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k-means聚类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起  王劲峰 《计算机工程》2006,32(21):50-51,75
空间对象不仅具有非空间的属性特征,而且具有与空间位置、拓扑结构相关的空间特征。利用传统的聚类方法对空间对象进行聚类时,由于没有考虑空间关系,同一类的对象可能出现在空间不相邻的位置。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k-means改进算法将相邻对象的空间邻接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加以考虑,使聚类结果既反映了属性特征的相似程度,又反映了对象的空间相邻状态,从而可以揭示不同类别对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因此其比传统的k-means方法更适合于空间对象的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2.
带障碍约束的遗传K中心空间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聚类算法忽略了真实世界中许多约束条件的存在,而约束条件的存在会影响聚类结果的合理性。讨论了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遗传和划分相结合的带障碍约束空间数据聚类分析方法,设计了一个带障碍约束的遗传K中心空间聚类分析算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兼顾了局部收敛和全局收敛性能,考虑到了现实障碍物对聚类结果的影响,使得聚类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其结果优于传统K中心聚类及单纯的遗传聚类,不足之处是其计算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空间聚类算法解决的是未带障碍约束的空间数据聚类问题,而现实的地理空间中经常会存在河流、山脉等阻碍物,因此,传统空间聚类算法不适用于带障碍数据约束的现实空间.在解析了带障碍空间聚类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前提下,对带障碍约束条件的空间聚类算法进行梳理,给出了这类算法的研究历史和沿袭关系,并把这类算法按七个维度分为四大类,分析了每类的技术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未来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点面包含关系的GML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空间聚类算法主要是针对关系数据,并且没有考虑空间拓扑关系的相似性,为此,对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空间聚类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两种基于点面包含关系的GML空间聚类算法SCGML_IR、SCGML_IR*.两个算法将GML文档中点面空间对象的包含关系作为空间对象相似性度量准则,并用CLOPE算法对空间对象进行聚类.SCGML_IR*算法在SCGML_IR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包含索引机制来提高空间包含关系的求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SCGML_IR和SCGML_IR*能实现GML数据的空间聚类,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柳盛  吉根林  李文俊 《计算机科学》2011,38(8):179-181,204
目前大多数聚类算法主要针对空间点对象且未考虑空间对象的拓扑关系。利用空间线对象相交关系定义了空间线对象连接度,提出一种基于连接度的空间线对象聚类算法SLCC(Spatial Lines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nnectivity)。该算法以K-means算法为基础,以空间线对象的连接度作为“距离”进行空间线对象聚类。实验结果表明,SLCC算法能实现空间线对象的空间聚类,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粒子群K-Medoids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聚类算法忽略了真实世界中许多约束条件的存在,而约束条件的存在会影响聚类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在分析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划分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基于粒子群和划分相结合的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方法,设计了一个粒子群K-Medoids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算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兼顾了局部收敛和全局收敛性能,又充分考虑到了现实障碍物对聚类结果的影响,使得聚类结果更具实际意义.与遗传K-Medoids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可伸缩性,且所需输入的参数相对较少,更适合于对聚类速度要求较高的动态约束条件场合.  相似文献   

7.
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杨  孙志伟  赵政 《计算机应用》2007,27(7):1688-1691
在现有的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COD_CLARANS、DBCLuC、AUTOCLUST+和DBR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基于障碍距离的密度聚类算法(DBCOD)。该算法在DBCLuC算法的基础上,采用障碍距离代替欧几里得距离作为相异度的度量标准,并在预处理过程中用障碍多边形合并化简方法来提高障碍物的处理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BCOD算法不仅具有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而且聚类结果比传统基于障碍约束的密度聚类算法更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数据空间中一种灵活的集合式实体识别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空间是一个异构、动态的环境,具有随时间演化的特性.针对数据空间中随时间演化的、彼此间具有相互关联关系的大量异构实体,提出一个灵活的、基于演化的集合式实体识别框架TE-CER.TE-CER在实体识别过程中考虑时间信息和演化的影响,提出基于时间的blocking算法T-blocking和基于时间演化的聚类算法TE-Clustering.TE-Clustering聚类算法考虑了演化对实体相似度的影响,在相似度度量中引入属性演化系数和关联关系演化系数;在聚类过程中引入簇的时间约束.并且TE-CER提出基于识别顺序依赖图来确定集合式实体识别的识别顺序的策略,这样一种实体的识别结果可以用来后续另一种相关联实体的识别证据,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聚类算法忽略了真实世界中许多约束条件的存在,而约束条件的存在会影响聚类结果的合理性.在分析K中心聚类方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对初始值敏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聚类方法不仅使得聚类结果更具实际意义,而且在全局寻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K中心聚类方法,且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DBSCAN在非空间属性处理上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志伟  赵政 《计算机应用》2005,25(6):1379-1381
在很多有效的聚类算法中,DBSCAN算法对于聚类空间数据有着非常好的性能,依赖于基于密度的聚类定义,DBSCAN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而且执行效率很高。但是,DBSCAN没有考虑非空间属性,而非空间属性对聚类的结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DBscAN的基础上,参考DBRS的概念,进一步考虑了非空间属性的数据类型,从而提出了可以处理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新的聚类方法,并给出了主要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数据空间是一个异构的环境,并且数据及模式具有随时间演化的特性。已有的实体识别技术很少考虑时间信息在识别中所起的作用,并且没有考虑实体随时间演化的特性。针对数据空间中具有时间信息的实体识别,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时间为中心的集合实体识别策略(time-centered collective entity resolution,T-CER)。T-CER在实体识别过程的不同阶段都考虑了时间信息所起的作用,在识别阶段提出了基于时间的聚类算法(time-based clustering,T-Clustering),并使用基于时间的约束对识别结果进行检查,以获得更精确的识别结果。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了T-CER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FCM算法在图像分割应用中抗噪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约束和子空间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在原FCM公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包含空间领域信息的约束项,使得整体上相邻像素点趋于同一类时,目标函数最小。并将原FCM的欧氏距离替换为点到聚类子空间的距离,以达到更精准的聚类效果。人造图像和自然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标准的FCM算法,具有很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单元单维运算的快速聚类算法SUSDC。该算法首先将被聚类的数据逐维划分成 若干个不相交的空间单元;然后基于空间距离阈值判定相邻的空间单元是否合并,直到全部维处理完毕。实验 结果验证了SUSDC算法运算速度快,能够处理不规则形状数据和高维数据,且具有对噪声数据不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徐鲲鹏  陈黎飞  孙浩军  王备战 《软件学报》2020,31(11):3492-3505
现有的类属型数据子空间聚类方法大多基于特征间相互独立假设,未考虑属性间存在的线性或非线性相关性.提出一种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方法.首先引入原作用于连续型数据的核函数将类属型数据投影到核空间,定义了核空间中特征加权的类属型数据相似性度量.其次,基于该度量推导了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高效求解该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最后,定义了一种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不仅在非线性空间中考虑了属性间的关系,而且在聚类过程中赋予每个属性衡量其与簇类相关程度的特征权重,实现了类属型属性的嵌入式特征选择.还定义了一个聚类有效性指标,以评价类属型数据聚类结果的质量.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子空间聚类算法相比,核子空间聚类算法可以发掘类属型属性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有效提高了聚类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的基于空间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DBCluC和DBRS+等的研究和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物理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DBCluC+。该算法在DBCluC算法基础上,采用网络拓扑结构建模通达对象,并增加通达对象访问点的宽度属性,从而采用约束距离(constrained distance)代替简单的欧几里德距离或障碍距离(obstacle distance)作为相异度的度量标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DBCluC+算法不仅具有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而且聚类结果比传统的处理通达约束的聚类算法更  相似文献   

16.
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方法,聚类算法能从空间数据库中直接发现一些有用的聚类结构.为实现空间复杂地理对象的聚类分析,文中给出了GIS及空间聚类分析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的空间位置关系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按照空间相邻关系,将空间相邻的空间目标聚类成一类.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利用本聚类算法将空间上相邻的大片阵地地域连成整块地域,并去掉了不符合条件的小块地域,形成阵地聚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现了能够发现任意形状、并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聚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空间位置关系聚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宁宁  刘玉树 《微机发展》2004,14(6):8-9,12
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方法,聚类算法能从空间数据库中直接发现一些有用的聚类结构。为实现空间复杂地理对象的聚类分析,文中给出了GIS及空间聚类分析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的空间位置关系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按照空间相邻关系,将空间相邻的空间目标聚类成一类。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利用本聚类算法将空间上相邻的大片阵地地域连成整块地域,并去掉了不符合条件的小块地域,形成阵地聚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现了能够发现任意形状、并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聚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核子空间谱聚类算法没有考虑噪声和关系图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低秩稀疏的多核子空间聚类算法(JLSMKC)。首先,通过联合低秩与稀疏表示进行子空间学习,使关系图具有低秩和稀疏结构属性;其次,建立鲁棒的多核低秩稀疏约束模型,用于减少噪声对关系图的影响和处理数据的非线性结构;最后,通过多核方法充分利用共识核矩阵来增强关系图质量。7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JLSMKC在聚类精度(ACC)、标准互信息(NMI)和纯度(Purity)上优于5种流行的多核聚类算法,同时减少了聚类时间,提高了关系图块对角质量。该算法在聚类性能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指的是把数据库里的对象分组成有意义的子集,使得一个聚类内的成员尽可能相似,而不同聚类间的成员差异尽可能大。空闻对象的主要特性受其邻接对象的影响,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或减少,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论文针对相邻空间对象的特性总是相似或相关联的特点,以邻接关系为基础对空间聚类算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FCM与马氏空间约束条件下的快速图像分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FCM与马氏空间约束的快速图像分割技术.在FCM图像分割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Markov 随机场用以描述图像分割中的空间约束信息,并通过多级级联的方式获得最后的图像分割结果.这样既克服了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只考虑图像中的数值特征信息,忽略像素间的空间约束关系的缺点,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割算法计算的简单有效性.实验证明,与其他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本文方法有更好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