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硅酸盐矿物可浮性研究及晶体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添加抑制剂和活化剂的条件下,在油酸钠和十二胺体系中,研究了代表五类结构的九种硅酸盐矿物的可泛性,从矿物晶体化学角度分析了矿物晶体结构与其可浮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硅酸盐矿物的浮选特性与不同结构矿物解离后表面电性、离子组成、化学键种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可浮性的晶体化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从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的特征出发,通过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及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浮选体系中可浮性的研究,采用矿物晶体化学理论分析了矿物晶体结构特征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了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基因矿物加工”系统工程建设,探究基因特征与铜矿浮选的关系,以具有代表性的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XPS、溶解性试验、Zeta 电位、接触角等测试分析及 MS 模拟计算等分析总结了含铜矿物的基因特征。通过浮选试验得到了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为:斑铜矿>黄铜矿> 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在乙基钠黄药(NaEX)、丁基钠黄药(NaBX)、异戊基黄药(NaIAX)和丁铵黑药体系下的浮选规律为黄铜矿、斑铜矿有较好的可浮性,而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较差,可浮性优异大致规律为:斑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结合基因特征分析得出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规律与断裂面、断裂键密度和断裂键等基因特征有关,而在 NaEX、NaBX、NaIAX 和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规律与铜矿物的禁带宽度和表面 S 元素含量基因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浮选体系中3种矿物的可浮性大小为重晶石>天青石>石膏;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为石膏>天青石>重晶石。利用XPS和红外光谱测试探讨了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油酸钠与3种硫酸盐矿物之间的作用是化学吸附,十二胺为物理吸附,水杨羟肟酸则是与矿物发生螯合反应。对矿物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3种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Mn+-O2-键断裂程度与矿物可浮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方解石与硅灰石常相互伴生,因矿物晶格中都含有Ca2+而具有一些相似的表面性质和溶解特性;但是,两种矿物所含阴离子基团的不同,又使它们在浮选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方解石和硅灰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十二胺和油酸钠对方解石和硅灰石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logC-pH分析,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方解石和硅灰石的表面荷电情况以及溶液中的优势组分情况;通过XPS测试和MS模拟,研究了方解石和硅灰石表面Ca质点密度和Ca不饱和键密度的情况。Zeta电位分析和logC-pH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定位离子的不同,方解石比硅灰石带有更多的表面净剩正电荷;XPS和MS模拟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方解石比硅灰石具有更多的表面Ca质点密度和Ca不饱和键密度。  相似文献   

6.
以庞庞塔矿选煤厂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浮沉试验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得出其可浮性差的原因是中间密度物含量较高。该煤泥不同程度解离后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煤时间为7 min(平均粒度11.75μm)时,可取得最佳浮选效果,精煤产率达到74.37%,比未经磨煤时提高了6.05个百分点;灰分为9.52%,比未经磨煤时降低了6.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工业铝电解产生的废阴极主要由石墨化炭和电解质构成,废阴极中的石墨化碳可通过浮选工艺进行综合回收。本文在以柴油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的浮选体系中,对去离子水清洗前后废阴极炭的可浮性做了对比研究。同时研究了pH值、Na 、K 、Ca2 、Al3 等金属离子对废阴极炭可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解于浮选矿浆中的电解质氟化钠所释放出的金属离子Na 是影响废阴极炭可浮性的主要因素。浮选体系中的金属离子对废阴极炭可浮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价数越高、离子浓度越大废阴极炭可浮性越好。矿浆pH值对废阴极炭可浮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孔雀石固-液界面的可溶性、电泳活性、可浮性等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对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硫化浮选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辰砂在黄原酸体系中的可浮性和常见重金属离子对其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药易捕收辰砂,硫酸铜和硝酸铅对辰砂稍有活化作用,三价和二价铁盐对辰砂有抑制作用,硫酸锌对它的可浮性影响较小。通过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光谱和ζ—电位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辰砂表面电性、辰砂与硫酸铜和黄药及活化的辰砂与黄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几种硅酸盐矿物晶体化学与浮选表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石英、绿柱石、锂辉石、锂云母、石榴子石等硅酸盐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及矿物经金属离子活化后的浮游性,并结合矿物晶体化学特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气石的性质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芳芳 《矿业快报》2007,26(3):10-13
电气石族矿物化学成分高度多样化,因其本身具有热电性,压电性及自发极化性,不仅可以做为珍贵的宝石,而且在科学技术、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前景。文中主要对电气石的颜色多样性机理,性质,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沉降时间、吸油值、吸光度等为评价参数,优化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电气石粉体表面有机化改性的工艺条件。确定以蒸馏水作溶剂,钛酸酯的用量为电气石质量的4%,反应体系pH值为9,矿浆固液比为10:50,60℃下反应1.0h,所得改性电气石在液体石蜡中的沉降时间由原电气石的14min延长到467min;电气石表面的有机改性只降低了电气石表面的极性,而不改变电气石的晶体结构,且改性电气石的负离子释放量增加为未改性电气石的1.75倍。   相似文献   

13.
电气石微粉的研制及其在环境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一矿区的电气石块状矿物,采用搅拌磨的方法制备电气石微粉,并对其成分、形貌、粒度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电气石微粉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l、S i、Fe、Na、Mn、Ca等,属于黑色铁电气石矿物;电气石微粉的平均粒度为6.21μm;电气石微粉的颗粒呈不规则的片状结构。探讨了电气石微粉在空气净化、电磁红外保健、水处理和电磁辐射防护等环境功能材料中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电气石是以含硼为主的锂、钠、铁、镁、铝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由锂电气石、铁电气石、镁电气石三种端员组成,本文以铁电气石为例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并对电气石微米级、纳米级粉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溶液化学、电化学、胶体化学和晶体化学在矿物浮选中的研究概况、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电气石粒度对其远红外辐射和吸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深入了解超细纳米化电气石的特性,对新疆阿勒泰矿区的黑色电气石样品进行了超细纳米化处理,考察了不同粒径的电气石超细粉体对其远红外辐射和吸附效应的影响,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我国铝土矿中含硅脉石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的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 ,讨论了晶体结构与铝硅酸盐矿物表面断裂键的特性、润湿性、电性及可浮性的关系 ,以及晶格杂质与可磨性对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矿物晶体边面上晶面的单位面积断裂键数皆有如下关系 :NSi-O( 110 ) 相似文献   

18.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黄锑矿体相、(001)表面以及水分子在其表面吸附的结构性质,利用 XPS 和表面电位分析了黄锑矿单矿物表面特性,讨论了黄锑矿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锑矿中氧原子的活性较强,锑原子的活性较弱,水分子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导致常规阴离子捕收剂难以吸附于黄锑矿的表面,而需要通过金属阳离子活化。黄锑矿在 pH>2.4 的范围内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单矿物浮选试验中,铜离子活化后的黄锑矿可以很好地被油酸钠捕收,十二胺离子也可以很好地浮选表面荷负电的黄锑矿。矿物表面基因特性与矿物可浮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