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以及周边高层建筑物的保护是施工安全控制的核心。论文以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延安路站为例,重点介绍高岩溶高富水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及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技术处理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胡迎风 《山西建筑》2011,37(16):92-93
针对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建立其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深基坑动态施工过程中邻近地表建筑物的变形,对比分析了桩对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并基于相关规范评价了该建筑物安全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任向东 《市政技术》2011,29(5):115-116,120
结合大直径管线横穿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铜川路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施工中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成功解决了横穿Ф1200mm污水管线的施工。铜川路地铁车站深基坑的顺利实施.积累了大直径管线横穿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经验.可供长三角地区类似软土地层的地铁车站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鹏 《浙江建筑》2005,22(2):25-28
地下地铁车站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深基坑作业工程,施工涉及到深基坑的安全及周边环境的稳定、变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形式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杭州地铁试验段秋涛路地铁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方案的选用,阐述钻孔咬合桩在深基坑围护结构中的优势及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邻近浅基础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繁华地区进行基坑工程施工,需要重点考虑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论文以深圳某地铁基坑工程为例,模拟了深基坑内降水条件下的基坑开挖过程,分析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邻近浅基础建筑物沉降及支撑结构的变形。研究表明,基坑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浅层土开挖时尤为显著,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降水产生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降水的影响范围远大于土体开挖卸荷本身。连续墙嵌固在中风化岩中的方案与连续墙嵌固在微风化岩中的方案相比,邻近建筑物平均沉降有大幅增加,差异沉降也有小幅增加。同时,连续墙的底部侧向变形大幅增长。本研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7,(6)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迅速,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然而,地铁车站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风险性较大,工程难度也相对较高。在进行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时,要注意这种施工对于车站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科学估测影响的因素和影响强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这种影响,将地铁车站的施工风险降至最低。本文着重探讨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控制措施,以供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对周边既有管线变形规律的影响,为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车站主体施工提供保障。依托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开展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既有管线现场实时监测,分析围护桩的桩体变化规律、钢支撑受力规律、地表及既有管线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影响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铁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典型案例被全球各大城市广泛采用,在市区内建设地铁车站时,车站基坑工程施工普遍遇到临近建筑物的保护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车站深基坑的开挖施工,简要叙述了临近建筑物沉降原理及计算方法,总结基坑方案设计与施工的有效保护措施,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确保了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南昌地铁艾溪湖东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工程受地下水的影响效应作简明陈述。同时,利用ABAQUS对第二施工区段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车站深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围护结构变形的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最终证明在南昌富水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所设计采用的围护结构是安全合理的,围护桩与支撑组合结构能有效地控制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建设越来越密集,与建筑物较近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南昌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对比分析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与PLAXIS有限元软件采用HS本构模型时的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分析采用HS模型时比较贴合基坑开挖工程实际;比较钻孔灌注桩与混凝土墙做基坑与建构筑物之间隔离墙的计算结果,得出建构筑物临近地铁车站时地铁车站基坑设计要点,为后续临近建构筑物地铁车站基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临近莞惠线新城车站的某市控制中心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理正软件验算基坑支护结构,并将有限元软件Midas-sws及Plaxis结合,建立了既有渗流场、位移场的情况下深基坑按实际开挖工况的三维数值模型,以紧邻车站变形量和基坑结构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开挖工法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基坑开挖对新城站地铁的影响评估,可以为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拟建的苏州某高层建筑基坑距离在建的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地铁车站及相邻地铁区间较近,为了明确该基坑施工作业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大小,需要展开技术分析.本文采用MIDAS/GTS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在区间、车站及周边建筑等环境下,模拟了基坑开挖、支撑架设到结构回筑的施工全过程,进行静力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相关保...  相似文献   

13.
以临近北京地铁朝阳门站深基坑某高层建筑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了考虑位移场、渗流场情况下的深基坑开挖对临近高层建筑影响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工程降水、基坑开挖引起的高层建筑变形与沉降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实测数据探讨了基坑和高层建筑相对位置与开挖深度对地基基础的卸载或加载作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接近,可为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铁及城市轻轨交通项目在我国快速兴建,地铁及轻轨沿线土地开发项目迅速增加,而大量新建建筑深基坑工程位于地铁车站和隧道附近或地铁保护范围内,使得地铁车站和隧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本文以临近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石路站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施工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黄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明挖深基坑及其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从环境保护、钻孔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支撑施工、基坑降水及开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黄土地区明挖深基坑相关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并对作为信息化施工监测的重点与实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实践证明,该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控制单侧深基坑施工对紧贴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保护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以某紧贴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数值分析手段,动态模拟了该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基坑的多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下伏地层为岩层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单侧分区开挖相比不分区开挖能减少地铁结构的变形,虽量值较小但其总体上减小的规律依然存在;地铁车站结构底板竖向变形近基坑端大于远基坑端,认为地铁车站结构的遮拦作用对于岩层地区依然适用;基坑采取分区开挖措施和及时进行靠近地铁侧的基底反压措施可有效抑制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深基坑墙体与其紧邻建筑 (构 )物之间变形相关性预测BP网络模型 ,以便根据深基坑紧邻桩基允许变形来控制深基坑墙体变形。本文最后用某紧邻高架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实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预测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以某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目前所采用的"理正深基坑F-SPW"软件和PLAXIS有限元软件两种基坑计算模型进行综合对比。通过对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分析,从而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差异分析,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弹性地基梁法能够反映支挡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并可有效考虑基坑开挖、回填过程中各种基本因素和复杂情况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本文根据Winkler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编制了弹性杆系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深圳市民广场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获得了支护桩桩身位移和弯矩随开挖过程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有效指导和优化了基坑支护设计,保证了基坑和邻近基坑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的安全,支护设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晓晖 《山西建筑》2010,36(24):326-328
通过对北京地铁大兴线黄村西大街站明挖基坑的六四式军用梁便桥铺盖法施工,介绍了桩基承载力计算、结构拼装设计、承台设计、桥面系设计、测量监控以及需改进的问题,解决了基坑开挖与路面交通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