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刚  黄国军 《山西建筑》2007,33(26):62-64
介绍了国内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的保护策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促使人们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角度积极地对城市中心区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理工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阔  杨丽  何亮 《山西建筑》2010,36(31):7-8
首先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历史保护建筑群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接着从经济层面分析并提出了这些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策略,最后通过利用Ecotect软件作出一些日照分析,并从人居环境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关于这种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伍江  陈侠 《山西建筑》2007,33(23):5-6
指出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保护制度的建设、保护观念拓展以及保护工作的管理息息相关。针对城市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策略,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经过大规模建设后 ,人们发现传统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风貌中那些优秀遗产迅速减少。这迫使人们在新一轮建设中 ,研究如何挖掘和保护城市文化特色 ,对创造城市环境人性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图 1 沙面岛上的街心公园一、体现欧陆风情这集中体现在沿江路及长堤大马路一带的沿江建筑 ,还包括沙面岛上的古典式建筑。这批建筑是十九世纪外国殖民者专为租界地而建造的 ,沿江路建筑布局与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古典的、折衷工的宫殿 ,府邸的通用形式 ;沙面岛是广州市最早按照西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起来的社区 ,特点是采用方格网道路进行规划 ,每块用地上…  相似文献   

5.
徐普来 《安徽建筑》2001,8(3):29-30
歙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跻身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保护好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特别是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塔、古桥、寺观、古墓、码头和街巷,保护好盛名远播的徽州古建三绝──民居、牌坊和祠堂等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尤其是独具风格的徽州古民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多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国内外名城保护的经验,尊重历史、着眼未来,扎实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注重历史,求突破。徽州古民居之所以影响大,就是因为它包含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别具一格的特色,诸…  相似文献   

6.
杨华基 《山西建筑》2005,31(20):32-33
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城市文脉的理解,针对历史文化建筑环境和地段的保护,提出将社会、文化、环境资源与经济资源融合、整合,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都市精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文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沈阳以刚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沈阳成果为基础,对现存建筑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提出了应保护好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与真实性以及应对其进行持续保护和多元保护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对策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建筑内部空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对历史建筑展开保护与再利用时,必须遵循真实性、整体性等修缮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其在保持室内原有空间特色的同时,充分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以团队近年来完成的北京东路2号大楼与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保护工程为案例,展开工程实践中历史建筑内部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胡燕 《华中建筑》2014,(2):183-186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城市色彩彰显了城市个性。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传统建筑色彩由于受到地域、气候、等级制度等的影响,形成了整体和谐统一,局部丰富多彩的城市色彩。文章对皇家建筑和民居建筑色彩文化进行了深刻解析,皇家建筑色彩艳丽,形成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的基调,民居建筑色彩则采用朴实的青灰色基调。最后提出了北京历史街区的传统色彩保护策略:加强保护法规的制定,建立点线面的色彩保护体系,加强政府规划管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在分析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的保护提出了推荐用色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古建筑现状,分析了在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淮安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以期解决历史遗存在发展、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姜雷 《山西建筑》2012,(22):33-35
通过对连云港大伊山东南侧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方案涉及到的历史文脉追溯、地块环境、建筑风格和功能进行分析,运用江南园林派的造园手法,扬承当地传统建筑的风格,在环境的塑造中达到可赏、可游、可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赛男 《山西建筑》2012,38(17):3-4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特色,建筑景观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统一形成了城市的特色,结合义乌市的建筑景观特色分析,从布局的半开放性、设计的地域性、装饰的工艺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从而使传统文化景观在新建筑、新城市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14.
浅谈建筑创作中的文脉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延婷 《山西建筑》2009,35(6):29-30
对现代建筑创作、情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重视群化意识、尊重自然环境、注重审美情趣、强调地域特色、兼顾远近形势五个方面对建筑创作中文脉延续的手法进行了论述,从而解决了新时代谋求新的创作思路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长春市新民大街的历史文化特色、城市自然地域特征及民族变迁等,通过对街区内建筑、绿化、道路等的特色分析,探讨了新民大街作为历史街区在规划上应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历史街区文脉的延续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学科的范畴也日益扩大。在纷繁变化的建筑形式下,建筑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入手,在剖析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在未来建筑学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谢莹 《山西建筑》2009,35(19):8-9
指出湘西民居最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湘西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以湘西永顺县土家族民居双凤村和小干溪两个村落为例,探讨了湘西传统土家族民居聚落建筑的特点、保护现状和前景,以便进一步认识湘西民居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筑初步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琦 《山西建筑》2009,35(3):209-209
对《建筑初步》课程在建筑学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筑初步学习的目的意义、建筑学教学模式以及如何科学地制定计划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建筑学教育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