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阐述了善治必须以公共精神为支撑,分析了当代公共精神治理缺失的现状,探讨了加强社会公共精神生活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一国的政治文化有助于认识该国在政治发展进程中民众的心理积淀和思维方式。我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中,传统政治文化的特性和走向是研究的一个焦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政治文化成为助力社会发展的一面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则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的,那些长期影响中国人的生存模式、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是构成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养成和提高其人文精神,健全和完善其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4.
东南大学的盛凌振博士在2011年第6期的《南京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精神结构分析》一文,作者分析了三种政府治理模式:一是统治型政府。传统社会的政府治理模式建构的感性现实,是建立在等级制、未分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是正向积极的社会意识,能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增添文化和精神动力,亟须突破增长瓶颈进一步生长深化升华。新时代城市更新为刷新和厘定城市精神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一是按时期和发展阶段注入城市精神的时代感;二是在我国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厘定城市精神;三是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中促进城市精神转型;四是在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增长城市精神;五是将对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待融入城市精神;六是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和城市韧性建设中生发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关文集、方志、游记、家谱等史料,对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的游居空间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城镇与乡村是明清徽州民众日常居住与旅游休闲的基本空间.徽州民众营造出的城镇风情与乡村景致,体现了徽人崇尚自然的理念和"东南邹鲁"的文化特质.这种山环水抱、屈曲有情、充满诗意的游居环境,构成了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空间体系,反映了居者寄情山水、笃信风水的传统文化心态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产业园正以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在对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场景理论中的文化设施吸引创意阶层、构建城市文化认同归属感、激励文化消费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治理问题,并提出了多主体参与、多功能融合的空间功能多元化路径,外在美学表现与内在美学传播的美学教育多元化路径,文创化产品创新与复合型业态创新的产品与业态多元化治理路径,以期为城市文化产业园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空间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民众树立文化自信的精神养料和动力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应侧重于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重塑。运用经典扎根理论,通过收集与分析各平台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数据,从传承环境(外在因素)、文化特质(内在因素)、传承认知(基础因素)及传承方式(驱动因素)四个层面构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水平影响因素模型",在阐释各因素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曲高和寡和虚假传承"两极"传承乱象,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公共治理”或“治理主义”对当今城市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即把传统上由政府治理或专营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公共产品改由营利企业共同参与或实行市场化。新公共治理理论突出效率、效能与效益原则,强调治理的市场化导向,它促进了政企、政事分开。基于此,梳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和关键性等话题,评析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治理的有益经验、理念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精神,较多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公共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艺术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城市生活。我们的社会开始自觉地迈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都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我们才谈论公共艺术与实践及其载体这个当代问题。倘若我们暂且撇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态的特征,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会伦理来看,或许“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艺术的要义抑或灵魂了。那么什么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在此城市市民文化的内在表现。对市民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联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公共艺术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为进一步领会全会提出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做一个合格的身传道德文章、心系家国天下的山大人,我们组建了"文化@基层"调研团队,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居民文化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总量显著增长,但区域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在一些文化强省如江苏省,现代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度及普惠均等化水平较低等客观现状,导致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高。为满足广大民众不同层次、丰富多样的文化诉求,适应需求侧的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供给活力;通过产品创新来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服务创新来提高运作效能;通过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共建格局。  相似文献   

13.
儒、墨、道、法诸家因对"道"的认知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人格.着重介绍了儒家士人以道自任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阶层肩负着公共管理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对于民族精神的创造和传承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近代以来,社会阶层流变加剧造成士人阶层消亡,民族精神因此丧失了原创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教育特殊性,结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结构设计进行探索: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涵,重点揭示精神文化的影响、发掘现代价值;循序演进课程结构六大模块,注重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有针对性地实现"哲思系统的升级",用核心内容直击核心圈层,引导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正向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公共物品高效、优质供给的重要性凸显。传统单中心供给体制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满足转型时期社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借鉴西方国家公共物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为进行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革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通过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设立中华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自豪感。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可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音形象演变和社会心理几个角度分析观音信仰的世俗化.观音随着大乘佛教的兴盛而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引起普通民众的顶礼膜拜,其地位远超其他诸神祗,成为备受国人信赖的守护神;而强大广博的中国本土文化也以其特有的包容精神融合改造了观音,从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观音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长期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官本位思想和等级、人治观念的影响,呈现出治理中固有的特点。人的不完全理性加上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人类生活总是与危机事件相伴而生,地方政府作为直接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基层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结果的好坏中起到最直接的作用。通过教育,提高地方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宣传摆正群众的心态;通过沟通,实现干群的有效交流等措施,是消除负面影响,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地,更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抑或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使公共空间发生的"质变""裂变",都将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回归;二、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到"社会主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三、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共同体"的发展;四、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比较,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述评,发现公共物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成为研究社会组织参与供给的理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研究视野逐渐从行政学扩展到社会学范畴,公共文化的供需匹配问题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核心问题,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具有比较优势,多元供给主体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培育出一种新的公民社会关系。提出了研究的可能性局限及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