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引言
水流量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是感应管路中水流动速度的测量器件。它与水表的用法一’样,需要串接在所要测量的水管中,不同之处是水表计量累计量,传感器测量即时量,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流量。本文所述的传感器的计量单位为:L/min。目前家电领域广泛使用的传感器规格为2—15L/min。其测量结果及输出形式是可以直接与电子电路相连接的脉冲量,计量单侮为频率f(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3.
4.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速度传感器的使用降低了双馈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降阶观测器的速度辨识方案.采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经过严格推导得出了速度辨识自适应律,对双馈电机转速进行在线辨识;利用极点配置得到观测器的增益.以自适应降阶观测器和矢量控制方案设计了无速度传感器双馈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降阶观测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能够准确获取双馈电机转速与角度信息,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6.
7.
8.
无速度传感器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个利用电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来实时辨识感应电动机速度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将此系统应用于CSIM转差频率控制系统中,组成了无速度传感器CSIM转差频率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子电流定向的双馈电机矢量调速系统,采用转子电流进行速度辩识,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用磁链辩识速度在同步附近存在死区的问题,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并在最后给出了系统仿真和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驻涡燃烧室凹腔双涡结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1995年Hsu等提出驻涡燃烧室至今,在不到10年时间,驻涡燃烧室经过了4代的发展,也越来越接近实际应用。该文设计实验用轴对称三维驻涡燃烧室,利用testo360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场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驻涡燃烧室凹腔后体吹气能够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然后通过PIV(粒子成像测速仪)技术对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进行测量,探讨驻涡燃烧室降低污染排放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当驻涡燃烧室在低污染工况下凹腔内确会出现双涡结构,进一步证明双涡结构对降低燃烧室污染排放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传感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能否正常运行工作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温表热敏电阻式传感器检查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传感器两端子间的电阻,电阻值的范围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相同。双金属片式气体温度传感器检修时,是将真空软管从电动机侧拆下,确认软管内无负压,然后当空气温度在17℃以下时,连接软管后,软管内应有负压,冷暖气转换阀升起为正常;当空气温度达到28℃以下时,软管内负压应减小。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传感器各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将其与规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后来判断传感器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目前二氧化硫测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提高二氧化硫测量精度的传感机理,提出时间双光路二氧化硫测量气室的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这种二氧化硫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实现容易,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工业现场二氧化硫实时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速度传感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工况下安装速度传感器具有诸多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速辨识理论的无速度传感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应用Popov超稳定理论,经过严格的推导得出了转速和转子时间常数的自适应律,使系统在准确辨识转速的同时,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引入自适应补偿改进积分器消除了电压模型中纯积分环节存在的直流偏移和初始值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功能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并详细分析了电机参数变化对辨识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无速度传感器无刷双馈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通过对三相无刷双馈感应电机在转子速度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实现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转子速度和功率及控制绕组磁链的估计。根据磁链的估计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通过对控制绕组磁链进行定向和逆变器开关状态的判定实现无刷双馈感应电机的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速度给定阶跃变化、负载突变的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均能实现对转速和磁链的精确估计,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18.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电流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的转速估算方法中,由于定、转子电压、电流采样信号的漂移及AD转换的偏差,致使所估计的双馈电机转速幅值中呈现不同程度的交流脉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自适应实时调节机构中,采用PI并联比例谐振(PR)控制器共同作用的控制策略。该方法可消除转速估计中角频率和转差频率的交流脉动,实现转速精确估计,提高双馈电机发电质量。基于10 k W的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PI控制对比验证了PI并联比例谐振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流辨识速度的双馈矢量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磁链进行速度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的双馈调速系统 ,在同步速附近不能准确计算磁链 ,所以系统在同步速附近存在死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进行速度辨识的双馈矢量调速系统 ,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文中给出了速度辨识原理及调速系统的组成 ,进行了系统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经炉内绝热退火法制得的纳米晶合金Fe73.5Cu1Nb3Si13.5B9环形磁心,由于内应力及磁致伸缩系数的减小,使其具有高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及高的磁灵敏性。利用纳米晶合金材料作为敏感材料,提出了采用单纳米晶磁心双绕组结构、多谐振荡桥励磁的对微电流进行非接触测量的新型电流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桥路输出信号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电路参数的优化,研制出线性量程为±250 mA、带宽为DC~1.6 kHz的电流传感器。对直流电流给出了测试结果。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小于O.5%,在信号处理电路放大系数为l时,其灵敏度可达1.11 mV/mA;温度为-15℃~50℃、电流为250 mA时的温漂小于O.03%/℃,电流为O mA的温漂小于0.01%/℃;25℃环境下3 h测得传感器零漂小于0.02%(满量程)。此外,传感器可判定直流电流流向,并可在桥路电源变化时,其灵敏度保持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