR技术、光功率等实现电缆自动监测、报警等功能,在故障点检测方面极大的提升了故障点定位的准确性和迅速性,为提高通信光缆的监测运维效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通信光缆长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光缆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各个通信公司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14.
应闽 《数据通信》2014,(1):37-38,54
文章以某大型运营商的光缆工程为例,分别讲解了大户通信光缆工程和接入网光缆工程的设计流程,并着重分析了通信光缆设计中重点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有线电视光缆系统与通信光缆系统在技术上的差异□张慧斐(浙江省诸暨有线电视台311800)1976年,当光缆刚诞生的时候,人们仅把它和通信联系在一起,由于器件的非线性,只能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或调频信号,不能传送调幅信号,所以不能在一般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光缆数量的增加以及早期敷设光缆的老化,光缆线路的故障次数在不断增加。实施对光缆线路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动态地观察光缆线路传输性能的劣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以降低光缆阻断的发生率,缩短光缆的故障历时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包括单星,双星和环状结构在中各种网络竞争战略,光缆正深入地渗透到本地回呼中,尽管网络结构千差万别,但是当缆用于接入网时,它们通常就会出现,同样的光缆结构可以用于用于完全不同的网络结构中,接入网的用量大约占全部网络用量的一半,因此,光缆装置的效率和经济性极为重要,为此要在成本,敷设性能,可靠性和网络未来的演变趋势等方面综合权衡之后,拿出最佳的光缆设计方案来,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欧洲为构筑光纤用户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际光缆通信发展概况黄西平自1988年第一条跨越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建成投产以来,光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通信容量成倍地增长。到目前为上,世界各地已建成数十条国际海底光缆系统,为当今的国际通信提供了传输质量高、成本低廉的重要传输媒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