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金凤  蒋巍 《印染》2021,(9):50-54
为制备高阻燃性能的涤纶织物,合成了一种新型无卤磷-氮阻燃剂三乙烯四胺亚磷酸酯铵(ATP),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浸轧烘焙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了阻燃整理,并对阻燃涤纶的晶体结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抗静电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ATP的质量浓度为300 g/L时,阻燃涤纶的极...  相似文献   

2.
以2-氨基噻唑、对羟基苯甲醛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合成新型磷氮阻燃剂ATZ,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磷谱进行分子结构表征.结果 表明ATZ热稳定性较好,溶解度参数为24.09 J1/2/cm3/2,与涤纶较为接近,所以对涤纶有较好的亲和力.利用ATZ对涤纶进...  相似文献   

3.
复合磷系阻燃剂在纯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复合磷系阻燃整理剂的整理工艺对纯涤纶织物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5%NaOH预处理、2 0 %的阻燃剂浓度、1 80℃烘焙的热溶法阻燃整理工艺对纯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 ,可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和耐水洗性 ,而且不影响织物原有的风格和质量 ,是一种适用于涤纶织物、安全无毒的阻燃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雪艳  张胜  谷晓昱  冯庆立  赵斌 《印染》2012,38(3):17-21
摘要:采用有机磷酸酯和含氮阻燃剂复配阻燃体系对尼龙66(PA66)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及配比、焙烘温度对织物燃烧性能的影响。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条件为:含磷阻燃剂和含氮阻燃剂质量比1:3,阻燃剂30%,焙烘温度160℃。经阻燃整理的尼龙66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熔滴性,其极限氧指数可达35.0%,损毁长度降至4.2 cm,续燃时间仅为1.04 s,断裂强力仅下降3.6%。热重分析(TGA和DTA)表明,阻燃整理后的PA66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温度提前,降解速率变小,残炭量增加;扫描电镜(SEM)发现,燃烧残余物表面有蜂窝状的孔洞。该阻燃体系通过气相阻燃、吸热阻燃及凝聚相成炭阻燃等多重阻燃机制,提高了PA66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着重论述了磷系耐久阻燃剂TR-1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工艺,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了影响织物阻燃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磷系耐久阻燃剂TR-1整理的织物阻燃效果好,耐水洗性佳,且用量少,整理后对织物的原有风格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涤纶及其织物的阻燃改性方法,介绍了在上述改性中所引入的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讨论了阻燃涤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涤纶织物阻燃整理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涤纶织物物阻燃整理技术与加工工工艺,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产生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涤纶织物的磷-氮水性聚氨酯阻燃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罗运军  李小童等 《印染》2013,39(1):13-1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与N,N-双(2-羟甲基)氨基乙基膦酸二甲酯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磷-氮改性阻燃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并应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考察了其对整理织物手感、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及色变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织物燃烧后的炭层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涂层剂中的磷-氮阻燃剂含量为15%时,阻燃整理织物的手感柔软而干爽,耐水洗性能良好,垂直燃烧性能达到GB/T 5455—1997 B1级标准,总色差值均小于4.0,对布样色变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将聚酯纤维常用的染色工艺——热熔法用于含Cl、P的阻燃剂TCEP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经织物损毁长度的测试,验证采用热熔法进行阻燃整理可以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且具有耐洗涤性,同时比较了整理前后织物的色牢度和强力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合纤织物抗静电性,选择抗静电剂TF-480分别对染色涤纶和锦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的加入及其用量对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通过测量静电电压峰值和半衰期,分析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整理前后及水洗前后织物的K/S值,观察色变情况.结果表明:抗静电剂TF-480质量浓度为30~40 g/L,焙烘温度为170~180℃,时间为30~4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尤其是整理的涤纶织物,经多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保持良好,色泽变化小,在整理锦纶织物中加入交联剂可提高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步法合成涤纶耐久阻燃剂TEX-3,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分析阻燃剂用量、工作液p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用量为150 g/L,工作液pH值为6时,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达到国家标准B1级)和优异的耐水洗性能(可耐50次以上水洗),且不影响织物的色泽和手感。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制的阻燃微胶囊对黏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利用微胶囊粒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与热失重性能表征整理后黏胶织物的性能。研究表明:制备的阻燃微胶囊粒径在100μm以下的占比高达80%,且微胶囊对黏胶织物具有很好的黏附性;当整理液中阻燃微胶囊质量分数控制在8%左右时,黏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与热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织物的力学性能未出现大幅下降,验证了利用阻燃微胶囊对黏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迪  赵欣 《印染》2021,(3):37-39,59
试验以三聚氯氰和亚磷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氮无醛阻燃剂,并将其用于亚麻织物的阻燃整理.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能,优化阻燃剂合成条件.结果表明,亚磷酸二甲酯与三聚氯氰物质的量之比为2.1: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得的阻燃剂阻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抑熔滴体系,在接枝织物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阻燃抑熔滴聚酯织物,并对改性后织物的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AA质量分数为1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0 min时,阻燃聚酯的接枝率较优,为5.08%,但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其极限氧指数(LOI值)有所降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的聚酯织物,在组装层数为12时,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成炭明显,垂直燃烧测试无熔滴产生,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尼龙织物耐久性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尼龙织物用磷系阻燃剂进行阻燃整理和工艺参数的分析,确定了尼龙织物耐久性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为:阻燃剂用量200g/L,助剂用量15g/L,浸溃温度为80℃,浸渍时间为3h。经整理的织物水洗15次后,阻燃性能达到美国航空防火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的环保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和植酸(PA)为原料,基于层层自组装(LBL)方法,在涤/棉混纺织物表面构建PEI/PA阻燃涂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和垂直燃烧测试仪等对整理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LBL方法在涤/棉混纺织物上成功构建PEI/PA阻燃涂层;与未整理的涤/棉混纺织物相比,经过PEI/PA涂层整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LOI值可达32.3%,损毁长度降至98 mm,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都为0 s,无熔滴产生,且对织物的断裂强度和白度影响较小;涤/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形成稳定的炭层;经20次洗涤其LOI值大于26%,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磷系阻燃剂对尼龙-66织物进行涂层阻燃整理。探讨各因素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得出尼龙-66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为:涂刮工艺,P-N阻燃剂A用量25%(质量分数),焙烘165℃×2 min。经整理的织物甲醛含量0.51 mg/kg,水洗20次后阻燃性能达到美国航空防火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织物的功能性且满足节能减排生态染整需求,采用泡沫整理技术对生物基PTT织物进行阻燃与三防一步法整理.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和优化法,分析了阻燃剂和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带液率以及焙烘温度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和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分别为390、43 g/L,带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