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越来越多的经编企业开始使用Karl Mayer(卡尔迈耶)零备件网上商城。随着用户数量的攀升,这个在线订购平台的功能也持续不断地创新扩大。近期,卡尔迈耶零备件网上商城又进一步扩张了该平台的功能以及销售覆盖区域。升级后卡尔迈耶零备件网上商城拥有了一个新功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向客户提供相关的产品说明书,零备件图册、电路图、操作手册及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F.N.制造厂最近制造的FAS双针床电子横机装有新型的压脚装置(Presser-foot)。该机编织全成形织物,并可在两个方向上移圈,包括在空针上进行移圈。起初,90厘米宽的这种机器,编织的是一种宽幅的织物,针床加大为183厘米和210厘米后,可编织两种或三种不同宽度的织物。这些机器的机号均为5、7、8、10、12。FAS双针床电子横机编织的织物宽度可加交换(加大或减小),并可象柯登机一样进行顺序编织(前胸、后背、衣袖  相似文献   

3.
四、ANVH全自动、双系统电脑提花移圈横机 (一)机器的一般结构图29为ANVH全自动、双系统电脑移圈提花横机全貌。机器级数为4~12针/英寸,针床有效宽度为200公分。机速:每分钟11转(可编织44横列)。由双速马达,可作无级变速传动。机头由双臂高拱架式,可于针  相似文献   

4.
周罗庆 《针织工业》1991,(6):3-3,21
纬编脱散法不均匀组织是在双针床机器上编织的。第一针床进行构成织物基本组织的编织,与第一针床成罗纹对针的第二针床的某些或全部织针按花纹需要成圈,以线圈方式储存纱线,如此编织一个横列或连续  相似文献   

5.
1979年汉诺威纺机展览会上展出了西班牙阿夫里尔(Abril)公司的2000/4T型三系统电子提花横机。该机的两个V型针床上装有高针踵和低针踵移圈针和两排选针顶针。前针床上的主横移盘以一针或两针一次的方式最大可使针床作6个针距的横移,后针床则以半针或一针一次的方式可作2(1/2)个针距的横移。机器的高弓三角座装有三套成圈三  相似文献   

6.
英国本特利“亚历马尼阿”(BentleyAlemania)公司将在1979年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展出它的F20型新型电子控制双系统自动针织横机。该机为一提花横机,不管它的三角座运动方向如何,都可从前针床向后针床,或由后针床向前针床作移圈。机器的工作宽度为206厘米(81英寸),机号有5、6、  相似文献   

7.
CMS 330 TC-T型织可穿针织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导报》2005,(8):87
带附加针床的CMS 330 TC-T型织可穿针织机是Stoll(斯托尔)公司推出的一款生产效率非常高和多用性强的织可穿机器。该机幅宽72英寸.针距为E6.2和E7.2。采用3系统和附加针床,可编织针距为E12和E14的平针织可穿产品。利用附加针床可进行移圈,所以可利用所有织针编织整件产品。  相似文献   

8.
民主德国VEB Elite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FR系列的“Diamant 5480/19-21型环形提花横机,机上采用了现代的电子控制机构,使之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由于电子控制的专用选针机构在水平和垂直的针床上分别选针,以及作用在两个针床上的三路喂纱机构和向线圈转移机构和空针,织物花型的宽度可能做到整个工作宽度。波纹和绞花花型也能在12~22针上编织。该机装备有15、18或21个编织和转移系统,生产速度可高达300周/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现有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组织稀疏等问题,结合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阐述该工艺编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床结构的布局、走针路径的设计、路径转换方式等,并以1+1筒状罗纹为例分析其编织工艺。同时对比分析双针床和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型编织工艺,包括三角系统、罗纹间距、走针路径、织针使用等。该新型全成形工艺采用满针编织方式,提高组织密度,增加翻针路径,同时进行编织和移圈,并采用内、外走针轨道改进移圈三角以减小机头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编织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四针床电脑横机的成形原理及成形方法,选用岛精公司MACH2XS15312G全成形电脑横机的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研究四针床全成形毛衫翻针工艺。得出:翻针工艺分线圈向对侧上针床翻针和线圈向对侧下针床翻针2种形式;线圈向对侧上针床翻针可改变圈柱长度,实现全成形毛衫的移圈、管状织物在针床上的平移,编织反面线圈,但不能参与对侧针床的编织;线圈向对侧下针床翻针时,能直接参与对侧针床的编织、维持筒状编织的平衡,但线圈可能会悬挂较长时间,在翻针前需对线圈进行工艺处理。翻针工艺在肩部、领部、平袖山等部位应用。研究成果可为四针床全成形毛衫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追溯了复合针在针织工业各个领域中的使用历史和发展情况,并且回顾了各种织针型号及其在不同机器上的应用。一、经编编织现今,除掉双针床钩针经编机和应用花压板工作的经编机外,几乎所有型号的经编机都应用复合针并已达到标准化。虽然在某些专用的拉舍尔机上是应用舌针,但是,总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的成形原理、成形方式以及全成形产品设计方法,借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DS-ONEAPPX 3 设计系统,分析不等长编织、引返、收放针、褶裥、平移对接等编织技术在筒状编织与非筒状编织时的编织工艺,并将编织工艺应用于全成形无袖连衣裙。结果表明:全成形服装后领条与后领弧线拼接时,可依据后领弧的横向与后领条纵向的密度差异确定编织比率;非筒状编织时,采用纱嘴回踢可有效解决停放纱嘴位置和纱嘴上纱线对翻针的影响;在编织前后针床线圈数量相差较大的筒状织物时,需通过翻针将线圈移至线圈较少的针床,使前后针床编织宽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四针床全成形编织技术,更好地开发全成形产品,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3设计系统为依托,对四针床全成形毛衫移圈工艺进行研究。在探讨6种移圈编织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移圈工艺在全成形毛衫结构、组织上的应用。研究表明:移圈工艺通过翻针、摇床动作互相协作来实现;前下、后下针床线圈横移要分别借助后上、前上针床执行翻针;同一编织行存在不同针数、方向摇床时,遵循先小针位后大针位、先左后右原则。移圈工艺在结构上应用可改变圆筒编织横向宽度,实现织物补洞、开口编织、线圈平收以及多个圆筒或衣片的拼合;在组织上应用可形成镂空、绞花效果。研究成果为全成形毛衫的生产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DSTR型提花横机除了适用于多种形式的罗纹织针配置、圓筒形织物、褶裥、半畦编和畦编、割绒织物、条纹织物、移圈花纹、从双针床自动变换到单针床编织,双面2+2罗纹编、多色泡泡组织,以及利用不同的织针和选针装置打褶裥和提花等以外,它所包含的相当大的编法和花纹的通用性已表明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机器,再加上它的速度有每分钟60横列,说明它的生产力也是高  相似文献   

15.
为给多梳栉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成圈工艺过程、成圈机件的运动,以及实现机构的结构。认为针床往复摆动时间比、凸轮的动力学优化和相位角优选是决定多梳栉经编机复合针运动和影响整机运转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针床往复摆动的时间比确定槽针针尖运动轨迹形状,凸轮跃度运动曲线连续避免了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冲击,较小的相位角使槽针和针芯运动的加速度极值较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 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双针床电脑横机采用隔针编织技术进行全成形编织时,由于线圈沉降弧较长、回缩困难导致织物稀松、难以实现满针效果.隐形四针床电脑横机同为双针床结构,在每个针槽内同时安装两枚织针,即前后针床同针位各具有两枚织针,可相互对翻,但总针数比正常机型多一倍,采用隔针技术进行全成形编织时,能够实现满针编织效果.本文以隐形四针床电脑...  相似文献   

18.
(4)用片针针床形成毛圈拉舍尔经编机上除了针床以外,还能装备一个特殊的片针针床。这两个针床之间的距离决定毛圈长度,可在2—60毫米之间调整。毛纱围绕在片针床的片针上,待其固定于按照通常方式形成的地组织线圈中以后,即形成毛圈(图15)  相似文献   

19.
针织外衣产品生产中广泛采用全成形和半成形的编织方法,而实现这两种方法所必需的条件是使产品具有不脱散的起口横列。获得不脱散起口横列的方法各不相同,它们取决于机器的型号、机器的结构特点、自动化程度、所采用的针——沉降片、起口形式,确保起口横列牢固的垫纱方式等等。根据机器的类型(单针床或双针床)、机器的结构和自动化程度,阐述计件外衣或衣片的基本起口原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脑横机上不同针距针床互换复杂,以及移圈翻针位高低变化的问题,本文设计了L型针床辅助调整机构和电脑横机机头整体三角系统调整机构。在介绍这种新型的电脑横机多种针距针床通用互换技术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L型针床辅助调整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机头三角系统调整机构的各部件动作分析及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新型多种针距针床通用互换技术,更换方法简单快捷,可完成不同标准针距织物的编织,实现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