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索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研究了普通LDPE薄膜和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两种不同包装对4 ℃下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可抑制草莓贮藏过程中腐烂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减少乙烯释放量,保持果实贮藏后期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以及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至贮藏第14 d,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包装中草莓的腐烂指数和乙烯释放量分别比对照组低60.72%和40.32%,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分别比对照组高9.02%和24.31%,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9.22%和10.73%。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有利于保持草莓的贮藏品质,其作为草莓保鲜包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 LDPE 薄膜包装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研究了普通LDPE薄膜和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两种不同包装对4 ℃下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可抑制草莓贮藏过程中腐烂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减少乙烯释放量,保持果实贮藏后期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以及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至贮藏第14 d,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包装中草莓的腐烂指数和乙烯释放量分别比对照组低60.72%和40.32%,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分别比对照组高9.02%和24.31%,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9.22%和10.73%。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改性LDPE薄膜有利于保持草莓的贮藏品质,其作为草莓保鲜包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低密度聚乙烯膜(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film,LDPE)中锌(Zn)向食品的迁移行为,探究其迁移规律。方法选取2种食品模拟物(3%乙酸及超纯水)及真实食品(食用白醋及瓶装水),在3种不同实验温度下(70、40及20℃),研究锌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表征纳米ZnO/LDPE膜的表面形貌。结果锌向酸性模拟物中的迁移率远远大于水性模拟物中的迁移率,其中锌向酸性模拟物中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22.7%,20.3%及18.6%(ZL-1,ZL-2及ZL-2#),向水性模拟物中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9.9%,5.7%及4.9%(ZL-1,ZL-2及ZL-2#);锌向酸性食品的迁移量(1.59~5.03 mg/g)同样高于向水性食品的迁移量(2.98~24.60μg/g);随着纳米ZnO的初始含量变大迁移率变小;而偶联剂的加入对锌的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纳米ZnO浓度的增加,在薄膜中观察到纳米ZnO的不规则形貌。结论纳米ZnO/LDPE膜不适合在高温下包装食物,且其在酸性食品中的安全隐患高于水性食品。  相似文献   

4.
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奇辉  张进  沈航 《食品科技》2012,(10):301-30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在水、乙酸(体积分数为3%)、乙醇(体积分数为10%)和异辛烷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迁移量与实验的温度、时间和模拟物属性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物的属性对迁移行为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5.
分别选用3%乙酸、50%乙醇水溶液和精炼橄榄油为食品模拟物,研究了25℃、40℃和商业灭菌(121℃、0.1 MPa)条件下,食品玻璃包装瓶盖PVC密封圈中环氧大豆油(ESBO)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ESBO的迁移量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5℃和40℃下,ESBO达到迁移平衡时的迁移率分别为:0.06%和0.14%(3%乙酸),0.46%和1.40%(50%乙醇),30.36%和31.57%(橄榄油),31.35%和33.87%(橄榄油灭菌后);ESBO在橄榄油中的迁移率最大,其次为50%乙醇,而3%乙酸因对ESBO的溶出作用最小,几乎不发生迁移;ESBO在橄榄油中迁移达到平衡时的量超过了欧盟(EU)10/2011法规的限量要求;高温高压灭菌对ESBO在油脂中的迁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脲醛树脂制品中甲醛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脲醛树脂制品在不同类别食品模拟物中、不同使用条件下甲醛的迁移量,并得出其迁移规律: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和温度下,酸性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最大;在同种食品模拟物中,甲醛迁移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醛迁移量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制品表面磨损后,甲醛的迁移量会迅速增加;脲醛树脂制品在微波条件下使用时,其表面易磨损,且甲醛的迁移量比常规条件下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颗粒迁移的食品模拟物和迁移测试条件,应用数学模型估算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出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联法,研究了微波加热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在水、乙酸(体积分数为3%)、乙醇(体积分数为10%)等3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对迁移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迁移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99-203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对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中铜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将纳米铜和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KH550)处理的纳米铜分别添加到LDPE母粒中制备成纳米铜/LDPE复合膜。在40℃下,将纳米铜/LDPE复合膜在3%乙酸和10%乙醇2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10 d,以ICP-OES测定3%乙酸中铜的含量,以GFAAS测定10%乙醇中铜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模拟物中,铜分别在0.02~0.5μg/m L和2.5~25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大于0.999,回收率分别在81.42%~100.22%和81.71%~96.05%,RSD分别为1.02%~8.87%和1.66%~8.24%(n=6),检出限为0.90μg/L和0.20μg/L,定量限为3.10μg/L和0.68μg/L,表明这2种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过氧化氢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测定方法,研究竹木筷中过氧化氢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及其迁移规律.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以不同食品模拟物(水基非酸性食品模拟物、水基酸性食品模拟物、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油基食品模拟物)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对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以相关系数、准确度和精密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方法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酯化淀粉以三乙酸甘油酯为增塑剂,经流延法制备了酯化淀粉薄膜,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ATR-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了淀粉基膜材与不同食品模拟体系接触后其表层增塑剂和整体增塑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基于与淀粉基膜材、增塑剂之间的亲和性差异,食品模拟体系对淀粉基膜材产生不同的溶胀作用,导致不同程度的增塑剂迁移;与淀粉基膜材亲和性越高的食品模拟体系,对淀粉基膜材表层和内部的溶胀更迅速,并可溶解更多的增塑剂分子,从而导致淀粉基膜材中更大程度的增塑剂迁移;表层增塑剂和整体增塑剂的迁移情况差异表明,溶剂溶胀和增塑剂迁移由膜材表层向内部发生。基于以上结果可推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应用领域、设计调整材料结构可主动抑制增塑剂迁移,实现这类新型包装材料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酸性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对陶瓷类食品接触材料中重金属铅向酸性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全浸泡迁移实验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得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重金属铅向不同pH值的乙酸、柠檬酸和乳酸溶液中的溶出量,分析重金属铅溶出量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的关系。结果:重金属铅的溶出量随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溶出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240 h、20 ℃下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为3.276 mg/L,在70 ℃下为52.413 mg/L,平均溶出速率则由0.087 mg/(m2·h)增加到1.229 mg/(m2·h);铅的溶出量与食品模拟物的pH值呈负相关关系,在24 h、20 ℃下铅向pH 2.43的4%乙酸溶液和pH 1.93的20%乙酸溶液的溶出量分别为1.876 mg/L和2.412 mg/L;此外,铅的溶出量还与食品的特性有关,同样pH值条件下,含有羟基的酸性食品模拟物中铅溶出量更多。结论: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都会对铅的溶出造成影响,铅的溶出量在迁移过程初期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中后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铅的溶出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定律;与食品模拟物pH值符合对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蒸煮条件和模拟液种类对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耐蒸煮复合膜中残留甲苯迁移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模拟液中甲苯的迁移率逐渐增大;其迁移率大小依次为:5 g/100 mL氯化钠>0.2 g/100 mL谷氨酸钠>10 g/100 mL蔗糖>蒸馏水;高温蒸煮导致调味品模拟液处理复合膜的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上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蒸馏水和氯化钠处理会破坏膜的内部结构,使其结晶度下降,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导致其结构松散、膜的表面凹凸不平、出现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15.
研究4种紫外吸收剂,即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UV-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在50、75℃和100℃3个温度条件下从食品包装牛皮纸迁移到固态食品模拟物Tenax~?中的迁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吸收剂的迁移速度加快,迁移量增加。此外,不同紫外吸收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对分子质量、油水分配系数等)也对其迁移规律和平衡迁移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以达到预测迁移量的目的。数据证明,所构建的模型可很好地预测在达到迁移平衡前,紫外吸收剂从牛皮纸迁移到Tenax~?中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乳制品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的检测方法。以Agilent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映监测(MRM)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目标物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在1μg/L~6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20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