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单回顾上海桩基设计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论证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桩基沉降的合理计算,从而提出系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以综合确定合理的桩基沉降值.最后,对上海桩基沉降容许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均给出了采用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来估算桩基沉降量的计算公式,但在确定桩基沉降计算深度方面,前者采用应力控制法,后者采用变形控制法。对两本规范关于桩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指出了采用应力控制法和变形控制法确定桩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差异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新规范提出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其中桩基沉降计算是确保桩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文章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就桩基沉降计算若干关注的设计技术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长期沉降弯曲观测资料的上海某超高层建筑桩基承台工程,介绍了基于弹性支承上结构物分析原理的桩基承台沉降弯曲特性实用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况,并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各桩的桩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对承台影响和承台混凝土结构截面刚度折减等3个主要不确定因素。据此,针对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将该工程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实测值与按上述实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相等于地区性桩基平均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作为各桩桩顶沉降校正系数,合理考虑桩基承台与有限层数的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计入混凝土材料开裂和徐变的混凝土承台截面刚度,该实用计算方法得到的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计算值能够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根据上述对比分析结果对该实用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太原晋源区某高层沉降观测分析为例,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沉降值与实测沉降值,得出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折减系数,与规范要求及以往文献结论吻合,为该区域其余高层建筑的桩基沉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肖新颖  杨俊杰  王勇胜 《山西建筑》2007,33(28):107-108
将理论计算值和实测沉降值进行比较,得出适合温岭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并根据温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己建建筑的实测沉降,统计得出桩基沉降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桩基沉降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7.
桩基设计方法   总被引:51,自引:13,他引:38  
本文提出了桩基强度和桩的沉降计算方法,指出不能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会计算桩基强度,提出了桩基的设计原则和桩的允许沉降值,特别提到了在软土中桩的负摩擦和侧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某高层长短桩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采用三维岩土工程有限元程序zsoil.pc v2009,采用三维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分析方法,计算了某采用长、短桩基的33层剪力墙结构的沉降.根据桩基施工对土体的扰动情况,提出了桩基沉降计算的"大值"和"小值",并分别采用了Mohr-Coulomb模型和HSS模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分析,桩基的沉降、长短桩的内力分配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程实例,对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数据、储罐充水恒压期的荷载一时间一沉降关系曲线的估算值及《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给出的等效作用分层综合法计算出的地基最终沉降量与沉降观测结果作了分析比较;为刚性桩复合地基上储罐基础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特殊情况下,同一建筑可采用两种桩基的工程实例。应用两部分柱基沉降差控制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容许值以内,即s≤[s]设计桩长,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房屋建成后的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堆载条件下相邻荷影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惠  陈竹昌 《土工基础》2001,15(1):33-38
结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场道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研究,通过其地面沉降与分层沉降的长期观测资料,以及附加应力计算结果,对大面积堆载试验现场相邻荷载的影响作用进行多方面分析,以探讨其规律和对地基沉降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建筑物沉降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灰色系统 ,分析了沉降控制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建筑物特定使用功能、沉降过大对一般建筑物的危害和沉降计算理论的不成熟。通过对总沉降的组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析 ,说明建筑物沉降过大时可能造成差异沉降过大、整体倾斜、与生命线工程脱节等危害。根据计算理论的不完善和土体参数确定的复杂性 ,进一步说明沉降过大会造成建筑物整体安全度的降低。最后 ,对沉降计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基沉降的随机有限元法和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邓肯-张本构模型,首次推导了基于一阶Taylor展开的地基沉降随机有限元方程及其有关计算公式,并对地基沉降对模型中各参数的敏感性逐一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参数随机场的影响,对地基沉降进行了随机有限元分析,并基于随机有限元对地基点沉降和各点之间的差异沉降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刘文若 《工业建筑》1993,(6):55-58,54
本文利用有效应力原理和分层总和沉降计算方法总结出一种计算降水引起土体沉降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本构模型研究到试验和光纤监测技术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的基本性质,验证土的本构关系,监测建筑岩土结构,进行了以下5方面的研究:①土的次弹性本构模型和弹黏塑模型;②一维应变黏性土沉降计算;③一维应变下黏性土非线性蠕变和压缩;④双室三轴装置、真三轴加载装置、非饱和土-结构界面直剪装置和土钉抗拔箱等试验技术的研发;⑤岩土结构光纤监测技术研发.研究结果表明:①次弹型模型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嵌岩桩承载力的原型测试结果、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及嵌岩桩设计、检测的实例计算、测试分析,对现有国家及行业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讨论,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嵌岩桩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采用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割线模量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的可行性,提出了宜采用割线模量法估计最终沉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复合地基的平面应力扩散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于柔性或半刚性悬桩复合地基 ,下卧层的沉降量在总沉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中用均匀或双层地基应力场来代替复合地基应力场 ,前者导致计算值和实测值间存在较大的误差 ,后者虽然能反映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特性 ,但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针对此问题 ,本文在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平面应变条件下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力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结构简单 ,参数易得 ,结合分层总和法可计算下卧层沉降 ,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一座水电站河谷右深槽覆盖层坝基施工期地基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实测沉降量与用分层总和法、数值分析法计算结果接近。通过模型试验得出了坝基的最大承载力,还进行了施工方法的模型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大量的试验资料还表明,用电测百分表和液压千斤顶稳压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双井站区间隧道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盾构推进过程中隧道应力、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隧道上方地表横向监测点沉降、隧道中心地表沉降和地表建筑物基础沉降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得出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比较符合,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