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志滨  于戈  李斌阳  姚兰  杨晓春 《软件学报》2007,18(5):1186-1197
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滤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K-NN查询优化算法PREDICTOR.过滤器是设置在节点端的取值分布区间,用来屏蔽节点发送属于区间内的数据,从而节省节点能耗.在服务器端保存有各节点的历史样本数据,根据K-NN查询请求和样本数据的分布范围为节点定义过滤器.提出了3种优化策略:(1) 过滤器覆盖区间大小分配策略的动态调整方法,使得进入最终查询结果可能性小的节点拥有较大的覆盖区间;(2) 节点间过滤器共享方法,使得历史样本数据相近的节点使用相同的过滤器;(3) 过滤器压缩传输方法,减少为不同K-NN查询更新过滤器的代价.通过实验评价,验证了PREDICTOR算法的能量有效性,与朴素算法相比,极大地降低了数据传输量.  相似文献   

2.
社团结构划分对复杂网络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重要.借鉴分布式词向量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向量表达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方法(CDNEV).为了构建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向量,提出启发式随机游走模型.利用节点启发式随机游走得到的节点序列作为上下文,采用SkipGram模型学习节点的分布式向量.选择局部度中心节点作为K-Means算法的聚类中心点,然后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最终得到社团结构.在真实和模拟两种网络上做了丰富的实验,与主流的全局社团划分算法和局部社团划分算法作了比较.在真实网络上CDNEV算法的F1指标比其他算法平均提高19%;在模拟网络上,F1指标则可以提高15%.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其他算法,CDNEV算法的精度和效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3.
马慧  汤庸  梁瑞仕 《软件学报》2019,30(11):3469-3485
私人交通网络下的最短路径查询主要考虑路径长度、行驶时间等因素,而公共交通网络下的路径查询需要考虑路径上相邻的边的时间顺序约束以及路径的费用.研究了公共交通网络下3种查询:给定起点、终点、时间区间和费用上限,查找在时间区间内不超过费用上限的最早到达路径、最晚出发路径和最短耗时路径.首先给出一种Dijkstra变种算法Dijk-CCMTP,在此基础上给出3类查询的查询算法.然后提出一种高效的索引结构ACCTL(approximate cost constrained time labelling).ACCTL采用Dijk-CCMTP对图中的每个顶点预先计算部分从该顶点出发的和到达该顶点的基本路径.对于任意从起点s到终点d的查询,可以采用类似数据库表连接的方式从ACCTL中连接从a出发的和到达d的路径生成近似解,避免遍历原图搜索路径.ACCTL建立索引的时间复杂度是O(|Vmax·|E|·(log|E|+max)),其中,|V|表示顶点数,|E|表示边数,max表示顶点的最大度数.实验验证ACCTL索引支持的查询速度比Dijkstra的变种算法的查询速度快2~3个数量级,并分析了影响建立索引时间和空间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K-邻居节点覆盖的物联网定位模型.该模型分为选取邻居节点与定位两个阶段,未知节点先通过调整发射功率等级来选择最近的K个邻居节点,尽量减少远距离节点对定位的影响.定位阶段,未知节点通过与K个信标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来计算权重,通过加权求和算出未知节点的坐标.采用K-邻居节点误差的自校正方法对坐标进行补偿.该定位模型可有效的避免环境因素对定位的影响,且定位算法简单,避免复杂的计算.实验表明,该定位模型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标度网络的节点重要度评估问题,通过分析节点的邻居数量与其邻居间的拓扑结构,得到节点的结构洞重要性指标,再融合相邻节点的K核重要性指标值来确定相邻节点间的重要度贡献,以此表征相邻节点的局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表征节点位置信息的节点自身的K核重要性,从而提出一种基于节点间重要度贡献关系来评估无标度网络的节点重要度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的结构洞特征和K核中心性特征来确定节点的重要度,同时兼顾到了网络的局部和全局重要性.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仅为on2).与其他几种算法仿真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拥有理想计算能力,适用无标度网络.  相似文献   

6.
图表示学习是实现各类图挖掘任务的基础。现实当中的图数据,不仅包含复杂的网络结构,还包括多样化的节点信息。如何将网络结构和节点信息更加有效地融入图的表示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融合节点先验信息的图表示学习方法。该方法将节点特征作为先验知识,要求学习到的表示向量同时保持图数据中的网络结构相似性和节点特征相似性。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其中|V|为图节点数量,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图数据分析。同时,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目前流行的几种基线方法,在分类任务上能够获得良好而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的网络通常存在社区结构,社区查询是图数据挖掘的基本任务.现有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模型来识别网络中的社区,如基于k-核的模型和基于k-truss的模型.然而,这些模型通常只限制社区内节点或边的邻居数量,忽略了邻居之间的关系,即节点的邻域结构,从而导致社区内节点的局部稠密性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节点的邻域结构信息融入k-核稠密子图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邻域连通k-核的社区模型,并定义了社区的稠密度.基于这一新模型,研究了最稠密单社区搜索问题,即返回包含查询节点集且具有最高稠密度的社区.在现实生活图数据中,一组查询节点可能会分布在多个不相交的社区中.为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稠密度阈值的多社区搜索问题,即返回包含查询节点集的多个社区,且每个社区的稠密度不低于用户指定的阈值.针对最稠密单社区搜索和基于稠密度阈值的多社区搜索问题,首先定义了边稠密度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边稠密度的基线算法.为了提高搜索效率,设计了索引树和改进索引树结构,能够支持在多项式时间内返回查询结果.通过与基线算法在多组数据集上的对比,验证了基于邻域连通k-核的社区模型的有效性和所提出查询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移动对象连续k近邻(CKNN)查询是指给定一个连续移动的对象集合,对于任意一个k近邻查询q,实时计算查询qk近邻并在查询有效时间内对查询结果进行实时更新.现实生活中,交通出行、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领域许多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都涉及移动对象连续k近邻查询这一基础问题.已有研究工作解决连续k近邻查询问题时,大多需要通过多次迭代确定一个包含k近邻的查询范围,而每次迭代需要根据移动对象的位置计算当前查询范围内移动对象的数量,整个迭代过程的计算代价占查询代价的很大部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索引和混合高斯函数移动对象分布密度的双重索引结构(grid GMM index,GGI),并设计了移动对象连续k近邻增量查询算法(incremental search for continuous k nearest neighbors,IS-CKNN).GGI索引结构的底层采用网格索引对海量移动对象进行维护,上层构建混合高斯模型模拟移动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的分布.对于给定的k近邻查询q,IS-CKNN算法能够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直接确定一个包含qk近邻的查询区域,减少了已有算法求解该区域的多次迭代过程;当移动对象和查询q位置发生变化时,进一步提出一种高效的增量查询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查询结果减少当前查询的计算量.最后,在滴滴成都网约车数据集以及两个模拟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充分验证了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覃遵跃  汤庸  徐洪智  黄云 《软件学报》2019,30(4):1062-1077
关键字检索具有友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该检索方式已在文本信息检索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对XML数据采用关键字检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查询语义的XML关键字检索方法存在返回大量与用户查询意图无关的查询片段或者丢失符合用户查询意图的片段这两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考虑LCA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户查询意图与LCA相关性的两个规则,根据两个规则定义了LCA的边密度和路径密度,建立了综合的LCA节点评分公式,最后设计TopLCA-K算法对LCA进行排名,并利用中心位置索引CI提高了TopLCA-K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返回的查询节点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慈祥  马友忠  孟小峰 《软件学报》2014,25(4):813-825
Top-K查询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Top-K查询从海量数据中返回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前K个结果,主要目的是消除信息过载带来的负面影响.大数据背景下的Top-K查询,给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结合MapReduce的特点,从数据划分、数据筛选等方面对云环境下的大数据Top-K查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问题如下:给定图G=(V, E)和正整数k,要求将图G中所有节点合并成为k个超节点,满足由这些超节点组成的摘要图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表示原图G.这是一个基于图划分的组合优化问题,一个主要求解思路是逐次地随机抽取节点对集并用启发式方法从中选取节点对进行合并.本文提出一个有效的两阶段求解算法TS_LGS.算法根据图G的平均点度特征设置阶段阈值:当前超节点数大于阶段阈值为第1阶段,期间算法在采样节点对中基于当前最佳合并分数批量选择节点对合并,旨在有效减少迭代次数;否则为第2阶段,期间算法在加权采样的基础上优先挑选相邻的节点对,旨在找到重构误差增量较小的节点对合并,直至超节点的个数为k.在典型的真实网络实例图上与现有最好算法SAA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算法TS_LGS以较低时间复杂度提取到的图摘要具有更低的重构误差和查询误差.  相似文献   

12.
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过程中的查询延迟、查准率和查询成本难以同时被优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副本复制和Bloom Filter技术的P2P概率路由算法DCBF(data copying and Bloom Filter).DCBF基于有向随机网络,对资源对象进行少量的复制,并将各个副本随机路由给网络中的节点;接收副本的节点,以分布式衰减Bloom Filter向邻近节点传递副本的成员资格信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DCBF仅需复制少量的副本,通过以分布式衰减Bloom Filter传递副本的成员资格信息,使得网络中的绝大多数节点能够感知到副本的成员资格信息,从而使得各个节点能够以极低的查询代价,在较低的路由延迟范围内,高概率地将查询路由到目标节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压缩感知(CS)中迭代硬阈值类算法迭代次数多、重构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梯度的硬阈值追踪(HGHTP)算法。首先,在每次迭代中计算当前迭代点处的梯度和共轭梯度,将梯度域与共轭梯度域下的支撑集混合取并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候选支撑集,充分利用共轭梯度在支撑集选择策略中的有用信息,优化支撑集选择策略;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候选支撑集进行二次筛选,快速精确地定位正确的支撑并更新稀疏系数。一维随机信号重构实验结果表明,HGHTP算法相较于同类迭代硬阈值算法,在保证重构成功率的前提下,需要的迭代次数更少。二维图像重构实验结果表明,HGHTP算法的重构精度和抗噪性能优于同类迭代阈值类算法,在保证重构精度的情况下,HGHTP算法的重构时间相比同类算法减少了32%以上。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variant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for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optimal multi-level thresholding. Some objective functions which are very efficient for bi-level thresholding purpose are not suitable for multi-level thresholding due to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 present paper also proposes an iterative scheme that is practically more suitable for obtaining initial values of candidate multilevel thresholds. This self iterative scheme is proposed to find the suitable number of thresholds that should be used to segment an image. This iterative scheme is based on the well known Otsu’s method, which shows a linear growth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 thresholds resulting from the iterative scheme are taken as initial thresholds and the particles are created randomly around these thresholds, for the proposed PSO variant. The proposed PSO algorithm makes a new contribution in adapting ‘social’ and ‘momentum’ components of the velocity equation for particle move updates. The proposed segment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for four benchmark images and the performances obtained outperform results obtained with well known methods, like Gaussian-smoothing method (Lim, Y. K., & Lee, S. U. (1990). On the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hresholding and the fuzzy c-means techniques. Pattern Recognition, 23, 935–952; Tsai, D. M. (1995). A fast thresholding selection procedure for multimodal and unimodal histograms.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16, 653–666), Symmetry-duality method (Yin, P. Y., & Chen, L. H. (1993). New method for multilevel thresholding using the symmetry and duality of the histogram.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Imaging, 2, 337–344), GA-based algorithm (Yin, P. -Y. (1999). A fast scheme for optimal threshold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Signal Processing, 72, 85–95) and the basic PSO variant employing linearly decreasing inertia weight factor.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虚拟力的分布式节点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喆  贾杰  陈剑 《计算机科学》2016,43(2):109-112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算法大都基于集中式方法估计节点位置,从而导致较大开销。因此,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初步估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虚拟力的传感器节点定位模型,提出了基于虚拟力的分布式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邻居节点间信息的分布式交互,能够有效节省定位开销。进一步,在定位过程中引入未知节点升级机制,以提高收敛速度。一系列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通过分布式迭代定位,快速实现全网节点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6.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s) experience frequent and long lasting network disconnectio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mobility, power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One primary concern in DTNs is to route messages to keep the end-to-end delivery delay as low as possibl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ingle-copy message routing problem and propose an optimal opportunistic routing strategy – Leapfrog Routing – for probabilistically contacted DTNs where nodes encounter or contact in some fixed probabilities. We deduce the iterative computation formulate of minimum expected opportunistic delivery delay from each node to the destination, and discover that under the optimal opportunistic routing strategy, messages would be delivered from high-delay node to low-delay node in the leapfrog manner. Rigorous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uch a routing strategy is exactly the optimal among all possible ones. Moreover, we apply the idea of Reverse Dijkstra algorithm to design an algorithm. When a destination is given, this algorithm can determine for each node the routing selection function under the Leapfrog Routing strategy. The computation overhead of this algorithm is only O(n 2) where n is the number of nodes in the network. In addition, through extensive simulations based on real DTN traces, we demonstrate that our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e previous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