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添加剂在生物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硫化脂肪酸酯、酚型抗氧剂在不同生物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性能,包括生物可降解性、极压抗磨性、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硫化脂肪酸酯的生物可降解性高于酚型抗氧剂;硫化脂肪酸酯加入三羟甲基丙烷酯和矿物油HVI 150SN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增高,抗磨性能下降;硫化脂肪酸酯加入葵花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升高,抗磨性能提高;硫化脂肪酸酯加入不同的基础油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升高,油品的承载能力增强;酚型抗氧剂和含硫抗氧剂复合,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可降解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在不同的酚型抗氧剂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抗氧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物质资源腰果酚的结构特点,设计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基润滑油抗氧剂的分子结构;通过对腰果酚进行环氧化、叔丁基化反应,合成了新结构的酚型抗氧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表征了合成抗氧剂的结构,并考察了合成产物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及其与胺型抗氧剂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酚型抗氧剂分子结构为2-叔丁基-5-环氧十五烷基酚,在不同类型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特别是在酯类基础油中,合成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在癸二酸二辛酯中,合成产物与胺型抗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协同效应,适宜用作润滑油脂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MPC)、亚磷酸二乙酯和十八碳醇为原料,通过两步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酚酯型抗氧剂。采用红外光谱、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该抗氧剂具有较好的抗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N-苯基-α-萘胺(PANA)属于高温抗氧剂,在合成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在使用中会产生沉淀。为了改善PANA在合成酯中的沉积性能,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辛基苯基-α-萘胺(OPANA)高温抗氧剂。用热重分析(TG),旋转加压氧弹试验(RPVOT),氧化腐蚀试验(SH/T0450方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OPANA的热安定性,在基础油(季戊四醇酯,PAO4及精制矿物油)中抗氧化性能及抗沉积性能进行了评价。OPANA的热分解温度较PANA提高了49.6℃。与PANA相比,OPANA将季戊四醇酯的抗沉积性能提高了约87.5%,抗氧化性能提高了1.3%~40%。合成的OPANA高温抗氧剂比PANA具有更好的热安定性,改善了在合成酯中的抗沉积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更适合作为合成酯的高温抗氧剂。(图7表2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5.
一种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烷基胺、二硫化碳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硫酯型抗氧剂,并与酚型、胺型抗氧剂进行复配,开发了一种复合型抗氧剂体系。采用PDSC、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试验考察了该复合抗氧剂体系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API SL汽油机油复合剂中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在自主配方API SL汽油机油氧化前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的复合抗氧剂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极压性能,在添加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的成品油深度氧化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6.
杨永璧 《润滑油》2005,20(1):42-46
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以下简称3,5-甲酯)和异辛醇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种液态酚酯型抗氧剂(LEP)。运用IR、FD/MS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LEP抗氧剂的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能特别是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LEP具有油溶性好、配伍性强、热安定性好、高温抗氧化能力突出的特点。用该剂调配的CF-410W/40油已通过了全部的发动机台架评定试验。  相似文献   

7.
抗氧剂是润滑油脂中非常关键且用量最大的添加剂之一,其中非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是近年来抗氧剂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类新型高效抗氧剂逐渐被应用并取得了优于传统受阻酚型抗氧剂的良好使用效果。以间-十五烷基酚和叔丁基氯为原料,经烷基化工艺合成非对称型受阻酚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对所合成的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在矿油基础油以及合成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具有抗氧化能力强、在合成基础油中感受性好等优点,综合性能优于常用的受阻酚型润滑油抗氧剂。  相似文献   

8.
抗氧剂是润滑油脂中非常关键且用量最大的添加剂之一,其中非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是近年来抗氧剂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类新型高效抗氧剂逐渐被应用并取得了优于传统受阻酚型抗氧剂的良好使用效果。以间-十五烷基酚和叔丁基氯为原料,经烷基化工艺合成非对称型受阻酚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对所合成的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在矿油基础油以及合成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2-叔丁基-5-十五烷基苯酚具有抗氧化能力强、在合成基础油中感受性好等优点,综合性能优于常用的受阻酚型润滑油抗氧剂。  相似文献   

9.
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为原料,与具有含氮基团的氨乙基哌嗪进行酯转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酚酰胺类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N-(2-(1-哌嗪基)乙基)丙酰胺(AO-BIO),并采用GC-MS、电喷雾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Racimat法(EN 14112∶2003和EN 15751∶2009)测定了抗氧剂AO-BIO在酸化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及B5、B2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的AO-BIO为具有酚酰胺结构的抗氧剂,且目标产物在抗氧剂AO-BIO的有效质量分数为98.27%,抗氧剂AO-BIO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常见的酚类抗氧剂,可有效减少抗氧剂的加剂量。优于常见的酚类抗氧剂,可有效减少抗氧剂的加剂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烘箱氧化法、高压差示扫描法和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三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一种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同时也研究了在环烷酸铁存在下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含硫酚抗氧剂能够使基础油的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胺型抗氧剂与含硫酚型抗氧剂复配后在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抑制基础油的粘度增长和酸值增加;胺型和酚型抗氧剂在控制油晶沉淀和保持油品颜色方面比含硫酚型抗氧剂要好;HVIWH125基础油和PAO-6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3-芳基苯并呋喃酮的稳定机理加以分析,并将其与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成三元抗氧剂DP-101,将DP-101加入BOPP中进行抗氧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DP—101的抗氧化性能优于传统的二元抗氧剂B-225,3-芳基苯并呋喃酮在BOPP稳定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多聚甲醛、硫化氢为原料,碱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硫代缩合反应,合成了抗氧剂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醚(简称甲叉-4426-S)。适宜工艺条件为:n(2,6-酚):n(多聚甲醛)=1:2.0,n(2,6-酚):n(硫化氢):n(碱催化剂)=1:0.9:0.95,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45~50 min;产物收率达93%~96%。反应母液循环使用10次,产物收率在92%~96%,熔点142.4~144.1℃,液相色谱纯度大于98.5%,经IR、~1H RMR、~(13)C NMR、LC-MS对产物进行了确证。该合成工艺解决了传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辉 《润滑油》2009,24(4):35-37
以二苯胺、苯基-α萘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和C8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一种液态的烷基化芳胺类抗氧剂.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理化指标和热稳定性分析,同时采用旋转氧弹法(RBOT)、粘度增长试验(VIT)、航空润滑油腐蚀和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薄层氧化试验(TFOUT)、加压差热扫描试验(PDSC)、高温沉积物评定试验(TEOST)进行产品在基础油、航空润滑油、内燃机油中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得产品具有较好油溶性和流动性,又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受阻酚类、含酯基和亚磷酸酯类防老剂与阴离子活性种的作用.探讨了酚羟基、酯基和亚磷酸酯与活性种的反应机理。受阻酚类防老剂上的酚羟基可提供活泼氢使阴离子活性种失活.而反应后的防老剂遇水时又会从水分子上夺取氢而复原,从而起到终止剂和防老剂的双重作用;含酯基的防老剂可起到两臂偶联剂的作用,与活性种反应生成双倍峰,产物带有粉红色;亚磷酸酯类防老剂可起到三臂偶联剂的作用,与活性种反应生成3倍峰.没有颜色变化。防老剂分子结构造成的空间位阻可显著降低相关官能团与阴离子活性种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5.
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2 ,4二叔丁基苯酚 ( 2 ,4二酚 )、三氯化磷为主要原料 ,FS 1 (碱性物 )为催化剂 ,在常压下合成了抗氧剂亚磷酸三 ( 2 ,4二叔丁基苯基 )酯 ,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1 30℃ ,2 ,4二酚∶ PCl3(物质的量比 ) =1∶ 0 .34 ,反应时间 60 min,催化剂用量 (对 2 ,4二酚的质量比 ) 0 .35 % ,重结晶后平均产率为 88.5 %  相似文献   

16.
新型抗氧剂W5001是一种含取代基酚-胺复合型液体抗氧剂,用于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在试验室和工业上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及重整汽油进行了提高汽油诱导期的试验,结果表明,W5001具有比常规的固体抗氧剂T501有较好的抗氧性能,且由于油溶性好,使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7.
AD-12金属减活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12金属减活剂是苯三唑和有机酸酯经加成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的苯三唑类金属减活剂,它的研制开发解决了较大剂量苯三唑有机衍生物的油溶性的溶解稳定性问题,同时在较好地保持苯三唑固有的腐蚀抑制能力和助抗氧化能力的前提下,兼有一定的破乳化能力。着重介绍了该金属减活剂的制备、性能评定及其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剂合成工艺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油溶性、抗腐蚀性、助抗氧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助破乳化作用。与其它添加剂配伍性良好,可在抗磨液压油、汽轮机油、工业齿轮油等多种油品中应用。该剂的参考用量为0.02%-0.5%。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95 ℃、引发剂用量(w)为0.25%、链转移剂用量(w)为0.2%、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合成得到磷酸酯专用黏度指数改进剂聚甲基丙烯酸酯(PMA);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产物溶于磷酸酯基础油中,考察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PMA产品在磷酸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突出的改善油品黏温性能的能力以及优异的剪切稳定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磷酸酯专用黏度指数改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