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石油化学品公司美国子公司宣布,它正在采用一项回收丙烯腈生产中生成的含杂质的乙腈的技术,然后将乙腈提纯,并用于医药产品生产。该公司介绍,它已建成并投产了一套每年从丙烯腈生产废料流中回收9000t乙腈的装置。回收、净化技术包括氰化氢和丙烯腈中和、脱轻组份初馏工序以及分离水与乙腈共沸物的  相似文献   

2.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9,35(8):53-53
据悉,日本旭化成公司和泰国PTT公司日前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正在建设之中的泰国Mab Ta Phut丙烯腈装置内探索商业化生产乙腈的可能性。据旭化成称,根据谅解备忘录,PTT旭化成化学公司(PTTAC)将在正在建设之中的丙烯腈装置内增加回收和提纯粗乙腈的生产设施,设计乙腈产能为1.2万t/年,预计在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丙烯腈生产技术国产化发展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30年来中国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中国于1960年开始氨氧化法制丙烯腈技术的开发,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60—1969年实验室基础研究和中间试验,进行了固定床和流化床及相适应的催化剂以及丙烯腈回收精制工艺的研究。1970—1980年建成了一批生产装置并进一步改善了生产工艺和催化剂。1981年到目前是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开发了高性能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和新的丙烯腈回收精制工艺。目前已开发成功的MB-86型催化剂、内构件流化床、复合萃取分离新工艺等具有国际80年代末期水平。丙烯单耗为1.02—1.05t丙烯/t丙烯腈,同时可分离出纤维级丙烯腈,高纯度氢氰酸和浓度达80%的乙腈。也完成了乙腈精制、硫铵回收等副产物回收技术。在此基础上已经开始设计两个万吨级丙烯腈工厂。  相似文献   

4.
<正> 合成丙烯腈的同时,发生多种副反应,乙腈的生成是其主要的副反应。我国丙烯腈生产装置的乙腈单收大多为4~5%。 乙腈的用途很广,其销售价格较丙烯腈高,回收乙腈不仅可以降低装置成本费用,而且可以减少三废。  相似文献   

5.
高纯乙腈回收精制工艺中噁唑的脱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瑾 《现代化工》2005,25(4):46-48
乙腈连续回收装置是与丙烯腈生产主装置相配套的。通过合理利用唑在脱氰塔精馏段上部积浓的特性,调整乙腈连续回收技术中脱氰塔部分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条件,采用从精馏段上部液相抽出含较高浓度唑物料、在脱氢氰酸塔的精馏段上部增加一个液相抽出口的方法,解决了乙腈产品中唑含量超标的问题,达到制取高纯乙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石化总厂化工二厂在丙烯腈装置仪表改造时引进了日本山武霍尼韦尔公司的TDC3000BASIC系统。下面介绍硬件配置、主要控制回路及应用效果。一、丙烯腈装置TDC3000BASIC系统配置情况本装置以生产丙烯腈(AN)为中心,并回收AN合成过程的付产品氢氰酸(HCN)和乙腈(MeCN),此外还包括  相似文献   

7.
兰化公司石油化工厂丙烯腈车间系1965年从西德引进,采用(?)SW流程。丙烯氨氧化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产物经酸洗中和及水吸收后得到粗丙烯腈,再经过氰醇缩合反应除去醛、酮等含氧杂质并蒸出氰氢酸后,余下的主要组成为丙烯腈、乙腈和水。在萃取蒸馏塔(D-11,图1)中用水萃取乙腈;塔顶得到脱乙腈后的丙烯腈,在塔D-15中进一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它为中间体合成的产品有上百种,其聚合物或共聚物可用作化学灌浆物料、土壤改良剂、絮凝剂、纤维改性剂和涂料等。目前丙烯胺酰的生产工艺有丙烯腈硫酸化学水解法、丙烯腈以还原铜为金属催化剂的化学水合法和丙烯腈以腈水合酶为生物催化剂的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比化学法更具有优势.丙烯腈水合反应的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后丙烯腈的转化率高达99.99%,反应液中的丙烯腈的含量可控制在50ppm以下.不需要去除和回收残余丙烯腈。产品的丙烯腈含量指标就完全合格,省去了残留丙烯腈去除和回收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能耗和环境污染。且生物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催化效率和选择性高的特点,因此微生物法获得的丙烯酰胺产品中杂质含量低.产品活性高.特别适合生产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成为了第三代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单线生产能力在2万t/a以上.  相似文献   

9.
△回收烃类的新方法 BOC集团正在同欧美等国的石油化学公司洽谈转让一种从丙烯腈、顺酐、环氧乙烷和苯酐生产中,可回收约90%未参与反应的烃类的新方法。此法采用PSA(变压吸附)技术,从尾气中分离和回收CO、CO_2、N_2、O_2和烃类(丙烯、丙烷)等。该集团举出在美国20万t/a丙烯腈装置的实例。新法需投资800万美元,但丙烯每年可节省4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合反应小试,研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中回收丙烯腈对聚合液性能的影响;通过色谱分析回收丙烯腈杂质组成及含量变化,模拟计算不同回收丙烯腈投料比例下聚合反应体系杂质含量的变化,对标国家标准,得到最佳投料比例,并在年产18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上验证,实现回收丙烯腈的重复利用,保证聚合反应过程及聚合液性能稳定,降低生成成本。  相似文献   

11.
清洁生产在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二厂丙烯腈装置采用英国BP公司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专利技术。目前生产主产品丙烯腈为60000t/a,副产物氢氰酸6500t/a,乙腈水6000t/a,硫铵液为32000t/a。为了扩大生产,提高产品等级,降低产品成本,增...  相似文献   

12.
陈亦椿  徐统仁 《合成纤维》1989,18(4):47-54,20,34
本文介绍了意大利蒙特公司生产腈纶技术。从丙烯腈的聚合、聚合体的干燥、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拉伸、卷曲、切断、打包至溶剂的回收和制取等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其设备——作了介绍,最后归纳了该公司腈纶生产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丙烯腈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具有剧毒,组成复什,不能任意排放,治理技术难度也较大。国内上海高桥化工厂和山东淄博化工厂等,对丙烯腈生产废水作了不少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就整套丙烯腈装置来说,治理尚不彻底和经济上不够理想。 1972年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向日本旭化成公司引进5万吨/年丙烯腈装置的成套设备与技术,其中三废治理的成套设备和技术,是由旭化成和住友两家公司引进。治理技术虽不属最先进,然而整套三废治理装置安排合理,治理也较彻底。自1976年建成投入运转以来,近五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引进是成功的,技术上有可取之处,可供今后建设丙烯腈生产装置中三废治理技术的借鉴。二、三废来源、组成及治理方法丙烯腈生产工艺分反应系和回收系二个系统,三废主要来自这二个系统。其次还有各种贮槽的排气等。生产中排出废气约63000NM~3/H,废水17~19M~3/H,见表1及表2。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两步浸渍法制备了锰镁(MnMg)/二氧化硅(SiO_2)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乙腈和甲醇反应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N2吸附-脱附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物相及表面性质的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少量的Mn加入到催化剂中能够促进含Mg物种的分散。物种分散有利于改善催化剂活性。对于Mn_(0.5)Mg/SiO_2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400℃时,乙腈的转化率为18%,催化剂对丙烯腈的选择性为91%。乙腈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腈为利用Sohio法生产丙烯腈过程中副产物乙腈再次转化为丙烯腈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丙烯腈下游的化纤和纺织行业低迷,全球丙烯腈产能大幅减产,导致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乙腈价格从2008年初的1.75万元/吨一路逆市上涨到年底的6万元/吨,并创下2009年1月12万元/吨的天价水平。目前乙腈市场供应不足,而能替代乙腈的产品还没问世,导致乙腈价格不断创出新高,部分制药生产商已经处于停车的状态。当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丙烯腈下游的化纤和纺织行业低迷,全球丙烯腈产能大幅减产,导致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乙腈价格从2008年初的1.75万元/t一路逆市上涨到年底的6万元/t,并创下2009年1月12万元/t的天价。目前乙腈市场供应不足,而能替代乙腈的产品还没问世,导致乙腈价格不断创出新高,部分制药生产商已经处于停产的状态。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乙腈供应短缺引起业界的关注,一些乙腈购买商表示,从目前来看,乙腈市场供应短缺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善,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这种供求紧张的局面会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大庆炼化公司丙烯腈装置技术现状,分析了改造后8000t·a-1丙烯腈装置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减少丙烯腈损失,对指导丙烯腈装置实际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国Taekwang工业公司计划在Ulsan新建一座丙烯腈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25万t/a,预计1998年初投产。该公司正在与美国Monsanto公司洽谈为此生产装置提供技术。这是美国公司将丙烯腈技术第一次转让给第三方。  相似文献   

19.
丙烯腈生产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玉声 《兰化科技》1995,13(1):53-57
重点介绍Slhio法丙烯腈生产技术概要及其副产氢氰酸和乙腈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所加工的主要产品及生产方法简介等。  相似文献   

20.
丙烷法制丙烯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界 AN 生产能力,几乎所有的流程都采用索亥俄(Sohio)技术,丙烯氨氧化工艺占绝对优势,但丙烷与丙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而且丙烷资源丰富,从而使包括 BP/Sohio 公司在内的一些公司纷纷研究用丙烷作原料生产丙烯腈的工艺。丙烷法工艺可分2种,其一是丙烷在稳定催化剂作用下,同时进行丙烷的氧化脱氢和丙烯氨氧化反应;其二是丙烷经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尔后以常规的丙烯氨氧化工艺生产丙烯腈。以生产工业气体著称的 BOC 集团公司研究的工艺属于第2种,但它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对回收利用未反应的原料丙烷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