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邵帅 《吉林水利》2022,(12):68-70+74
从防洪和生态角度出发,对艾子口河道治理的必要性、河道规划、堤防工程、河道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治理理念以防洪为主、兼顾生态效益,通过堤防工程、疏浚工程、生态工程等多项工程布置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既是城市防洪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河道内生态多样化和河流生态修复能力,对流域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河位于我国河西走廊西端,主要流经肃北县和敦煌市。工程区河流沿岸农村和耕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洪水即造成较大洪涝灾害。根据流域规划、河道地形地貌特点、工程区地质条件等,对党河敦煌段河道进行治理。简要介绍了党河敦煌段防洪治理工程的防洪标准、堤线的确定及堤防设计情况,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宏安 《治淮》2002,(10):27-28
一、概述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应对在建工程进行合理的项目划分,工程项目划分是质量考核与质量评定的重要环节,划分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影响很大。工程项目划分一般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针对河道治理工程而言涉及两方面内容:河道拓挖工  相似文献   

4.
济源市蟒河河道,淤积严重,人为挤占河道,向河道倾倒垃圾等废弃物,河滩内阻障树木多,河道泄流能力小,现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洪涝灾害频繁。为改善区域防洪除涝条件,保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蟒河河道实事工程、水土保持、坏境保护等治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河道硬质河道生态功能和景观娱乐功能差,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是研究和工程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壤生物工程河流近自然治理方法在欧洲采用较多,该文以维也纳丽森河欧盟生态恢复工程为案例对此思想和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该工程生态恢复的目的和工程设计原则,并对其具体采取的土壤生物工程生态治理措施作了总结,其生态恢复工程的经验将对我国正在探索及实施中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科学统筹规划工程、确定需要治理的防洪标准、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注重生态护坡护岸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丁坝是广泛用于的河道整治和维护建筑物,其主要功能为保护河岸不受来流直接冲蚀而产生掏刷破坏,同时它也在改善航道、维护河相以及保全水生生息场多样化方面发挥着作用。以洮河干流甘南州卓尼县城段堤防工程为依托,论述了丁坝设计的几个基本方面,并介绍了相关计算公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李国栋 《山西水利》2022,(11):18-20
文章针对汾河上游(分水岭—潘家湾)段河道,存在的行洪能力不足,行洪不畅等问题,通过新建、改建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蓄水工程、跨沟桥涵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等措施,提高河道防洪标准,理顺堤防线路,疏浚河道,调整河势,减少河岸坍塌,保护沿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形成河道蓄水水面,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简述深圳市河流状况及城市化特征,指出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治理规划设计方面讨论了城市化流域的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水面线推算,河道功能,平面及断面设计、暴观生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西郝桥到汇通桥河道防洪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情况,简述了河道防洪工程的必要性和河道治理原则,从主河槽、防洪大堤、地方基础处理、水土保持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堤防设计,解决了本段河道存在的防洪工程难题,消除了防洪安全隐患,改善了生存环境,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华亭县土石山区属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该区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与效益研究,对促进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呆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七条典型小流域的泥沙来源、土壤侵蚀量和治理措施分布的时空顺序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治理模式,在治理程度相近的情况下,水保效益差异显著。这为水土流失治理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东江上游地区河流水沙特性,并阐述了水库的修建和运用对该地区水沙输移的影响。东江上游地区是整个流域泥沙的重要来源区,该地区地表径流主要来自于降水,河流泥沙也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径流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从长系列看,东江上游地区径流量虽然在不同时期波动较大,但相对稳定,而河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东江上游来水来沙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汛期,其汛期来水来沙量分别占全年的70%和88%。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运用,减小了径流量的季节差异,降低了河流流量脉动特性。同时其河流输沙率在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以及枕头寨水库调整后分别下降了30%和50%。近年来,东江下游进行的大规模无序采沙,其采砂量已经远大于上游来沙量。在东江流域进行水沙管理时,不仅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无序采沙行动,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流域水沙输移问题,以达到维持整个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东南诸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寿仁  吴志平 《中国水利》2011,(23):121-123,104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东南诸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在查清东南诸河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针对区域工程型、水质型与资源型不同缺水问题,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布局及方案,促进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了东南诸河区水资源形势、规划目标及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及管理等规划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黄河区用水指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区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黄河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合理、高效用水对于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持续利用黄河水资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成果,选择常用的用水指标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区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仍然还比较低;流域内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不平衡;农业用水指标偏高,既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因素有关,也与该区较为普遍的粗放灌溉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晋中东山供水工程隧洞开挖施工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晋中东山供水工程输水线路隧洞3号、5号、6号、7号开挖的特殊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具体内容包括开挖工序、测量放线、施工方法、隧洞照明、通风、质量检查及验收.  相似文献   

16.
西北诸河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西北诸河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用水效率和效益低、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水土总量控制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水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地处阴山山脉的狼山冲击扇南缘,狼山山间沟壑纵横,沟谷发育,坡度陡峭,且植被稀少,多砂土,地表涵养能力极差,降雨稍大,辄成山洪,如遇大雨,则会形成不可抗拒的大山洪,对乌拉特后旗狼山山前旗府和呼和温都尔镇的山洪治理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中常洪水调控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塑槽径流条件、水流动床阻力、河道整治、滩区及防洪等方面,论证了未来黄河下游主槽目标过流能力采用4 000m3/s左右的合理性,提出了黄河下游发生明显淤滩刷槽的临界流量。同时,根据不同量级洪水河道的冲淤特点,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控制下游流量、含沙量指标。即在目标主槽过流能力条件下,控制漫滩洪水流量不低于6 000m3/s,含沙量不大于250-300kg/m3;小漫滩洪水和非漫滩洪水,尽量按流量2 300-4 000m3/s、含沙量20-50kg/m3的水沙搭配控制,避免出现4 000-6 000m3/s8、00-2 300m3/s两个量级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对东江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渺林  夏军 《人民珠江》2004,(2):4-6,15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对东江流域水资源及水循环的影响,将为东江流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调配等提供决策依据。以SCS模型为基础,建立适用于东江流域的月水量平衡模型,并利用8个代表流域的资料进行检验,模型结构简单,模拟结果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东江流域汛期旱涝急转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鹏  刘春玲  张强 《人民珠江》2012,33(5):29-34
基于东江流域32个雨量站1956-2009年的月降雨量资料,通过定义长周期降雨旱涝急转指数LDFAI(Long-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和短周期的降雨旱涝急转指数SDFAI(Short-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分析了东江流域汛期长周期和短周期降雨旱涝急转现象的趋势变化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LDFAI和高SDFAI对应着降雨的旱转涝,低LDFAI和低SDFAI对应着降雨的涝转旱,SDFAI在反映旱转涝优于LDFAI。②长周期降雨旱涝急转主要以全涝为主,短周期降雨旱涝急转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全旱,其次是旱转涝和涝转旱,4-5月的全涝发生的频率高于其他短周期的频率。③前汛期-后汛期、6-7月东江中上游地区和5-6月东江流域全部区域涝转旱的趋势减小,并且旱转涝的趋势增加,东江下游和东江三角洲地区有涝转旱的趋势;4-5月、7-8月和8-9月中上游地区有旱转涝的趋势,东江下游和东江珠三角地区有涝转旱的趋势,而且越往上游地区,旱涝急转趋势变化越明显,此研究结果对于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