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化建筑的创作中,对文化的合理解读是重中之重,以阜南县文化艺术中心方案的创作为例,在深邃的地域文化与具体的建筑形体之中寻找一个契合点,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提炼,将抽象而庞杂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建筑形态表现出来,力图将文化"型化",让建筑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建筑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空间架构的建筑美学探索;本文力求通过笔者具体工程案例设计,探索西部贵州地方现代建筑的创作方向。响应"北京宪章"精神,走地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地域化道路;探索中国、特别是西部贵州地区建筑师的创作之路;在理性与浪漫之间找到创作的平衡点和支撑点;走出一条中国西部贵州建筑师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3.
罗厚安 《城市建筑》2014,(21):389-389
结合凤县古羌文化演艺中心的建筑设计创作,本文探讨研究地域性元素在建筑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具体的建筑设计只有从地域环境要素、功能特征、文化背景出发,不盲从与主流的建筑思潮,才能为建筑实践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结合凤县古羌文化演艺中心的建筑设计创作,本文探讨研究地域性元素在建筑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具体的建筑设计只有从地域环境要素、功能特征、文化背景出发,不盲从与主流的建筑思潮,才能为建筑实践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漳州的谷文昌干部学院为例探讨闽南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当代表达,具体从符号形式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阐释该项目创作过程中将闽南地域性建筑文化运用到实践中,以期能够找到闽南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微妙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南安职业中专叶飞将军楼的设计创作,探讨场地设计在建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校园总体布局现状、建筑功能要求和环境的地域特征出发,试图探索出合理的、有效的创作理念,使得新旧建筑能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范须壮  董丹申 《华中建筑》2011,29(1):96-100
该文论述了现代建筑形式在我国的地域化发展历程,探讨了现代建筑地域化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按照传统的形式主义创作手法来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是行不通的,对待现代建筑地域化应有新理念,指出隐性继承、以人为本、挖掘场所特征、保护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是继承传统地域文化,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1978年至今,中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高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更是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创造了“嘉庚风格“之后福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以彭一刚先生为首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福建进行的一系列园林建筑创作,极大地促进了福建传统园林现代化的创作;加拿大B H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3号候机楼被誉为适合国情的高技派地域性建筑典范……域外建筑师队伍在新一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他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赤道几内亚国家议会中心是赤道几内亚国家级的多功能会议建筑,作为国家对外形象的一部分,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展现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议会中心建筑方案创作过程和方案的介绍,探讨在地域性建筑设计中顺应地域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地域建筑新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创作原则、思路与方法.希望以此为引导,为今后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时空延展性和时代前瞻性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雷持平 《浙江建筑》2012,29(8):5-7,18
首先对铁路客站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核心设计理念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地域文化在铁路客站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例从在结构设计中寻找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形式语言;“形式跟随气候”吸取地方性的空间理念和适用技术;抽取当地的城市名片,将其转化为极具特色和文化性的建筑语言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客站建筑地域性创作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月爱湖区域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从中把握和总结出城市化建设与旧村拆迁安置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准确理解和定位政府拆迁改造现状村落及周边地块和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区域中心的初衷和目的,达成通过建设月爱湖区域这一平台提升邯郸市城市区域中心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2.
张军  林敏 《建筑创作》2011,(10):128-134
文章通过对案例的解读,试图探索其在所继承的建筑文化中所强调的典型传统民居元素,以有机更新的理念来指导当代地域主义建筑的创作实践,以期在城市化进程中能继承和创新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湖南湘西传统建筑的复合界面类型,萃取其地域类型,对其进行地域类型转换,并在设计实践中关注建筑空间与界面的地域表达。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建筑之根》和《建筑的地域性》两本论文集,相隔50年的时间尺度,探讨了美国地域建筑研究的历程。两书前后照应,以美国为主线清晰地展示了地域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本文分析了两书的前后传承关系,对书中重要的人物与事件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阅读,介绍了美国地域建筑的起源和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成丽  方翊珊 《新建筑》2013,(4):114-118
尊重人文环境、保护地域建筑文化等理念的缺失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平台,介绍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针对一年级新生所试行的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周的教改举措,通过对教学目的、形式和方法的解读,探讨此种体验式教学实践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环境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观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当代的建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由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交通部、水利部等六部委共同领导,采取"国家组织、专家参与、地方配合、部门协调、中外合作"的规划编制方式编制的我国第一例跨省区的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通过推动三峡区域旅游的发展,实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交通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将对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文章运用现代区域规划方法,在对区域交通现状精确研判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方案,以实现旅游交通的区域拓展与整合,使之成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18.
地域性特色景观是一种依靠发掘本地特色而形成的一种明显区别与其他地方的景观特色,它有着自然、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内涵,本文通过SWOT分析、景观定位、形象构思、区域特色、景观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地域性特色景观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邵阳市在湘西南地区中区位优势明显,其开发战略定位是湘西南地区发展首当其冲的关键。本文就此运用区域分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邵阳市拥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工农业发展现状和现阶段的经济局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邵阳地区适时实施“地区弹性政策”、“集聚-辐射”等发展战略,以及以邵阳市和武冈市作为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极核,重点发展重工业、生物科技和旅游等行业的计划,以此来实现邵阳地区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