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将秘密信息嵌入信息序列并实现秘密信道更大比特容量,提出一种在控制量子安全直接通信过程中的基于纠缠交换和四粒子cluster态的量子水印方案。利用量子纠缠交换和幺正变换,在通信过程中,发送者在安全信息层建立一个用于嵌入水印信息的隐藏层,可实现将完整信息安全传送给接收者。通过分析,该方案验证了信息层与隐藏层的安全性,实现了秘密比特的更大容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中,消息发送者Alice通过对GHZ态纠缠交换和局部幺正操作使得接收者Bob和Charlie能直接共享其秘密消息.所提出的方案是高效的,除去用于窃听检测的粒子,其余粒子全部用于消息传输,2个GHZ态纠缠交换可以共享2 bit经典消息.安全分析表明, 该方案是安全的, 适合将三方秘密共享协议推广到多方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在纠缠态和纠缠交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及协议.该方案只需n个量子信道就可实现n用户系统两两之间的密钥分发.量子交换中心通过纠缠交换建立量子信道,量子信道一旦建立,系统中任意两个用户即可进行量子密钥分发.还探讨了系统容量问题,结合话务量的概念,给出了量子Bell基测量单元数m与用户数n的关系式.量子交换中心完成纠缠交换后不再介入密钥分发,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利用三对Bell态纠缠粒子来实现基于纠缠交换的三部分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并对已有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载体(文本、图像、音频)中巧妙地嵌入秘密信息及扩大传输信息的容量一直是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从量子信息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隐藏思想,在不破坏载体数据的情况下构造量子纠缠态实现了秘密信息的隐藏和传输。为了提高秘密信息的传输容量,将经过Schur变换压缩的量子秘密信息编码到纠缠态的相位中进行传输。在比特传输过程中,新协议能够安全隐蔽地发送秘密量子比特信息。接收方可以通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和已接收量子态的测量结果来提取秘密信息并得到无损的量子图像。此外,还给出了提取秘密量子态信息的具体方法,将量子比特转换为经典比特信息,有效地提升了秘密信息传输容量。该方案在不牺牲载体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了秘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两方身份认证协议,并扩展到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多方身份认证协议.协议中通信用户初始共享的纠缠粒子对用作认证密钥.用户通过对事先共享的纠缠粒子对进行纠缠交换和经典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另外对2种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两粒子部分纠缠态提出一种高效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该方案利用诱骗态来检测窃听,协议安全性等价于BB84协议的安全性。通信双方分别通过受控非操作和局域幺正变换编码秘密消息,利用von Neumann测量,结合经典通信实现秘密消息的高效直接传递。与现有协议不同,通信双方通过不同的操作编码和传输秘密消息,共享两个不对称的量子信道,同时在恢复秘密消息时通信双方各自持有攻击者不能掌握的关键量子比特,使得协议在理想和噪声信道中均安全。所有纠缠比特都用于传输秘密消息,协议的量子比特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量子纠缠交换的思想,给出了一个(n-1,n)门限量子秘密共享方案(QSS)。发送方利用局域幺正操作和纠缠交换,将子秘密分发给每个参与者。双方通过随机非对称使用消息模式和控制模式来保证量子信道的安全。研究表明,本方案是安全的。与采用GHZ纠缠态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相比,本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本方案的实现只涉及Bell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对称两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的密集编码方案,提出了一个利用非对称多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的方案.该方案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把两体态推广到多体态,即发送者(Alice)和接收者(Bob)利用共享的N对处于非对称希尔伯特空间的粒子来进行编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传输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纠缠W态来完成单个量子位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还提出2个不同的双量子位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它们分别是用四粒子纠缠GHZ态和五粒子纠缠GHZ态来完成双量子位的量子秘密分享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安全而不仅是算法的安全。介绍了量子加密以及BB84协议,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例子详述量子密钥的传送过程。理论分析证明,这种密钥分配方案是绝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W态的特点,证明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方案所基于的W态只能为系数全部相同的对称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接收方随机非对称地使用消息模式和控制模式来保证该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安全。继而分析该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态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分析了该协议的安全性。与以往采用GHZ最大纠缠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方案相比,基于W态的方案效率不高,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可以采用不同于GHZ态之外的其它态用于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对于广域量子密钥网络的认识不足、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的问题,以目前实际可行的由可信中继节点构成的量子密钥网络为对象,分别从系统结构、内部密钥关系、工作机制3个方面建立了广域量子密钥网络结构模型、密钥信息模型、行为模型,对广域量子密钥网络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在现有量子密钥网络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密钥中继基本原理将量子密钥网络划分为5层,阐述了各层的详细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其次,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将量子密钥网络抽象为由节点间密钥共享关系构成的密钥信息图,并且形式化定义了其中的节点、边等组成元素,进而,通过图论基本原理进一步描述了量子密钥网络5层结构模型的内部密钥信息关系;最后,从控制论角度出发,通过将量子密钥网络的密钥分发过程分解为基本的密钥关系建立、共享密钥生成两个基本操作,以密钥信息图逐层演进的方式详细展示了广域量子密钥网络的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分析表示,本文提出的量子密钥网络模型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分层并行流水密钥分发,能够保证密钥分发的安全性,为广域量子密钥网络的后续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带陷阱的B92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量子力学应用到密码学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量子密码学.量子密码提供的密钥交换方式,能够自动检查是否有人在窃听,这是公钥体制所不具备的.对有噪声的B92协议作了一些改进,这种改进的核心思想是在考虑提高传输效率的基础上,发信方故意公布假的测量基,以诱使窃听者现身.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此方案采用的是在实用中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发送方和接受方通过第三方普通信道协商好量子接收的规则,从而大大提高了传输的效率.这种改进方案对其他带有噪声的量子密码协议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5.
量子密钥分发中的验证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设计了一个基于BB84协议的验证方案,并提出一种改进的产生初始共享密钥的方法,该协议不仅能分发量子密钥,同时能验证所得量子密钥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个基于Bell态的高效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的思想,提出1个新的基于Bell态的高效量子秘密共享(QSS)方案. 该方案利用量子相干性和1个随机比特串,Alice直接让Bob和Charlie共享其秘密消息,而不是首先与Bob和Charlie建立共享的联合密钥,再用联合密钥传输消息. 1个Bell态可用于共享2?bit的经典信息. 研究表明该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Bell态纠缠交换的环式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使量子秘密共享易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Bell态纠缠交换的协议. 参与方的量子信道构成一个环,通过在环上添加或删除节点可以构造任意多方协议,并且对其他参与方没有任何影响. 分析表明,上述协议不仅能抵抗外部窃听者的窃听,而且能抵抗内部参与方的欺骗,具有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纠缠交换和局域操作的量子秘密共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提高量子秘密共享的效率,提出了一种直接共享经典消息的协议. 协议充分利用了Bell态纠缠交换和局域操作的性质. 为了检测是否存在窃听者,通信粒子被分为检测和消息2部分,对检测部分采用共轭基测量的方法确保传输安全后,再对消息部分作局域操作编码. 分析表明该协议是安全的,效率可以达到2个Bell态共享2?bit经典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