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密度电法在西部岩溶地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方法原理,并结合K剖面法和高密度电法反演对西部岩溶地区高密度电法勘探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对实测视电阻率数据反演剖面和经K剖面法处理后的似真电阻率数据的反演剖面的对比,说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压制地形起伏、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影响及旁侧效应等带来的ρs值畸变、突出异常,改善高密度电法在西部岩溶地区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灰岩区滑坡滑动带和岩溶分布区的准确定位问题,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双管取芯法对灰岩区滑坡进行勘察,测定了典型剖面的视电阻率和测点地层分布情况,并通过在地质分析、物探解译、钻探验证、力学反演,利用电阻色谱对滑面进行分析,并以滑坡钻探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等间距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色谱图可初步划分出地层岩性和灰岩区的分布区域;钻探法可修改调整地层的分布特性及滑面位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确定的滑面位置和滑坡参数,对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云南某水库地下的岩溶分布情况,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探测,充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点距小、数据采集密度大,可直观、形象地反映断面的岩溶形态的特点,查明了该测区岩溶的位置及分布情况。经钻探验证,物探推测结果正确。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库岩溶勘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以后同类工程探测所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不良地质现象在公路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对称四极测深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溶勘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剖面发现地下电性异常处或影响工程安全性的重点位置,采用对称四极测深法进行进一步勘探工作,发挥了两种方法各自优点,提高了勘察质量。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采用经验系数法与测深曲线切线角度法相结合的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资料处理思路,采用高密度电法测深曲线切线角度法,在以往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处理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工作方法,多种解释手段的综合解释方法,提高了岩溶解释精度及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是电阻率电法的一种,它通过人工场源建立地下稳定电场,再通过该稳定场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各种地质问题.在工作中,高密度电阻率法通常有3种装置类型可供选择,即温纳装置、偶极装置和微分装置.结果分析时,一般采用电阻率直接解译.另外,当使用多种电极系进行数据采集时,还可以用比值参数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装置的高密度电法剖面,采取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实例分析了3种装置在探测地下介质含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偶极和微分装置的探测结果对于异常的反映相似,温纳装置更适合于探测电性界面变化较小的情况,比值参数的处理方法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异常体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高速公路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作者在常张高速和邵怀高速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做了大量的探测工作。该方法能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兼具剖面法和测深法的功能,较常规电阻率法快速、高效,特别是采集的数据量十分丰富,而数据量丰富是物探工作中所追求的,这也是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最主要的特点。本文是作者根据在常张高速十七合同段工作中的几个实例,对该方法在岩溶地区中的应用作了一番浅述。与常规电阻率一样,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采用多种装置和方法,但为了连续测量和图象处理,一般采用三极装置(所成图象为矩形),根据现场不同的地质情况,选取合适的剖面数和极距。通过此次探测,查明了测区内的岩溶病害(包括其形态、规模及走向),节约了大量的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灰岩区地下溶洞病害体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高密度电法反演结果依赖于初始模型,存在多解性,地质解译容易受专业人员主观因素影响。为此,本文从具有唯一性的视电阻率数据出发,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目标检测算法的视电阻率异常智能解译方法技术。针对岩溶地质病害,设计了不同填充类型、形状、规模、数量的溶洞电性异常模型,利用Res2dmod软件进行视电阻率正演计算,构建了包含1 400个样本的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智能解译学习样本库(样本和标签)。基于TensorFlow框架,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SSD算法的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异常智能解译方法技术,使用学习样本库训练网络权值,训练结束后对高密电法温纳装置视电阻率异常进行智能解译,单个视电阻率剖面异常智能解译耗时不到1 s,各类目标(填充型溶洞、未填充型溶洞)平均准确率为90.68%。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SD算法的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异常智能解译技术可显著提高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解译效率,避免专业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灰岩分布地区进行隧道等基础设施施工时,岩溶的发育会引发地面塌陷,影响工程施工,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失。以江西省某一段穿越岩溶发育区的隧道为例,应用高密度电法对该区内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发育等灾害地质体进行了探测。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上显示的异常区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展示了其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大、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在各种行业勘察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转换装置来改变电极的排列方式,从而得到不同的装置组合,获得丰富的地电信息,有利于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本文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明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反映了该方法在灰岩地区对探测岩溶和查明隐伏不良地质体发育情况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今后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发育特征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质构造特征,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大、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用来探测石灰岩地区岩溶的发育特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在云山布置8条高密度电法测线,采用的数据测量方法是温施1装置类型,分析了云山溶洞、地面溶蚀洼地、溶沟以及山体内暗河在地电断面上的显示特征和相对位置,总结了云山岩溶发育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云山岩溶生成的机理。实践证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岩溶发育特征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电阻率测深法是利用岩石电阻率的差异,保持观测点不动,而不断改变电极距进行观测的一种方法。随着供电电极距AB的增大,电流分布范围加深变宽。此时视电阻率值ρs即反映了该测点周围更宽范围内电性不均匀的情况。文章简述了高密度电测深法的基本原理。以不同地区工程勘察为例,简要介绍高密度电测深法在岩溶勘察,划分覆盖层厚度,断层破碎带等方面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某岩溶区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安全施工,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钻探及声波测试对该隧道群围岩进行了综合探测。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成果显示测线内覆盖层厚度在0~1.3 m之间,强风化层厚度在4.0~21.0 m之间,基岩表面溶沟溶槽发育,并推测了存在溶洞的位置。声波测试结果显示隧道围岩为可溶岩,岩溶微发育;隧道围岩完整性系数在0.49~0.64之间。现场已施工的37个钻孔中,有2个遇溶洞/裂隙,钻孔遇洞率5%。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与钻孔及声波测试所得的地下地质体信息吻合。综合物探成果很好地解释了隧道群围岩的地质情况,可以作为岩溶区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隧道设计、施工的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法在益阳市岳家桥镇地面塌陷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查采用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法、电测深法、地质雷达法,初步查明了工作范围内隐伏断裂构造、岩溶、土洞分布情况和第四系厚度变化等情况。综合物探效果突出,推测结论与验证钻孔进行对比,吻合度达到90%以上。结合物探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岳家桥镇地面塌陷主要由降雨年际分布不均、断裂构造及岩溶发育、孔隙水与裂隙水水力差明显、人工开挖及人工采掘抽排地下水等综合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4.
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个异常体和线性异常体的岩溶构造都具有弱波阻抗、低电阻率的地球物理特性,因此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是探测岩溶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广西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工程(2000t/d)勘察实例,讨论地震映像(地震共偏移距法)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两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在探测岩溶构造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岩溶构造异常进行分析,介绍了地震映像和高密度联合剖面电阻率法资料的综合解释过程;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探测岩溶构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两种方法在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勘探中的应用,分析总结岩溶视电阻率断面异常特征及地震映像图像特征。以桂林冶金厂岩溶勘察为实例,对原始资料进行了精细分析、整理和反演解释,结合实测地质剖面,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圈定了场地内的不良地质现象;且场地岩溶较发育,其发育深度一般在10~30m之间,主要为充填溶蚀裂隙,局部存在溶洞,为新厂区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地质资料。最后建议对场地的物探勘查进行钻孔加以验证,供后续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地下以隐伏基岩为灰岩的路基地段,常常伴随着岩溶、土洞的发育,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阐述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对梅河高速公路第一标段的勘察成果分析,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高速公路地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高密度电法解释误差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贵州岩溶地区多见由隐伏溶洞诱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及工程勘查中。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贵州岩溶地区一个地面塌陷勘查项目应用为例,建立了无物质填充、全物质填充、半物质填充三个不同岩溶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并用实测数据进行正演、反演计算,分析异常性质、规模等,最后与已知钻孔控制的地层与塌陷位置实地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利用半物质填充模型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发现地面塌陷下方隐伏溶洞位置。结果显示,该法能够为岩溶地区分析、治理塌陷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高密度电法用于东屏水库工程库坝址区地下岩土体探测,通过电法探测成果确定了测线范围内覆盖层与基岩的分界线,4条电法剖面成果在测线中部位置附近均出现条带状并向深部延伸的低阻异常信号,结合钻孔资料证实该异常为近直立状含磁铁矿物的闪长岩岩脉电阻率响应,了解了该岩脉的走向及埋深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电法是集电测深和电剖面装置于一体,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高密度电法应用于贵州金沙某滑坡体调查中,通过分析该滑坡体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验证了实施高密度电法调查滑坡体的可行性。调查中采用温纳装置,对该段滑坡体的地层结构、滑床位置及滑动面的埋深等地层情况的分析解释,证实了高密度电法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认识滑坡及其勘察治理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的WDZJ-3型高密度电法仪,采集了既有线沪昆铁路某段+000~+450的温纳装置视电阻率数据.对采集的资料用RES2DINV软件进行了反演,结合地质情况对既有线地下不良地质病害进行了解释推断,结果表明岩溶洞穴的电阻率与围岩的电阻率有明显差异,在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和反演成像图中表现为低阻异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