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边坡稳定计算、滑坡推力复核、抗滑桩设计和结构配筋计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抗滑桩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并通过对二蛮山古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及滑坡推力复核计算,确定了以抗滑桩支挡为主、局部削坡减载为辅的边坡加固方案,达到了坡体治理加固、减少泥石流物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董贵春 《山西建筑》2010,36(27):257-258
以水南高速重点岩溶边坡加固为例,经研究提出了格梁锚索加固方案及抗滑桩和锚杆加固方案,并在某些条件下对两种加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得到最佳边坡加固方案,保证了公路建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抗滑桩加固上覆堆积体--下伏基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抗震机制,开展2组1∶50比尺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对比分析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滑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试验时,输入4级加速度峰值连续增大的El Centro波,监测边坡模型坡面与坡体内的加速度响应、坡顶沉降变形以及抗滑桩上静、动弯矩的分布。试验结果显示由于抗滑桩抑制了上覆堆积体的下滑,坡顶的加速度峰值(PGA)放大系数、加速度反应谱以及竖向沉降变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滑桩一方面加固了上覆堆积滑体另一方面在坡体内产生了地震波的反射叠加效应,使得边坡水平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出现了桩前增大桩后减小的现象。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坡顶沉降与Arias烈度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地震荷载作用过程中抗滑桩动力响应弯矩变化幅值明显大于地震作用后的静弯矩增量,且静弯矩与动弯矩变化幅值的分布均在基岩面附近达到峰值,易在基岩面附近造成抗滑桩的破坏,类似工况下抗滑桩的抗震配筋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处理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泉三高速公路SMA10合同段YK201 830~YK201 980边坡滑塌处理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抗滑桩等边坡加固处理施工技术,并对边坡进行地表和深孔位移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芜湖青弋江花津桥段防洪墙滑坡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加固坡体与坡体排水相组合的治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广东省仁博高速K438+320~K438+890路堑右侧边坡加固变更专项方案。原设计边坡出现2段滑塌,分析了滑坡形成原因,并结合地勘钻孔及现场调绘对该段边坡重新进行分区设计,采用抗滑桩及锚索锚杆加固等方式,保证边坡滑坡被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ABAQUS建立边坡降雨计算模型,用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法结合折减强度进行模拟。对边坡降雨过程中雨水渗入特点及抗滑桩加固边坡布桩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降雨渗入作用时坡脚处稳定性差,布桩时应将抗滑桩布置在坡中与坡脚之间。该研究可为多雨地区抗滑桩加固边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原型边坡设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监测不同幅值和类型地震波作用时的桩身土压力、坡体加速度、格构梁位移和锚索预应力,研究组合结构与加固边坡体的动力响应特性,评价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锚索与抗滑桩在地震时协同工作,桩身土压力随输入波幅值增加而增大,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与边坡体的稳定程度有关,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地震造成抗滑桩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上移至l/2处,被动土压力区的2个转点也发生明显变化;输入地震波峰值不大于0.5 g时,格构梁位移响应值较小,坡体中部抗滑桩以下不存在加速度放大效应,边坡整体稳定性好。另外,运用加速度时程的Hilbert边际谱研究了坡体内部的震害损伤特性,损伤识别结果与试验监测数据吻合。该研究成果可为更加合理地考虑地震区锚索格构梁–抗滑桩联合防护边坡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极限分析运动学定理与拟静力法,建立了二级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模型。根据边坡不同的外形拓展出了两种坡面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外形、上级边坡深度系数以及水平向地震力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二级边坡,考虑采用抗滑桩加固的方式,建立了单排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功率方程,将桩身有效抗力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分析了抗滑桩最优桩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外形与深度系数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均有较大影响。根据抗滑桩提供抗力最小的原则,二级边坡的最优布桩位置应靠近坡趾。对于二级边坡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坡面锚索和坡脚抗滑桩联合加固的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坡面多束锚索预应力在边坡作用力的分布情况,并结合预应力计算边坡的稳定性,以此测算出该边坡桩位处的剩余下滑力,从而促使预应力和抗滑桩被动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算例仿真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计算锚索加固程度,其锚索预应力的设计值宜取边坡加固前剩余下滑力的0. 5倍以内,而锚桩加固深度设计为1/3~1/2的锚桩长度为宜,且在一定范围内的主要特征为截面尺寸增大、边坡位移减小、边坡失去稳定性的可能也变小。该研究成果可为边坡稳定性加固提供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悬臂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地震响应、抗滑桩桩后动土压力和桩身弯矩分布规律,设计完成50倍重力加速度条件下的悬臂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过程中,采用汶川地震清溪台站反演的基岩波作为基底输入,不断增大输入地震波的幅值,通过监测滑坡不同位置加速度响应、抗滑桩桩后动土压力和桩身应变研究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悬臂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坡土体中加速度响应随高程增加而增大,趋于坡顶时放大效果最大,具有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而滑坡坡面处呈现浅表放大效应;抗滑桩加固使滑体土体响应受到一定限制;桩后动土压力随着地震动的输入迅速增大至峰值,此后保持稳定形成残余动土压力作用于抗滑桩上;抗滑桩各截面动弯矩呈现出凸形分布规律,弯矩最大值出现在基岩面附近处;桩后动土压力和桩身动弯矩均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得到的成果为边坡悬臂抗滑桩抗震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跃 《四川建材》2007,33(6):200-201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文中根据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边坡加固工程抗滑桩可靠性计算中存在的考虑因素偏少的问题,提出了抗滑桩体系可靠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以系统工程理论为依据对影响抗滑桩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边坡加固工程抗滑桩体系的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分类。以可靠性工程理论对抗滑桩体系的可靠度进行了定义,并逐级建立了各类抗滑桩体系的可靠性计算模型,并以算例示范了该模型的应用。抗滑桩体系可靠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全面反映了抗滑桩加固体系安全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对抗滑桩加固体系安全机理及事故发生机制的全面理解,对提高抗滑桩加固工程的设计可靠性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胜晖  欧阳权 《广东建材》2022,(11):80-82+14
对既有的以前已治理过又出现危险的高陡边坡,再加固应根据实际勘查结果采用合适的加固设计和施工。针对广州保利林语山庄高陡边坡的再加固,采用了抗滑桩压力分散型锚索格构梁的组合加固方案,并对坡面危险孤石进行排险处理,经变形监测结果显示,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抗滑桩加固边坡设计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抗滑力的边坡系统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基于代表性滑动面分析原理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抗滑桩对边坡的代表性滑动面位置和可靠度指标有重要影响;在相同的抗滑力条件下,抗滑桩存在一个最优加固位置。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基于可靠度理论确定抗滑桩的加固位置和抗滑力,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最优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盛林 《山西建筑》2022,(8):130-132
基于霍永高速公路高边坡处治实践,对抗滑桩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施工现场调查结果,制定方案采用抗滑桩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布置测点对表面位移开展监测,分析监测结果得出桩顶位移和坡面位移总变形量均较小,且在抗滑桩完工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分析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得出随深度增加抗滑桩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监测结束后变形基本趋于...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高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本文依托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跃 《四川建材》2007,33(6):200-201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文中根据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渗流对抗滑桩加固滑坡后的影响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抗滑桩布设于滑坡体后,导致滑坡体有效渗流断面下降和地下水位抬高,从而造成滑体重度增加,滑带综合黏聚力和摩擦角下降,致使滑坡治理后的稳定性难以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运用体积平均法、自洽法和Hashin-Strikman法,对采用抗滑桩治理后滑坡的加固效果进行探讨,提出较为可行的抗滑桩加固效果评价方法。最后,对某县滑坡采用抗滑桩治理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李永  黄诚  任伟中 《浙江建筑》2011,28(1):36-39
以209国道恩施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某滑坡路段既有破坏挡土墙的一种新的加固设计方案,通过挡土墙下方设人工挖孔抗滑桩,桩身嵌入深部基岩以防止路基深层滑动,并将抗滑桩伸出地面一定长度支护加固挡土墙,该方案可达到对路基稳定性的标本兼治的效果。并重点探讨了基于这种设计思路的抗滑桩桩长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