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传统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一凡 《城市规划》2019,43(5):17-22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提出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从认识层面加深对社区生活圈的理解,是推进相关规划实践的重要前提。研究提出,社区生活圈是日常活动的空间范畴,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应面向生活空间而非抽象的功能地块。社区生活圈是配套服务的共享单元,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需要兼顾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和可达性。社区生活圈也是邻里感知的社区领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在改善硬件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应关注营造和谐包容的社区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是城市规划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新时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2.
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学术对话的基本背景。大家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经济大国的目标,从2010年左右,也就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后,我国政府与相关的学者普遍认为,我们已经开始从经济发展为中心走向社会发展为中心,我们的城镇化已经从传统的城镇化走向了新兴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的阶段后,我国进入了以存量空间资源为载体追求品质提升的阶段。城市规划也逐渐从宏大叙事向地区生活服务转移,从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从愿景式规划转变为治理式规划,规划的服务对象也从市民逐渐转变为居民。2018年在杭州举行的城市规划年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的主题报告中提  相似文献   

4.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讨论住宅区、居住区、社区等概念 ,并介绍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的缘起及内容。然后探讨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问题 ,涉及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演进、社区规划的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里 《城市住宅》2022,29(2):176-178
社区是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单位.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生活圈已成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生命周期,优化公共空间,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实现社区的自我更新.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社区生活圈规划进行研究,分析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影响因素,从公共设施、交通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圈规划:从研究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彦威  李春江 《城市规划》2019,43(5):9-16,60
城市规划正在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型。城市生活圈规划因其从居民个体日常生活出发的特性而愈发受到学术界和规划实践界的关注,被认为是能够实现上述转型目标的有效方式。通过梳理现有城市生活圈和生活圈规划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本文认为在愈发得到重视、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城市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诸多挑战:(1)生活圈规划的概念界定、范围划定、内涵确定和职能体系划分有了一定共识但仍然模糊;(2)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不明确;(3)规划方法和技术路径仍未建立;(4)实施模式和制度保障需要多方面协作实现。总之,生活圈规划亟待通过一次完整、全面且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践案例确立一整套规划流程与方法,为未来推广生活圈规划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区生活圈已日益成为城市落实共享理念、打造社区生活的重要手段。为促进社区生活圈理念的实施,社区生活圈需与现有城市空间管理体系相结合,并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抓手落实到规划编制与实施当中。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通过对规划实施路径的探讨,为我国特大城市开展社区生活圈研究制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韦园园 《城市住宅》2021,28(5):156-157
社区是城乡生活最基本的单位,社区生活圈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活理念逐渐为人们熟知和了解.自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以来,近年来,规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了很多城市积极开展的项目.通过分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及价值,影响15分钟生活圈便利性的主要因素以及15分钟生活圈规划策略,并以柳州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  相似文献   

9.
手机信令数据助力上海市社区生活圈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生活空间及生活品质逐步引起学界的关注,上海作为国内生活圈规划的先行城市,在"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提出建设15分钟生活圈的总体目标。但是由于城市空间异质性,在城市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住宅区,其居民生活圈的范围有较大的差异。了解生活圈现状,并与15分钟生活圈的目标进行对比是生活圈规划实施的基本保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选择253个大规模住宅区作为分析样本,分析生活圈的现状特征。采用活动核心圈指标和15分钟生活圈活动覆盖率指标两种测度方式,描述现状生活圈与规划的15分钟生活圈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对生活圈建设进行评价及分类建设指导,从而助力生活圈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历经20年的建设后,中国的城市住房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但同时,城市的富裕居民和贫困居民在住房条件上的鸿沟也日益加大。有鉴于美国在住房建设方面的经验,文章提出应制定一种侧重于社会发展的住房新政策,并提出“为大众的社区”和“社区建设”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特大城市社区动态规划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多重因素之下,特大城市在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多样性和异质性上不断增强,并伴随产生大量社会新问题。因而针对城市生活的基础载体,社区的各项规划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普遍希望能尽快确定社区规划的法定地位并在特大城市中先行实践。然而受到相关机制、公众基础、土地供给以及资金保障等现实制约,社区规划的推广与法定化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现其长效机制之前,研究探讨现阶段社区的渐进式规划应对措施,借鉴国际经验,以更能反映居住空间社会属性的生活圈为切入点,探索其理想模式与控制要素,探讨紧约束背景下社区物质空间的弹性高效供给,并尝试构建可循序推进、更易实施的社区长效更新机制,从而保障特大城市的宜居度提升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是社区服务建设的基本依据。近几年来,上海、济南等城市陆续推出适用于本城的15分钟社区生活区建设导则。宁波作为发展迅速的新一线城市,也积极推广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营造。本文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阐述宁波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纲要,内容涉及社区居住、出行、服务、公共空间等规划要求,为其他城市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营造提供建设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选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能否正确地反映各分目标及各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直接影响决策的质量。本文运用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对居住区规划优化模型进行探讨,提出一种居住区规划决策的新方法。对于居住区开发决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梁启航 《城市住宅》2022,29(3):54-56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存量规划时期,居住社区人口的构成复杂多样、居民的生活需求各有不同、居住空间的环境要求愈来愈高等问题逐渐突出,通过分析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和实践建设经验,提出提高居民社区生活品质的城市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社区生活圈规划已成为学术研究与规划实践的热点议题和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和内涵界定、空间范围划分方法与设施评价和优化等3个方面对现有规划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证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居民日常行为的关注是社区生活圈规划的主要特点,因此梳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时空行为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主题,包括时空行为预测、时空行为模式挖掘与时空行为和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系等。其次,提出机器学习方法在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框架,以及在社区生活圈物质空间、社区交往生活圈和安全生活圈3个方面的创新议题。最后,以"基于时空行为需求预测的社区生活圈划分方法"及"基于非线性阈值效应的社区生活圈设施配置规划"两个研究案例阐释机器学习方法在社区生活圈物质空间规划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系统阐述了上海曹杨新村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规划工作思路、规划目标策略以及更新实施路径;介绍了规划采用多样化的公众参与的工作方法,了解并分析居民对社区发展的需求和居民对社区存在的短板和特色优势的评价。规划在补短板的同时强调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的优势资源,以价值为导向营造社区特色,通过多方协同实现社区高品质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国外社区体育规划建设的经验入手,结合我国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立足全民健身理念,探讨了福建省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的设计理念和策略。认为:整体布局结构应推进设施的网络化,规划思路应变被动规划为主动规划,设施规划布局应建立在居民活动特征基础上,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应建立在社区居民活动特征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童年回忆——不管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某个夏日的星期天,早早的就有小伙伴在家门口叫你一起玩,一群孩子玩耍的地方可能就只是房前的一块空地,大家分享着各自的玩具。这时候就听到妈妈在自家的窗口叫你去商店买一些小的生活用品,虽然玩得高兴但你并没有反对去,因为商店并不远,不会耽误你玩耍的时间:你甚至忘了回家里拿钱,就一路向商店奔跑而去。  相似文献   

20.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对社区异质化人口结构响应不足、与行政管理机制衔接不足以及缺乏与社区生活圈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开发建设机制等问题.广州市在2017年开展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工作,对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路径进行了重点探索,提出应首先建立从规划、管理到实际使用的全链条统一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划分.其次,兼顾公平与异质化需求,构建"标准表单式"设施配置模式,并结合需求提出差异化引导.最后,优化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设施开发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