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DDBAB)、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凹凸棒土作润滑脂稠化剂,制备凹凸棒土润滑脂,并对其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凹凸棒土润滑脂均具有较好的热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有一定的腐蚀性,其中CTAB脂的综合指标最佳;DDAB含有的双烷基长链有利于凹凸棒土与基础油的亲和,CPB因共轭π键的电荷诱导作用降低了凹凸棒土表面的负电荷,这是凹凸棒土润滑脂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产品性能合成锂基润滑脂系以精制的合成脂肪酸的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矿物油,并加有抗氧添加剂等制成。本产品具有抗水、防潮、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较好等特点。为一种多用途、多效能的润滑剂。可广泛用于-20℃~+120℃范围内各种工业、农业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的润滑。  相似文献   

3.
以十八胺、脲醛树脂、膨润土、基础油为原料在水为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润滑脂。采用不同的工艺,对合成润滑脂的剪切安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考察了稠化剂结构。结果表明,稠化剂的结构对润滑脂剪切安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链终止反应后期加入一定的尿素,能够大大改善膨润土润滑脂的剪切安定性。  相似文献   

4.
杜守琴  柯扬船  吴宝杰 《润滑与密封》2007,32(8):103-105,110
以NBR硅油为基础油、硅醇为改性剂,选用不同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润滑脂。对润滑脂的贮存安定性、剪切安定性、抗水性、高低温性能特别是流变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表面积越大,润滑脂的贮存安定性、剪切安定性、低温性能和抗水性能上相对越好,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423 cm2/g时,所制备的润滑脂不具有触变性,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季铵盐改性膨润土为稠化剂,酯类油为基础油,乙醇为助分散剂,添加极压、抗磨、防腐、抗氧等添加剂,制备一种高、低温条件下性能优良的膨润土润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脂的微观结构,研究助分散剂对脂结构及脂稠度的影响.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膨润土润滑脂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性和极压抗磨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均质化对润滑脂稠化剂微观结构和性能影响,利用精密三辊研磨机以不同辊间距研磨锂基润滑脂,系统研究研磨前后锂基润滑脂的微观结构、锥入度、滴点、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和流变学性能,并分析稠化剂微观结构与润滑脂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未研磨的润滑脂相比,研磨可提高锂基润滑脂稠化剂的分散均匀程度;研磨后润滑脂的锥入度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摩擦学性能优良的多壁碳纳米管基膨润土润滑脂,采用油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修饰,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超声辅助球磨试验装置上,制备在PAO6中均匀稳定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并以悬浮液为基础油制备MWCNTs增强的膨润土润滑脂。探讨不同分散方法(球磨分散、超声分散、超声和球磨分散)对多壁碳纳米管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润滑脂的摩擦因数、磨斑直径随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油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在超声和球磨综合作用下分散稳定性最好;随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增加,膨润土润滑脂的摩擦因数、磨斑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03%时,所制备的膨润土润滑脂摩擦学性能最佳,磨斑直径最小(0.690 mm),比美孚28号航空润滑脂(符合美国军方规格MIL-G81322C,磨斑直径0.807 mm)降低了14.5%。  相似文献   

8.
聚脲润滑脂属于性能较为全面的高温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泵送性、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性等优良性能,性能十分全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聚脲润滑脂的研究进展,讨论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的滴点、锥入度、分油率、极压抗磨性等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聚脲润滑脂发展趋势提出如下研发建议:聚脲润滑脂的基础油仍将以矿物油为主,但聚烯烃、酯类油等用量及占比会上升,废润滑油再生后得到的基础油也可用作润滑脂的制备,可降解基础油的研发应是未来重要方向之一;应加强构效关系研究,从而精准设计出可与基础油、添加剂匹配良好的稠化剂分子,进而实现聚脲润滑脂综合性能的调控;应根据聚脲润滑脂的个性化特点,加大新型添加剂的研发力度;应加强复合聚脲金属基润滑脂的研发力度,赋予聚脲润滑脂更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潜艇潜望镜支撑系统轴承的使用及工作环境对润滑脂提出的较宽使用温度范围、低启动力矩、良好的防护性、长寿命的要求,研制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聚脲基润滑脂。研究基础油组成、稠化剂结构、添加剂类型对润滑脂成脂性能、高低温性能、高温寿命等性能的影响,并对润滑脂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合成烃类油混合制备的基础油兼具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以及与稠化剂的相容性;采用己二胺与两类不同结构的单胺制备的四聚脲稠化效果最好,且润滑脂稠度能满足使用要求。与海洋环境用S-81复合铝基脂的综合性能的比较表明,制备的聚脲基润滑脂的性能可以满足潜艇潜望镜支撑系统轴承的综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聚脲润滑脂高温下长期工作容易发生硬化现象的原因,从稠化剂原料有机胺的结构与组成等方面分析其对聚脲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锥入度测试、热重分析、红外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二脲基、四脲基、六脲基润滑脂高温硬化的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多脲基稠化剂的热稳定性要明显高于普通二脲基润滑脂,其中六脲基润滑脂在高温下硬化程度最小;多芳烃胺类对聚脲润滑脂的高温硬化现象有明显改善作用,不同的有机单胺中,使用芳香胺和烷基胺复配得到的六脲基润滑脂,其耐高温性能更好;不同有机二胺中,以二氨基二苯甲烷制备的润滑脂样品耐高温性能最好。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聚脲的N-H和C=O官能团会被破坏,脲基结构改变是导致聚脲润滑脂在高温下出现硬化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聚脲润滑脂的结构、性能以及研究现状 ,并介绍了改善聚脲润滑脂剪切安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聚脲润滑脂稠化剂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脂肪胺、芳香胺、脂环胺的不同组合和异氰酸酯为稠化剂,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一系列的聚脲润滑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润滑脂皂纤维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不同的稠化剂组成、不同制备工艺对聚脲润滑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均匀颗粒状稠化剂比纤维与颗粒状复合的稠化剂所制备的聚脲脂具有更优的性能;纤维结构以单根形式存在为主的聚脲润滑脂性能优于纤维结构为多根纤维聚集为一股,各股之间交织的聚脲润滑脂。  相似文献   

13.
温珊  吕涯 《润滑与密封》2020,45(9):102-107
以碳酸甘油酯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环境友好型酯类油——碳酸甘油酯脂肪酸酯。以碳酸甘油酯和正丁酸合成碳酸甘油酯丁酯为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确定产物的结构,并探讨其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为带水剂,温度为80~85℃,醇酸质量比为1.5,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且用量为酸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7 h的条件下,产物收率最高可达到75.54%。改变脂肪酸的种类合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的碳酸甘油酯脂肪酸酯,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甘油酯脂肪酸酯具有优秀的黏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和氧化安定性;脂肪酸的碳链越长油品的黏温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越好,低温流动性能和氧化安定性能越差;提高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有利于提高油品的摩擦学性能、低温流动性,但不利于改善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14.
润滑脂的皂纤维结构是影响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机械安定性及流变性的重要因素。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4种塑胶润滑脂的皂纤维结构,并利用SQ-Ⅲ型四球试验机和BVT-1轴承振动测量仪分别测试其抗磨性能和噪声特性。研究表明:珊瑚状颗粒润滑脂的储油能力较差,而空心长杆状纤维和长绞拧状纤维的润滑脂储油能力较好,但抗磨性能相近;皂纤维长度大于1μm,宽度大于0.02μm时,纤维越细长,润滑脂降噪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5.
刘超  刘建芳 《润滑与密封》2021,46(11):148-156
植物油较差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是限制其作为润滑剂的关键因素,而化学修饰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对植物油的几种主流化学修饰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环氧化、酯交换、氢化、脂肪酸内酯的合成;从反应机制、条件和产物性能方面对植物油修饰方法进行探讨,阐述各种修饰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植物油替代矿物润滑油的研究开发前景,并指出需在生物基润滑剂的分子设计、植物油化学修饰方法的工业化应用、改性植物油与添加剂的协同效应、规模化制备工艺等方面,对植物油基润滑剂的研究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稠度和机械安定性为指标,考察助分散剂、底油加入量、后处理温度及研磨间隙对膨润土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油对不同助分散剂的响应不同,且不同助分散剂对应的最佳添加量也不同;采用稠度和机械安定性不同衡量指标时,得到的助分散剂对基础油响应大小排序一致,但每种助分散剂的最佳添加量并不相同,表明稠度最大时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并非最好。研究表明,稠度与机械安定性是2种相互矛盾的膨润土润滑脂测试指标,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工况,协调稠度与机械安定性,使所制膨润土润滑脂适应于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聚α烯烃(PAO40)为基础油,锂钙皂为稠化剂,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为添加剂制备复合锂-钙脂,并对其滴点、抗腐蚀性、导电性进行测试。用FT-R4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该润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磨斑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提高了润滑脂的导电和摩擦学性能;低碳链的离子液体修饰剂对提高润滑脂的导电性效果明显,而长碳链的离子液体修饰剂对提高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更有效,这些归因于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极性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润滑脂的导电和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膨润土润滑脂的热稳定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助分散剂、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膨润土润滑脂稠度的影响,认为加热温度为40℃是合适的合成温度,对膨润土润滑脂的性能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采用丙酮为极性助分散剂和胺类添加剂作为抗氧化剂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良好的膨润土润滑脂。  相似文献   

19.
利用滚筒试验机考察了不同含量ZDDP对锂-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抗水性;低含量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DDP的锂-钙基润滑脂经加水滚筒工作后,其锥入度变化的经验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中,高速滚动轴承多采用2号锂基脂、3号高速磨头轴承脂等,这些脂系以锂皂稠化矿油而成,使用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20℃,这就限止了它们的高转速适应性及使用寿命。7018号高速轴承润滑脂系以合成对苯二甲酸酰胺钠盐稠化新戊基多元醇脂而成,产品具有良好的高转速适应性,机械安定性,润滑性及高低温性能。使用温度范围为-45~+160℃,短期可达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