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倍半稀释法确定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62 mg/m L。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超微结构、细胞代谢、菌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探讨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0-HDA可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完整性,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离子以及具有紫外吸收的大分子物质泄漏,细胞代谢发生紊乱。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10-HDA可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表面凹陷,形成褶皱。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表达有明显影响,可抑制部分蛋白的正常表达。结论:10-HDA通过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破坏菌体正常形态及代谢活力,进而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对草果抑菌物质进行初步提取和分离,研究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及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草果提取物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最小抑菌浓度最小均为1.25mg/mL,石油醚萃取物为2.5mg/mL,正丁醇萃取物为5mg/mL。在草果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各时间点的OD值增长不明显,细胞膜通透性有所提高,其中蛋白质含量呈小幅度降低,菌液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草果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可能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纳豆菌脂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方法】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蛋白的合成、细胞超微结构、细胞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纳豆菌脂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脂肽可以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得具有紫外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发生泄漏;可以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形成孔洞甚至使细胞断裂;脂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表达未见有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纳豆菌脂肽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细胞膜形成孔洞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考察了不同壳聚糖浓度、pH值、金属离子、醋酸浓度对壳聚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并以壳聚糖浓度、pH值、醋酸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壳聚糖溶于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时,培养基pH控制在6.0时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最强;金属离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壳聚糖的抑菌活性;这3个因素对壳聚糖的抑菌活性的影响程度为壳聚糖浓度pH值醋酸浓度。  相似文献   

5.
选择不同的防腐剂,通过药敏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防腐剂组合,并对获得的最佳防腐剂组合抑菌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乳酸钠、山梨酸钾不敏感,而对乳酸链球菌素(Nisin)、聚赖氨酸、尼泊金乙酯较为敏感,MIC分别为0.005、0.005和0.313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Nisin、聚赖氨酸和尼泊金乙酯浓度分别为0.01、0.02、0.125mg/mL时效果最佳,可使基质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降低7.64个数量级。选择这一最佳组合显示,在室温(25℃)里脊肉、牛乳中细菌数在经过4d放置后,仅仅分别增长2.78、1.86个数量级,而猕猴桃汁细菌数降低了0.7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姜厚朴水提物(GMB)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试验对GMB作用下菌体形态结构、膜系统上离子通道的酶活力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MB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12.5 mg/m L。大肠杆菌胞外AKP酶和β-半乳糖苷酶吸光度值分别增加1.78和4.24倍,GMB作用4 h后电导率显著上升,膜上Na+K+-ATP酶活性从0.42增加到1.74 mg prot/m L,且为阴性对照的1.7倍;金黄色葡萄球菌体表出现囊泡状、不规则的突起结构,SDH酶活性、总ATP酶活性和胞内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40%、23.4%和17.9%,且AKP酶活和电导率均有所增加。由此推测出GMB主要是通过破坏大肠杆菌细胞壁、膜结构,增加其渗透性和通透性,造成胞内物质外流和蛋白质合成量下降等现象,进而抑制菌体生长。而GMB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降低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的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95%乙醇扁枝槲寄生提取物的抑菌效应,并研究了抑菌机理。研究发现,95%乙醇扁枝槲寄生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变异微球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无明显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量为0.1 mg/m L)。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取物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内含物如可溶性糖类、蛋白质等外泄,导致电导率上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提取物不仅能作用于菌体的壁膜系统,破坏菌体细胞的正常结构,还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等方式来杀灭菌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扁枝槲寄生具有开发成天然食品添加剂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鹿蹄草素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16mg/mL;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0.2mg/mL。鹿蹄草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细胞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鹿蹄草素作用后菌体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壁呈溶解状,菌体细胞间相互粘结,细胞与细胞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试验结果表明,鹿蹄草素的抑菌性和杀菌功能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的破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分析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金属离子含量、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含量、电导率、细胞壁完整性、菌体超微结构等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太白韭乙醇提取物的化学组成,探讨其抑菌机理.太白韭...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粗提物对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PJ-1)的抑菌机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为原材料,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得到不同组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对PJ-1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组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金属抗菌肽SIF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机制,从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表面电位、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内膜通透性和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等角度考察了SIF4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SIF4可破坏细胞壁结构完整性,随着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的延长,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也同步增长,2MIC组与TritonX-100组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表面电位与SIF4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细胞表面疏水性与SIF4质量浓度呈良好的量-效正相关关系;细胞内膜通透性与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呈正相关;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与抗菌肽质量浓度和温育时间呈正相关,温育1 h时,胞内蛋白质泄漏呈差异性显著(P<0.05),温育3 h后,2MIC与TritonX-100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差异基本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IF4可增强细胞通透性并使胞内物质泄漏,还能增强细胞表面疏水性和降低细胞表面电位,使细胞聚沉并诱导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肉桂精油的抗菌活性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实验采用气相熏蒸法研究精油的气相抗菌活性,通过TEM、电导率实验、FT-IR、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肉桂精油的气相抗菌机制.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具有显著的气相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5μL/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0.5μ...  相似文献   

13.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FX-6产抗菌肽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抑菌作用机制。通过凝胶阻滞电泳、荧光光谱考察抗菌肽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结合作用及方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察抗菌肽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合成的影响,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荧光指示剂法分别测定抗菌肽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非特异酯酶表达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抗菌肽F1能以嵌插方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的DNA结合,阻碍其遗传信息正常表达,使其蛋白的合成减少,并使胞内β-半乳糖苷酶、非特异性酯酶的表达活性减弱,胞内酶系统紊乱,影响其正常代谢,生长周期无法顺利进行,从而起到抑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型酪蛋白源抗菌肽BCp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本实验通过酶标仪、流式细胞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BCp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壁膜损伤机制;采用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BCp12对菌体DNA结合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利用赖氨酸乙酰化、琥珀酰化、2-羟基异丁酰化、丙二酰化4 种泛抗体结合免疫印迹分析BCp12对菌体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影响。结果表明:BCp12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 mg/mL,经质量浓度超过MIC的BCp12处理后的菌体细胞膜疏水性显著下降(P≤0.001),通透性增加,菌体形变严重,部分细胞内容物外泄形成空腔;BCp12与溴化乙锭竞争性结合菌体DNA,使核酸合成受到抑制,胞内蛋白质量浓度显著下降(P≤0.001),特别是分子质量为15~35 kDa的蛋白变化最为明显,说明BCp12可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存在大量的赖氨酸乙酰化、琥珀酰化、丙二酰化修饰,经BCp12处理的菌体赖氨酸丙二酰化修饰水平明显下调,而对赖氨酸琥珀酰化和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影响不明显。本实验揭示了BCp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靶点抑菌机制,对新型乳源抗菌肽的应用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microbial (AM) activity of starch-based films coated with linalool, carvacrol, or thymol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vitro or inoculated on the surface of Cheddar cheese. In solid media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inalool, carvacrol, or thymol coated onto the film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of each AM agent. All the coated films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 aureus on the surface of Cheddar cheese. The sensitivity of S. aureus to the AM agents test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the study is in the order of thymol > carvacrol > linalool.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extract (MOE)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investigated in a minced mutton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s of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were studied by light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RESULTS: MOE inoculation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 aureus in minced mutton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meat without MOE. The cell membrane of S. aureus treated with MOE showed structural disorganisation and cytoplasmic volume overflow. After 48 h of exposure to MOE, many S. aureus cells had completely collapsed. CONCLUSION: 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of MOE resulted mainly in cell membrane and wall damage, causing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cell membranes or lysis of cell walls and loss of cellular constituents, impairment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changes in bacterial cell morphology.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扫描电镜下形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了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结果表明:鹿蹄草素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灭作用.鹿蹄草素作用细菌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绿脓杆菌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鹿蹄草素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结构被明显破坏,细胞壁呈溶解状,菌体细胞间相互粘结,细胞间界限变模糊;绿脓杆菌菌体细胞间界限变模糊,但并未对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破坏.结果分析认为,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被破坏直接相关,而鹿蹄草素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乳酸菌HS011(LactobacillusplantarumMG5276)、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HS023(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strain NDO4)、嗜热链球菌HS033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323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抑菌机制。方法 以MRSA为研究对象,探索乳酸菌粗提物对MRSA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的影响、抗菌药物复合作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抽提物对MRSA生物被膜抑制和清除效果,以及抽提物对MRSA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等。结果 乳酸菌粗提物HS011、HS023、HS033对MRSA的MIC分别为5.75、5.00、6.00mg/mL;指示菌MRSA的生长过程受到粗提物明显抑制,在6h时HS011、HS023、HS033对MRSA的抑菌率分别为28.69%、69.20%和42...  相似文献   

19.
Bifidocin A是由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04代谢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敏感菌,分析细菌素Bifidocin A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从敏感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膜质子移动势的变化4个角度分别探讨该细菌素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26112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58μg/m L,抑菌活性较强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并初步推测其抑菌作用机制是通过耗散细胞膜质子移动势,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形成孔洞,进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最终瓦解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