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回族传统纹样是由多个民族文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装饰艺术,在伊斯兰教和中国文明的共同影响下,回族传统纹样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民族风韵,回族纹样因富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宗教学、美学及服装设计学等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文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回族纹样进行总结概括分析,根据回族传统纹样发展历程,探讨回族传统纹样在回族服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白剑波 《餐饮世界》2012,(9):122-125
中国清真饮食是指中国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清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一般多用于一些固定的称谓,如"清真寺""清真饭店"等。"清真"一词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兰教无关。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后来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回族服饰入手,对回族服饰的纹样图案、款式材质及工艺技法等艺术元素进行分析与提炼,将回族服饰艺术元素通过继承与再设计合理运用至现代服装设计中.将回族服饰艺术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不仅可以丰富我国民族服饰的种类,满足现代人们对服饰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促进回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社会对回族文化的有效认知,对传承中华民...  相似文献   

4.
宁夏伊斯兰服饰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实践调查、实地走访了解宁夏伊斯兰服饰的款式及特色,并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对宁夏伊斯兰服饰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杭州的回族居民的饮食,既保持了清真饮食传统,又具有杭州特色。杭州凤凰寺是杭州回民庆祝伊斯兰教节日的重要场所。民国时期杭州的清真餐馆在餐饮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9,(2):112-113
本文从传统回族文化入手,通过对宁夏回族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现状分析、美学思想及发展历程等方面的论述与分析,最后,对传统回族服饰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与民族服饰的现代化设计策略进行试探性的论述研究,以期对服装设计民族化及回族服饰的时尚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清代陶瓷工艺技术高超,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女性服饰纹,不仅能反映出清代女性服饰的特点,还能反映出清代陶瓷装饰特点。女性服饰纹的艺术特色既与服饰本身的艺术特点有关,也与陶瓷装饰的技法有关。本文从青花、粉彩等陶瓷装饰技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然后探讨这些陶瓷装饰技法影响下的女性服饰纹的艺术特点,最后又分析了其它工艺因素对女性服饰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丝绸》2017,(3)
近代嘉兴地区民间女性劳作服饰是基于当地自然地域环境与稻作、桑蚕生产方式而自然演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文章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出发,注重史料考证和实地调研,从服饰种类与形制、细节、面料、色彩及纹样等方面研究近代嘉兴地区民间女性劳作服饰的形态特征,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条件、耕作环境、土地条件、生态环境对嘉兴地区民间女性劳作服饰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近代嘉兴地区民间女性劳作服饰形态特征与女性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中女性生产生活习俗,体现了民间劳作服饰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点石斋画报》以下简称《点》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石印画报。本文主要借用服饰的三个层次:实物服饰、意象服饰和象征服饰,以《点》中西方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分四个层次展开研究:第一,实物服饰—19世纪末西方女装的发展史实;第二,意象服饰—考察《点》中女装的表现内容,并通过与同时期的绘画、照片作对比,总结《点》中表现西方女装的特殊图像语言;第三,《点》中处理西方女性服饰的特殊手法;第四,象征服饰—《点》中的西方女性服饰虽存在误读,但表明了晚清中国大众对西方女性的关注。同时,《点》中的西洋女装从视觉上启发了中国女性对穿着打扮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中国女性的着装观念起到了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21,(6)
自然写实的花卉纹是南宋女性服饰装饰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宋代女性着装的时尚风气。文章通过对福州黄昇墓、德安周氏墓、高淳花山宋墓等出土南宋女性服饰花卉纹的梳理分析,总结花卉纹在南宋女性服饰上应用的社会成因、应用特征及文化内涵,指出南宋女性服饰花卉纹受到宋代书画艺术的影响,不仅在造型及工艺上体现出日趋写实的特征,更是在内涵表达上成为女性主体德行展现和审美追求的符号载体,具有了吉祥的内涵,展现了中国服饰美学精神。并以此为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贾保义 《烹调知识》2009,(11):48-49
“烩面”是长治地区伊斯兰教回回族家庭一种古老的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明代永乐年间朱元璋的第二十个儿子沈王朱模在潞州(现在的长治)享受天年时,常到民间察访。有一年秋天,他行至南门外西和村和八义村一带。日当中午,人困马乏,腰疼腿酸,饥饿难忍,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0年10月份开始生产对伊朗出口牛肉,这是继苏联、港澳后开辟的又一冻肉市场,也为今后进一步拓展对中东伊斯兰教国家冻牛肉的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冻肉出口市场单一的状况可望彻底改变。伊朗是伊斯兰教国家,不仅对冻牛肉的兽医卫生要求严格,而且屠宰加工还必须符合伊斯兰教的规定。首次对伊朗出口冻牛肉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学校教育的融合,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本文主要针对校企合作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产教融合的思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侗族女性是侗族服饰的制作和传承者,是侗族传统服饰得以流传的灵魂载体,千百年来,她们的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原生态的审美加以技艺创作造就了美丽的侗族女性服饰,谱写了侗族服饰文化的灿烂篇章。对侗族女性主体服饰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深一步地了解侗族女性服饰存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工业化的现代经济开始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和战争的爆发,都将女性推向了工作岗位,很多女性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也走向女性的自由和独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颠覆传统服饰的,恢复人体自然舒适的欧洲现代服饰开始形成和发展,对现代服饰在风格特征、机能性、时尚中心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卞钟婕  朱华 《辽宁丝绸》2020,(1):35-36,25
唐代美学影响千年,历久弥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这种魅力非凡的中华文化也吸引着各国友人,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而唐代女性服饰之华丽优美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史料文物为基础对唐代女性服饰的造型,材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结合多个角度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风格特征以及探索其与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正>伊斯兰教律法规定,动物在屠宰时必须是活着的,动物在活着和屠宰时不能经受非必须的损害,且不能食用动物血液。穆斯林对依照伊斯兰教律法屠宰的肉制品普遍表现出更高的喜好,但是随着电击麻醉技术的发展,麻醉作为一项伊斯兰教律法允许的技术而被接受,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麻醉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民国电影服饰的关注与研究,除整理电影女性人物服饰形象的变化之外,鲜有结合民国社会思潮和国际设计思想的角度开展的针对民国时期电影服饰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章归纳出民国电影服饰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出设计思潮对民国电影服饰发展的影响,阐述了民国电影服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曹宏引 《西部皮革》2022,(18):44-46
文章简单概述贵州地理环境对苗族服饰的影响,并对贵州苗族女性服饰的分类、服饰上的图案、服饰的内容上进行简单分类和描述,根据服饰的功能分为主体服饰和辅助服饰两大类,简单描述每种服饰的作用和功能。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沉积,是苗族深厚的文化精髓、迁徙历史和生活习惯的记录,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苗族服饰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服饰反映了苗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0.
王茜  贺阳  高丹丹 《丝绸》2023,(4):143-152
文章基于维吾尔族克里雅女性民族服饰实物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以陆路丝绸之路为视角,从服饰面料、形制、纹样三方面探寻服饰源流。研究结果表明:服饰面料的选择受南疆地区至晚于公元3世纪就存在并延续的桑蚕历史主导,面料纹样以明清时期缠枝花和具几何特征的伊斯兰纹样为主,色彩兼具宗教性和民族性,黑白为主色的宗教色彩中加入了天蓝色、紫色彰显民族身份;服饰形制的主要源头可上溯到五千年之前的西北游牧民族袷袢及欧亚贯头衣形制;装饰纹样体现多信仰、多文明交流的背景,弧形纹样的原形或为随文明交流而来的双翼纹。探寻所得对促进维吾尔族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或能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史打开一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