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出了适应这一增长趋势的多粒度光交换技术,对多粒度光交换系统节点在网络中做了相应部署,分析了多粒度交换网络环境下的流量梳理,最后进行多粒度故障检测,利用GMPLS协议针对多粒度LSP实现故障通知,完成相应的保护/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多粒度交换技术利用波带级路由以及光纤级路由,可有效降低光交叉连接的复杂度,但多粒度交换增加了光网络的逻辑层次结构,便得网络中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更为复杂,多粒度全光网中的多层联合路由机制是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动态业务下多粒度全光网中的资源分配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采用不同节点交换比例时网络的阻塞性能,分析了不同业务量时多粒度交叉连接节点的最佳波带粒度,并结合经济性对多粒度全光网的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在多层MG-OXC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粒度交换结构,实现了波带交换和OTDM的结合。该新型MG-OXC结构端口较少,并且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同时也因此降低了同等信息量下波长的使用数量,为网络提供了更大的传输容量,能够很好地适应光网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多粒度交换技术利用波带级路由以及光纤级路由,可有效降低光交叉连接器的复杂度。但多粒度交换增加了光网络的逻辑层次结构,使得网络中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在多粒度全光网中实现多层联合路由是提高网络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多粒度交叉连接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粒度全光网中的多层联合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支持OTDM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文章在多层MG-OXC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粒度交换结构,实现了波带交换和OTDM的结合.该新型MG-OXC结构端口较少,并且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同时也因此降低了同等信息量下波长的使用教量,为网络提供了更大的传输容量,能够很好地适应光网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光网络中引入全光交换技术可以无需进行光电光转换和电信号处理,使网络具备透明性,大大降低节点的复杂性和节点成本。多粒度交换节点减小了交换矩阵的规模,降低了交换矩阵的复杂性,是波分复用(WDM)网络节点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引入,带宽可变的节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传统的基于波长的光交叉连接器(OXC)交换结构、多粒度交换结构,以及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单载波频分复用(OFDM/SCFDM)的节点交换结构,并通过实验对基于带宽可变的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OXC节点技术进行了验证。在实验中提出的基于子波带的交换结构中,节点容量达到了P比特量级。  相似文献   

7.
黄胜  王汝言  阳小龙  隆克平 《半导体光电》2009,30(3):436-440,468
现有的多粒度光交换一般只支持光纤、波带和波长这三种粒度的光交换,其最小粒度通常为波长粒度.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方案,包括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的节点结构、路由策略、波带分配算法.这种方案利用了光突发交换的交换粒度小、统计复用特性等优点来提高链路利用率,同时利用多粒度先交换减少光交叉连接(OXC)的端口数和降低OXC的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能有效降低包丢失率和端对端时延.  相似文献   

8.
李艳芳  焦磊 《信息技术》2014,(4):188-192
为了有效地传输不同波长粒度的业务,对多粒度光网络波带组合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多粒度光网络的模型和光交叉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粒度交叉连接结构的两种结构,单层和多层多粒度交换结构。结合多粒度的交换结构,给出了几种波带组合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光互联网络的典型特征是高速宽带、灵活可控、资源高效利用。光突发交换(OBS)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将成为下一代光互联网的一种典型的核心支撑技术。文章分析和讨论了OBS网络增强型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控制面技术、多粒度光交换技术,以及光网络节点结构模型、波长资源预留与调度机制、竞争解决机制、OBS网络故障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还分析和讨论了下一代光互联网络的光虚拟专用网(OVPN)关键技术问题。文章指出为了增强目前光网络在资源分配、服务发现、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缺乏与上层IP网络的协同支持,需要对网络控制面体系结构、流量工程和业务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效灵活地利用已有带宽,充分、高效和灵活地调度和控制各种粒度的业务,保证业务的生存性是光交换网络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文章探讨了融合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分组的新型交换机制、光纤/ODUk/分组混合交换机制。文章认为新的交换机制和多粒度交换结构是超大容量实现和构建的关键,业务多粒度生存性及协调机制、业务适配、带宽分配、管理和控制、损伤监测等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崔贺  田军 《通信技术》2011,44(4):112-113,120
多粒度光网络中多种粒度光通道的存在,任何故障均会造成网络服务质量的降低。一方面多粒度光网络具有单粒度光网络故障传播的特性;另一方面多粒度光网络的故障又分为不同的层,每一层对应一种类型的故障。通过对多粒度光网络光通道、光节点的分析,抽象出可告警不同粒度故障的物理信道模型,并将二叉树算法应用在模型中,实现故障位置和故障粒度的定位,并且对网络拓扑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波分复用(WDM)多粒度交换可重构全光网是当前光通信网发展的方向,该文构造了一种实际试验网,提出了一种 眼图法对网中数字光信号进行全面监控的方法,并在自建WDM多粒度交换可重构全光网试验床上进行了演示,结果显示在网络重构等各种条件下均可对网中各波长通道数字信号的信噪比、定时抖动、功率、误码率等进行实时监测控制,该方法对光信号的协议和速率透明且能对各种光性能劣化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粒度光交叉连接(MG-OXC)的体系结构,它可以完成光纤、波带、波长的交换,以及不同粒度业务的上下话路.同时介绍了由三个真实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节点与若干虚拟光节点所组成的智能多粒度光网络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平台支持动态的可配置的网络拓扑、自动的邻居发现、受限的波长、波带路由,以及光层快速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提高交叉连接器端口效率问题,进行了线性规划探讨.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波带疏导算法,对波长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并选择NSFNet拓扑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可以减少多粒度交叉连接端口数,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阻塞率,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size of traffic demands ranges from sub-wavelength-level to wavelength-level, traffic demands need to be aggregated and carried over the network 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resources are utilized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e technique called multi-granularity grooming is proposed to save the cost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witching ports in optical cross-connects. However, the existing multi-granularity grooming algorithms are mostly limited in single-domain optical networks. Since the current optical backbone keeps enlarging and is actually divided to multiple independent domains for achieving the scalability and the confidenti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ulti-granularity grooming in multi-domain optical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heuristic algorithm called hierarchical multi-domain multi-granularity grooming (HMMG) based on hierarchical integrated multi-granularity auxiliary graph (H-IMAG) to reduce the total number of optical switching ports. The H-IMAG is composed of the inter-domain virtual topology graph (VTG) and the intra-domain integrated layered auxiliary graph (ILAG), where VTG includes a wavelength virtual topology graph (WVTG) and a waveband virtual topology graph (BVTG), and ILAG includes a wavelength layered auxiliary graph (WLAG) and a waveBand layered auxiliary graph (BLAG). Then, we can groom the sub-wavelength-level demands into lightpaths based on WVTG and WLAG and groom the wavelength-level demands into high-capacity wavebands based on BVTG and BLA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erformances of H-IMAG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粒度软件网络模型的软件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鹏  王鹏  李兵  胡思文 《电子学报》2018,46(2):257-267
软件系统是一类典型的人工参与的复杂系统,理解软件系统的演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软件工程实践.本文从包、类和特征三个粒度上构建软件系统的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依次从网络规模、质量、结构控制三方面定量分析软件系统演化规律.以经典的Lehman演化定律为基准,对比软件系统在不同粒度下的演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粒度下软件系统表现出的演化特性有所不同,其中在类粒度下效果更好;(2)持续增长、持续变化、自我调节和主体维持四项定律表现出与构建软件网络的粒度无关;(3)包粒度下系统演化对软件质量影响不大,而反馈系统定律仅在类粒度下成立.  相似文献   

17.
分组增强型OTN实现了分组传输网络(PTN)和光传送网络(OTN)的进一步有机融合,其网络内部综合了分组交换,VC交叉,ODUk交叉,波长交叉等不同的交换颗粒,引入智能控制层面,实现多交换颗粒、多业务适配网络环境下的资源调度,成为POTN网络应用的重要需求。本文从光传送网络智能化标准化现状出发,对POTN网络控制平面实现机制中的多层信令调度、层间资源调度策略、保护恢复机制实现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互联网中,端到端(P2P)应用模式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可能将改变网络的流量模式,对于传统的传送网络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从业务、网络控制和传送层面共同规划.采用协议与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量疏导,扩展传统多粒度概念,给出综合的域间网络规划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婧  李海峰  马琳  陈肖  陈晓敏 《信号处理》2017,33(3):374-382
针对传统维度语音情感识别系统采用全局统计特征造成韵律学细节信息丢失以及特征演化规律缺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时间单元的多粒度特征提取方法,提取了短时帧粒度、中时段粒度以及长时窗粒度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可以融合多粒度特征的基于认知机理的回馈神经网络(Cognition-Inspir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IRNN)。该网络模拟了人脑处理语音信号时“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融合多粒度特征,使得不同时间单元的特征均参与网络训练,既突出了情感的时序性,也保留了全局特性对情感识别的作用,实现多层级信息融合。该网络同时模拟大脑运用以往经验模式进行对比的过程,在网络中引入记忆层,用于记忆上文情感特征,强化了上下文信息对识别的影响作用。本文将该方法用于VAM维度语料库的维度情感识别,分别从Activation、Dominance、Valence三个维度进行测试,平均相关系数为0.66,识别结果明显优于传统ANN和SVR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