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把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研究的课题,将民居聚落提到文化的层面来认识,追溯民居聚落更为深层次上的意义。民居聚落是人类的庇护所和基本需要,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社会组织结构、哲思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各种文化基因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布局特征,对村落空间的秩序及其精神内涵作了一定的解读,指出传统聚落的空间处理和营建体现了古人追求自然和创造舒适生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界定,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清末(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水口等民用建筑群体。其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由于徽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诸因素的特殊性和徽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得徽州地区至今仍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格局,以及历史、文化风俗信息,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的今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文精神及各民族文…  相似文献   

5.
以湘西南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湘西南传统民居现状进行分析,在低技术、低成本和低能耗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合理的建筑朝向、窗墙比的控制、强化自然通风和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4个角度出发等一系列适宜性的被动式技术优化策略,对于改善湘西南传统居民的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在生活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独特的自然生态观.本文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及传统聚落对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资源环境的不同适应方法,探索云南少数民族民居以及聚落中蕴藏的自然生态观.  相似文献   

7.
以湘西凤凰县和黔东南雷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对湘西与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涉及分布和布局两个方面。在分布上,以时空演变为视角,在对比湘西与黔东南苗族聚落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对比两者聚落点在地势和整体形态上的演变。在布局上,基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对比两者边界与形状特征,并进而分析聚落内部布局的构成要素、空间结构与建筑密度的异同。最后分析形成以上特征的原因,总结出民族源流、社会变迁、地理环境、外界防御、自然信仰五点影响因素。对比研究旨在提升两者文化标识性,进而为保护两地苗族聚落“文化基因”,避免同质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石桥村传统民居聚落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单体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建筑材料的巧妙使用等方面,研究石桥村传统土楼民居所具有的良好生态居住效果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以堂室格局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湘西苗族与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分为"前堂后室"型、"切分组合"型和"一明两暗"型3类,进而厘清它们的分布情况,探究变迁机制及潜在的变迁动因,以期辨析苗族与土家族的住居空间特质,并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存旧续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传统社会中,广府民系和闽海民系分别占据了广东区域内耕作条件较好的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平原聚居生息,并以之为建筑文化核心区培育出具有强烈特色的广府聚落和潮汕聚落。虽然地域邻近,但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却具有差异鲜明的聚落形态。影响聚落形态生成发展的是多要素组成的外部环境系统,本文旨在分析两地聚落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关键环境要素,从中探索外部环境系统与聚落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选址与布局、建筑外部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与气候的关系和具体的应用实践,总结出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还原了民建堡寨聚落防御体系,发现其内部存在较为严密的社会组织制度,并指出防御体系可分为外层 - 堡寨间联合防御体系、中层 - 堡寨聚落外围防御体系和内层 - 堡寨聚落内部防御体系三个层级。最后总结民建堡寨聚落防御特征有三:乡守之法全民皆兵,防御为主攻击为辅,体系复杂胜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浅议平遥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  常启龙 《山西建筑》2009,35(3):82-83
以平遥地区的传统聚落和民居为讨论话题,简单分析了该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特点,并针对当前因急功近利思想导致的对聚落和民居的破坏现象,引入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分析了采用这种模式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 《山西建筑》2007,33(31):43-45
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研究思路,从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程晴 《居业》2021,(3):20-21
湘西传统侗族居民具有较为独特的民族特性,其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建筑结构,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建筑方面设计财富,对于行业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深入分析湘西传统侗族居民建筑呈现出的特点,明确基于生态适应性湘西传统侗族民居建筑改造设计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地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图通过对传统聚落形态特征的研究,尤其是对界域性与中心性的形成因素及其影响的分析,对解决现代居住环境问题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原始崇拜、宗祖崇拜和宗教崇拜三种文化类型为基础,对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不同文化形态下东南亚民居聚落的空间图式和聚落建成环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总结了其理想化、秩序化、领域化和符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付艳  牛丽娜  虞志淳 《华中建筑》2010,28(4):152-154
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在漫长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安全防卫体系,并影响到其街巷尺度、建筑形态及居住行为方式,也引申出邻里交往休闲空间——槐院。村落围墙与民居院墙的双重围合,产生了独特的民居文化,空间的安全性不仅是物质保障,还是心理的慰藉与人文的关怀。这些对当今的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聚落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使其空间形态、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和重组。而其中老年群体在其演变过程中表现出难以适应的负面反馈。因此,本文选取湘西多个乡村聚落,立足其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研究乡村的聚落形态空间在变化发展中形成的适老性问题,对改善我国乡村老年群体的居住环境进行实践思考,同时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新改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颀  赖筱书  黄琼  张安晓 《室内设计》2023,38(1):141-146
侗族传统聚落在有限的资源与技术条 件下,运用独特的生态自然观,获得宜人居址。 本文以山地隘口、河谷平坝两种不同类型侗族 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与数值模拟等 方法,归纳其适应地域气候的规律及经验。研 究表明,山地隘口聚落与河谷平坝聚落选址及 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应性各有特点。山地隘口聚 落以山地地形为气候适应前提,通过地势高差 调节微气候环境;河谷平坝聚落以“背山面水” 选址作为获得良好聚落方位的前提,通过合理 布局建筑朝向及街巷空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