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路劲松山住宅项目20#楼为例,探索并研究国内装配式建筑基于BIM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总结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并通过BIM技术高效解决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实现多专业协同、精细化设计成果的输出,为国内企业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中实施BIM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相比于传统建筑的设计,装配式建筑集成化设计以协同平台为基础,各专业围绕协同平台工作,以达到建筑的精细化、标准化设计。该综合办公楼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率达85%。采用集成化设计理念,运用BIM技术,将建筑、结构、机电、装修进行协同设计,实现了可视化,为构件的制作安装、生产提供了便利。并通过BIM信息化技术整合创新,协调项目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建筑工业化集成设计创新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住宅产业化在国内的兴起,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内迎来了新一轮高潮。在设计阶段如何提供高精度信息集成交付物是装配式建筑落地的重难点。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住宅产业化项目,滨湖润园项目结合PKPM-BIM平台的专业类工具软件和协同模块,完成了精细化、标准化的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针对工程重点和难点提供了精细化的设计交付物。本文基于PKPM-BIM数据平台及预制构件部品的信息集成技术探索装配式协同设计流程,并提供了多专业信息集成的BIM模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玲  潘悦 《城市住宅》2021,28(7):32-35
装配式建筑是采用工厂预制的部品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其设计需以房屋建筑为完整的建筑产品,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和管线等专业实现一体化协同设计;采用BIM技术可实现各专业间的高效协同与配合.基于装配式建筑的迅猛发展,结合BIM技术在具体装配式项目中的应用,阐述新型协作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协同设计理念在建设工程设计中的有效实施、提高各设计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将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与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应用于建筑工程协同设计,构建了一个基于Could—BIM的协同设计平台,设计了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BIM建模、任务划分与设计协同、设计者权限管理、冲突检测与消解、知识管理、基于BIM模型的扩展功能分析等六大模块,提出了该协同设计平台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该协同设计平台的实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云计算技术和BIM有潜力支撑建设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6.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对实现装配式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至关重要,从外墙、屋面、外窗类型及窗墙比对装配式住宅负荷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西安市某装配式住宅为例,建立基础模型,得出建筑各朝向合理的窗墙比和外围护结构适宜的保温层厚度,并优化住宅模型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研究能否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为寒冷地区装配式住宅的节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一次设计检验合格率,减少甚至避免施工中的碰撞,应用BIM技术,开展对其在某建筑电气设计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根据各专业协同需要,实现建筑电气设计全过程数据信息传递。其次,利用BIM,完成对建筑电气模型的构建。最后,实现建筑电气设计全过程优化与改进。通过与应用CAD技术的电气设计全过程对比得出,应用BIM技术后,建筑电气的一次设计检验合格率更高,且按照该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避免碰撞问题的产生,提高电气设计的工作效率,促进电气设计与各专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所以在住宅设计中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加上其建筑项目设计的复杂性,致使其在短期内必须应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确保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基于此种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必然要达到各专业协同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要求。为此,建筑信息模型(BIM)应运而生。首先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其次简要阐述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砖瓦》2018,(7)
正根据当前BIM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优势,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性特征,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全过程中应用,通过BIM的技术应用和BIM-ERP的管理信息化应用,深度挖掘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助推装配式建筑的一体化高品质发展。1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优势BIM技术能够将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有效地串联,形成BIM一体化设计,强化各专业协同,减  相似文献   

10.
BIM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具有时代意义的计算机辅助技术,随着BIM技术发展对建筑行业工程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传统的平面图纸表达与CAD协同模式存在的弊端开始显露。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与工程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的协同工作逐渐成为BIM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文章以民用住宅为例,阐述了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协同工作的具体应用,旨在不断推进BIM在建筑领域的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BIM环境下高效率的建筑协同设计实现方法,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从而避免在二维建筑设计环境下常出现的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设计视图之间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现象。采用REVIT系列和Navisworks Manage 2013软件,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项目为例,结合BIM执行计划书,研究建筑、结构和机电等多专业在BIM设计环境中的协同技术。通过RVT标准格式将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 Manage 2013等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查,实现专业间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与二维协同设计方式相比,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增强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了不同专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在同一个模型中工作,减少甚至避免了因设计、施工人员缺乏协同工作所导致的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低和建筑能耗高等问题导致我国建筑业发展缓慢。传统设计模式中以能耗高低作为优化方案的衡量指标,缺乏系统性分析,且方案反复修改耗费时间,无法体现出建筑能耗模拟的优越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五层一梯两户住宅为案例,选用Autodesk Revit和Ecotect Analysis系列软件,研究建筑工程师、暖通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如何从建筑外观、能耗分析、成本控制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基于BIM的协同设计。选取窗墙比、外墙保温层厚度、外窗传热系数及屋顶保温层厚度等4个影响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和费用年值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优化方案进行客观的经济性分析,并得到最终的优化方案,提高了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效率,为设计人员日后进行优化方案选择时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述以交互设计对道路工程空间复杂布局精细化设计和多专业协同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以交互式设计为理念的道路工程设计创新思路及理论方法,并结合当下流行的BIM、VR等技术,构建了协同平台,探索大型城市道路多专业协同设计工作的升级模式和实现路径。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该理论方法和流程体系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对道路多专业集成辅助设计的精确度、方案合理性以及协同一致性均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建设工程设计领域目前存在各专业设计信息交流不畅、施工过程中协调性差、整体性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须实现各专业协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便是这样一个提供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的得力工具平台,能有效提高建筑设计周期、设计效率和设计品质。通过研究分析,总结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重点展现了BIM技术对于结构专业实际应用的价值体现,给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前BIM技术的应用未与工程管理流程相协调,很多情况下仅流于形式。本研究以应用BIM技术如何实现设计协同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多个既有案例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将各专业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测算各专业的最优调整区间,实现科学的设计协同方法。研究紧紧围绕解决建筑工程多专业设计协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得出妥善的解决方法。同时,对BIM技术深度应用发展方向进行探索,能更好地解决管理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应用,BIM技术是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的信息集成与传递的重要手段。其中,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各类预制构件的适用性,BIM构件库的建立原则;分析产业链中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等环节对预制构件设计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方法。通过BIM技术有效解决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协同与传递、重复工作量增加、设计周期加长及建造成本大幅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作为多维模型的建筑信息集成平台,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全部工程信息。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或成本监控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将二者整合起来进行协同管理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对BIM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协同管理模型的整体实施方案。方案中阐述了协同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协同管理的主要流程以及系统的实现方法,为进行实体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刘建飞 《建筑》2022,(8):38-39
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的技术体系有着不同的设计原则和配套做法。设计选型规定了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要求统筹考虑模块尺寸和结构、外围护、设备、内装等部品部件,优选推荐尺寸和通用构件,使通用部品部件实现规模化应用,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集成考虑各专业和各环节,对技术体系和部品进行比选和优化。设计选型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为设计人员提供强有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刘平  黄钰杰  王浩宇 《混凝土》2022,(4):138-141+146
研究了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应用流程及方法,通过分析BIM技术在设计、生产、施工各个阶段的应用方法以及现存的不足之处,探索了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提出了通用型预制构件管理方法提高了预制构件信息化水平,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高效、经济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平台,有效提高了项目质量与管理水平,并为将来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光伏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以广州某住宅为例,基于BIM技术探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与能耗分析。使用光伏系统设计软件PVsyst确定光伏组件及逆变器的选型及安装等关键参数,并模拟了光伏发电量。利用eQUEST软件建立了该住宅的信息模型,从围护结构、空调能效、光伏发电三个方面进行建筑能耗分析,给出能耗优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建筑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BIM技术能快速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