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的平台上,利用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在给定仿真条件下,建立了跳频通信系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宽带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通过跳频仿真图形前后对比,得出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的定频通信,在现代通信中有更高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的平台上,利用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在给定仿真条件下,建立了跳频通信系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宽带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通过跳频仿真图形前后对比,得出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的定频通信,在现代通信中有更高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同步技术是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重点分析跳频通信同步方法中的同步字头法,在跳频通信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同步字头法实现同步的原理。针对同步字头容易暴露和易受干扰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利用系统频率表的索引号来实现跳频同步的方法,研究同步序列的格式并且对其同步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对其实现仿真,同时为了更加方便地修改模型中的参数以及绘制仿真得到的波形图,为该仿真模型建立图形用户界面(GUI)。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能快速地完成跳频通信系统的捕获和跟踪,系统同步时间大大地减小并且与理论分析值相符,仿真得出的误码率也在容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跳频通信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衰落、抗截获能力。跳频速率、跳频带宽和跳频频点数是跳频通信主要的性能参数,而跳频同步则是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必须采用较高的跳频速率,采用可靠快速的跳频同步方法。以DSP+DDS为支撑的宽带高速/变速跳频系统的跳频器可输出直接射频调制信号。基于相关码联合差错控制的快速跳频同步方法,有较短的初始同步时间及迟入网进入时间,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跳频通信在宽带噪声干扰和梳状干扰下误比特性能较差的问题,基于“信道即消息”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波跳频通信技术——图样匹配跳频.以Williard码、Walsh码和Gold码为例,分析了几种图样码的特性及对系统抗干扰能力和信息速率的影响.提出了图样码的选取要求,结合系统的两种帧同步策略分别给出了图样码型,对FH/MFsK和图样匹配跳频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图样匹配跳频系统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恶意干扰严重影响常规跳频的误码性能时,图样匹配跳频可以显著提升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跳频技术是扩频通信中的一种抗干扰的实用技术。自适应跳频技术是建立在自动信道质量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能使跳频通信过程自动避开被干扰的跳频频率点,并以最小的发射功率、最低的被截获概率,达到在无干扰的跳频信道上长时间保持优质的通信。本文介绍这种自适应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在提高数据链抗干扰性能中的应用,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论证了其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扰和保密性,对跳频通信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跳频通信的实现方式,提出基于FPGA的跳频通信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中发端信号采用QPSK调制,接收端采用超外差接收以达到减少噪声和提高接收灵敏度的效果,接收端跳频同步采用等待自同步的跳频捕获和基于延迟锁相环的跳频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跳频通信系统可以正确实现跳频通信。与传统跳频通信实现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灵活性强、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保密通信、组网通信的考虑,提出将差分跳频技术应用于水声通信并给出了系统模型,可以克服传统跳频通信的数据率不高和同步困难等不足.从CHESS电台G函数产生的跳频图案的缺点出发,利用混沌序列构建出新的G函数,将混沌序列按照一定的方法分割,冉将数据信息调制在随机序列上用以产生跳频号,对新旧G函数产生的跳频图案进行了性能检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G函数产生的跳频序列有良好的均匀性、随机性,应用于水下通信可以更好的抗水下干扰和多途,实现保密通信和组网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文娜  黎宁 《福建电脑》2010,26(8):125-126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频谱容量变得越来越拥挤,跳频调制作为优秀的数字通信调制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扩频通信中的跳频技术,说明了蓝牙采用跳频技术的原理,并对其组成的通信系统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同步技术是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高速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的要求,采用同步头与时间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跳频同步。文章研究了同步序列格式、跳频图案同步、位同步等问题,分析了同步性能,使用Matlab6.5完成了仿真验证。同步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时间短、捕获概率高、虚警概率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跳频算法对动态、复杂电磁干扰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的难题,以及克服现有跳频算法在分布式通信环境下对公共控制信道和统一时钟源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时钟序列的分布式认知跳频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认知跳频通信系统模型,分析其通信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分布式跳频通信环境的异步时钟结构序列。基于该序列的分布式认知跳频算法不依赖于任何公共控制信道和统一时钟源,能够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达到高效抗干扰通信的效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典型的窄带、宽带噪声干扰、部分频段干扰以及随机干扰,所提算法的抗干扰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的跳频通信算法以及现有的公用控制信道认知跳频算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跳频电台具有的抗干扰特性,并以200跳VHF跳频电台为例,详细分析了对其进行跟踪干扰的可能性,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论证了跳频电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罗鹏程  曾向荣  杨光 《计算机仿真》2009,26(12):21-24,94
在部队通信服务问题的研究中,数据链仿真是数据链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军队数据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军现役战术数据链Link-16为背景,比较分析了数据链系统的四类信息传输方式,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介绍了主要的抗干扰技术.利用Simulink软件对数据链系统建立了链路仿真平台,重点构建了直序扩频模块和跳频模块,对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和莱斯衰落影响下的信号传输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抗干扰性能分析.通过仿真与分析可以看出,RS编码、直序扩频、跳频等技术保证了Link-16数据链的高抗干扰性能,使其满足军用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种信噪比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跳频抗干扰通信中不同跳频点上信噪比可能不一致的问题,根据巴克码自相关函数值的大小设计一种可以准确估计信噪比的方法。结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进行信道编码纠错,提高了信道译码性能。当某些跳频点受强噪声干扰时,直接进行纠删处理,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跳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与跳频通信相结合。通过对编码算法中的“贪婪算法”的复杂度简化和带偏移量的分层量化译码(LBP-OMS)算法的应用,提高了码字的纠错性能。实验表明,当某些频带受强噪声干扰时,改进后的信道编译码方法提高了跳频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非合作通信场景下的跳频信号自动化检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与支持向量机的跳频信号检测识别算法。该算法将无线通信信号转化为包含时间、频率和幅度的时频瀑布图,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算法将不同跳频序列在瀑布图上产生的独特结构特征提取出来。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将特征序列映射到高维空间,通过寻找最大间隔分离超平面,实现跳频信号的检测与多种跳频序列的识别,并依此建立跳频信号检测识别原型系统。最后在室内多径信道环境下进行了测试验证,该算法能够完全自动化的精确检测到开放电磁环境下的跳频信号并且能够实现对多种跳频序列的识别。在信干噪比不超过20dB时,针对不同跳频序列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8.01%。  相似文献   

17.
肖超 《计算机安全》2013,(11):47-49
跳频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抗干扰性、抗截获性和高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战中,其中跳频网台的分选技术尤勾重要,但由于其巨大的运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实时应用。该文从压缩感知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步非正交跳频网台的分选识别方法。该方法大幅简化了运算量,根据异步非正交组网中各网台的频率表不同的特性,实现网台分选,为跳频网台的分选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有效地分选出目标跳频信号所属的网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敌我识别系统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角度出发,介绍了IFF系统中跳频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原理,并对跳频技术的信号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采用跳频抗干扰技术后,干扰机采用阻塞式致盲压制干扰下对IFF抗干扰系统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在模式4的环境中,噪声调幅、调频、调相干扰下误码率的分析数据。仿真结果说明了IFF系统采取跳频抗干扰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IFF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较低信号被截获概率,而且为IFF系统今后的深入研究与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仇文博  杜兴民  朱礼亚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8):110-111,104
RS码是一种纠突发错误能力很强的分组循环码,DFH是一种集跳频图案、信息调制、解调于一体的具有较强的抗跟踪干扰能力的新型跳频技术,在分析RS码及DFH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具体分析基于RS码的DFH系统的BER性能.与以往论文相比,比较了不同编码下的系统性能,由仿真结果可知,BER为时采用(31,15)RS码比不采用RS码可得到近2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