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符号对称性的半符号OFDM调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OFDM调制符号对称性的基础上, 结合正交上下变频技术, 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对称性的半符号OFDM(HS-OFDM)调制方法, 分析了系统的误码性能和频谱效率, 给出了一种抗多径干扰的调制符号设计方法, 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 该半符号调制方法适用于子载波采用BPSK或PAM调制的OFDM系统, 可将系统的频谱效率极限值提高至2 Baud/Hz, 为更高效调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在多径信道下的OFDM信号的子载波调制方式识别算法,利用两个高阶累积量特征先后识别出OFDM信号中空子载波信号和导频子载波信号,再通过一个特征矢量对OFDM子载波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从而完成OFDM信号子载波调制方式的识别。该方法不但可消除多径效应带来的影响,而且减小了噪声对识别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可以看出,在信噪比为10d B时,正确识别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CP OFDM、ZP OFDM、SCLD、CP SCLD 4类信号作为研究对象,针对OFDM信号序列的自身周期性对其循环自相关函数表达式进行了修正,并加以公式推导;结合OFDM信号的调制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所提算法无需完成任何参数估计及同步等预处理过程,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且对多普勒频移及多径等信道参数表现出较强稳健性。  相似文献   

4.
对M带小波的基本理论及其提升格式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载波调制系统——M带小波提升多载波调制(LWMT)系统. 通过在多径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及存在脉冲干扰情况下对其误比特率(BER)进行详细的分析及系统仿真,得到了基于提升的M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在多径信道下及存在脉冲干扰时其系统性能优于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而在AWGN下其性能与传统OFDM系统相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非精确信道状态信息下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精确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和不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环境下的自适应调制,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信道估计不精确和延迟均对自适应调制OFDM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延时的影响.为了减小其影响,提出了利用多个以前的信道估计值来确定每个子信道所传输的比特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自适应调制OFD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深入研究了基于IEEE 802.16e标准的LDPC编码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分析了标准中LDPC码校验矩阵构造和相应的快速编码方法,建立了LDPC-COFDM无线通信系统.在16QAM调制方式下,分别在高斯信道和多径信道下进行系统性能仿真,并与卷积码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LDPC编码的OFDM系统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的宽带MISO/OFDM传输系统,建立了宽带MISO/OFDM传输系统的模型,并对该系统的最大子载波信噪比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与没有采用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的传统发射分集OFDM传输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径信道下含有导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子载波调制方式难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含有导频的OFDM信号子载波调制方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在OFDM信号的等效模型下,首先利用高阶累积量的组合特征识别出OFDM信号中的空子载波信号和纯导频子载波信号,然后利用两个基于矢量图最小环带模值方差的特征对提取出来的受导频影响较小的调制子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方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径信道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调制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自相关的OFDM信号调制识别算法.通过对多径衰落信道下具有循环前缀的OFDM信号循环自相关特性的数学推导,验证了在一定延时处,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会出现峰值,而单载波信号无此峰值,据此特性可以实现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信号和单载波信号的调制识别.该算法消除了如符号时间估计、载波估计、波形恢复、信噪比估计等预处理过程,计算复杂度低,识别率较高.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均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流层散射衰落信道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大容量散射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特性导致的通信容量限制问题,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引入散射通信用来降低高速率通信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SI)。建立了对流层散射信道模型,从理论上对经历散射衰落信道的OFDM系统接收信号分量进行分析与计算,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研究了采用Reed-Solomon编码的COFDM调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OFDM调制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散射通信容量,基于编码技术的OFDM调制方案可以满足未来军事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循环前缀相关性的OFDM调制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思玉  巴斌  吴瑛  徐闻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13(4):448-453,459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单载波信号之间调制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OFDM与单载波信号调制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信号的自相关进行能量归一化并取绝对值,去除抖动、频偏和相位噪声的影响,然后对能量归一化自相关进行形态学滤波,减少由于信号观察长度有限和背景色噪声所产生的影响,提取经过处理后信号自相关的次峰值作为识别特征,最后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实现了对OFDM与单载波信号之间的调制分类.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具有稳健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非合作通信系统中,多径信道下含有导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子载波调制方式难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OFDM信号子载波调制方式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4阶与2阶累积量的组合特征,去除OFDM子载波信号中的空载波信号,然后利用4阶累积量和6阶累积量的组合特征,滤除纯导频子载波信号和部分混有导频的调制子载波信号,最后基于改进的减法聚类方法,对提取出来的受导频影响较小的调制子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方式识别.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径信道条件下具有稳健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IBC) is a novel short-range non-RF(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specified by the IEEE 802.15.6 using the human body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In this work, a new modeling method of the IBC system based on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is proposed, where the cascaded filt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and the modulation method i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combines with the average attenuation, group delay, multipath effect, and shadowing effect. The modulation is adopt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and thereby the constellation, cyclic prefix, bit error rate, and pilot mode are determined. As a result, the whole process and multi-parameter simulation of IBC system can be achiev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and will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to the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相似文献   

14.
OFDM系统在时变多径信道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OFDM系统在时变多径信道中的信道估计算法。这种算法是将时变信道看作在一段时间内作线性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连续的两个OFDM信号帧内的导频信息,对信道的时变性进行估计。论文应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这一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的OFDM系统在时变多径信道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相比,所建议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小信道估计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方案,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建立了其通信系统模型,并利用Matlab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反映OFDM的性能特点,同时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在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减小LED非线性的影响,将幅度-相移联合键控(APSK)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引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同时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系统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将OFDM调制与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即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在各个子信道上使用相应阶数的APSK调制方式。文章介绍了3种典型的基于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OFDM技术,并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PSK信号的包络要比QAM信号小,自适应OFDM技术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  相似文献   

17.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是确保数据通信可靠传输的有效方法 .对不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方案在OFDM(or 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系统中的累计正确分组接收率ACPRR(accumulativecorrectpacketreceptionrate)性能进行了分析 .主要比较了在不同的移动环境下各种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方案的累计正确分组接收率的性能 ,并从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的角度分析了各方案的仿真结果 ,综合考虑重传次数、重传时间间隔等因素在不同移动环境下对系统的影响程度 ,根据仿真结果 ,给出了相应环境下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方案的选择策略 .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干扰和码间干扰等问题,对正交幅度调制(QAM)和OFDM的调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System View仿真环境下,搭建一个通信系统,然后分别将两种调制方式应用其中,最后得到OFDM与QAM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曲线。仿真结果表明,OFDM具有良好的误比特率性能,而且在相同的信噪比(SNR)下OFDM的BER性能比QAM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