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乳鼠致病理损伤的促进作用。方法以ICR乳鼠为感染模型,在EV71感染过程中同时注射IL-6或抗-IL-6抗体,以单独注射IL-6和注射PBS作为对照。接种后每天观察存活乳鼠的数量及活动体征,持续观察11 d,计算乳鼠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乳鼠脑组织中的病毒载量;HE染色观察乳鼠脑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脑部注射局部环境内提高IL-6的含量,能促进EV71对乳鼠的致病作用,可显著促进乳鼠的死亡;脑内注射抗-IL-6抗体对EV71脑内注射的乳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IL-6在EV71感染时对乳鼠的致病具有促进作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增高可能参与了EV71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G20分离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增殖动力学。方法常规培养Vero和人二倍体KMB-17细胞,待细胞长至单层,接种G20株病毒,进行病毒蚀斑试验,以0.1 MOI的感染复数分别感染此两种细胞,置不同温度和pH维持液中进行培养,每2 h收样1次至第24 h,以48 h收样作为对照样,微量滴定法检测病毒滴度,并绘制增殖动力学曲线。结果 G20株病毒在Vero及KMB-17细胞中传代适应后,均可导致细胞病变。G20株病毒在此两种细胞中培养,pH 6.0、pH 6.5时,不同培养温度下,病毒基本不增殖;pH 7.5与pH 7.0的病毒增殖基本一致,增殖速度随温度呈现37℃>35℃>33℃的趋势;在33℃~37℃、pH 7.0~8.0时,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在41℃、各pH条件下,病毒增殖均明显受到限制。结论病毒在此两种细胞中,37℃,pH 7.5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及滴度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在Vero细胞中的培养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吸附法和直接接种法将EV71接种于Vero细胞中进行增殖,检测病毒滴度;选择最佳接种方法接种病毒,考察血清浓度、收毒方式、病毒接种量(MOI)和收毒时间对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将MOI为0.02~0.2的病毒直接接种于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60 h,胞外收毒,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滴度。结论优化了EV71在Vero细胞中的培养条件,为EV71的大规模培养及其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在病毒增殖的动力学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样品所具有的两种结构形式及免疫学特性,为疫苗的研发及质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ti Prep密度梯度离心获得EV71两种结构形式,电镜扫描观察两种结构形式的颗粒形态;采用病毒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两种结构形式的感染性滴度;EV71抗原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BA-ELISA)方法测定病毒两种结构形式的抗原含量;QRT-PCR法测定两种结构形式的病毒RNA含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病毒两种结构形式。将分离得到的空壳及实心病毒颗粒成分用甲醛灭活后,与Al(OH)3佐剂混合,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分别于初免28 d及二免7、14 d,经小鼠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抗EV71中和抗体;将二免14 d后的雄、雌鼠合笼,生产后24 h内,用EV71FY-23对乳鼠进行颅内注射,10 d内观察乳鼠存活率。结果经Opti Prep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获得两条沉降系数不同的病毒条带,位于上层的病毒结构成份基本以空心衣壳颗粒形式存在;下层病毒结构成分在感染前期主要为以实心颗粒形式存在,感染后期则以空壳和实心颗粒同时存在,两种结构形式均能被抗EV71特异血清识别。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下层毒粒感染性滴度均比上层毒粒高2~3个log值;两种结构形式的抗原滴度均呈增加的趋势,但下层毒粒抗原滴度增加更为明显;病毒两种结构形式两层的RNA含量不同,下层毒粒中VP0均已裂解形成VP2和VP4,而上层毒粒中以VP0为主要成分。初免后28 d及二免后7、14 d,两种结构形式的EV71均诱导小鼠抗体阳转,但上层毒粒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及增长速度均明显低于下层毒粒(P均0.001)。病毒两种结构形式免疫小鼠产生的乳鼠免疫保护效率均为100%。结论 EV71的两种结构形式虽然具有差异,但作为病毒疫苗抗原用于免疫时,均具有免疫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菜多糖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乳鼠模型中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取7日龄健康乳鼠40只,对30只经腹腔注射EV71国际标准株(VR-1432)200μL(约300 TCID50)/只,建立EV71感染模型,其中20只设为干预组,于建模24 h后用紫菜多糖灌胃,剂量为40 mg/(kg·d),其余10只为模型组,分别于接种病毒后第3和7天观察乳鼠的临床表现,并经眼球摘取采血,分离血清。同时设对照组(10只,未注射病毒)。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乳鼠经紫菜多糖干预后,显效5只,有效13只,无效1只,死亡1只。注射EV71后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乳鼠的CD4~+及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01),IL-10及IFNα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结论紫菜多糖在EV71乳鼠模型中,可诱导T细胞活化,促进IFNα等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免疫功能,对EV71感染可起到正面免疫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生长特性,为建立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细胞培养法进行连续传代,测定不同代次SXYQ、YN01和GDMMD57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病毒滴度,计算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结果 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乳鼠脑内接种传代至10代,病毒滴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至第8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分别为105.85、105.63和105.97 TCID50/g,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接种N2a细胞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对细胞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病毒滴度呈上升趋势,至第15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第20代SXYQ株病毒的滴度在感染后2.5 d达到峰值(106.80 TCID50/ml),YN01和GDMMD57株病毒滴度在感染后3 d达到峰值(均为107.30 TCID50/ml)。结论 3株病毒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经连续传代后均能达到较高滴度,可用于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新型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简称EHFV)在金黄地鼠肾细胞(简称GHKC)的增殖力和原液的毒力滴度,将6株乳鼠脑腔适应系素株,在GHKC进行传代适应,各系毒株均传12代以上,适应后的毒株毒力滴度明显升高而且稳定。适应株病毒ELISA、HA和RPHA抗原量均明显高于乳鼠脑系毒株感染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力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乳鼠返祖传代试验及小鼠脑内致病力试验SOP》,对随机抽取的28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乳鼠返祖传代试验的脑内致病力检测,同时测定发病乳鼠脑组织悬液的病毒滴度,并应用SPSS 13.0软件对28批疫苗病毒滴度、发病乳鼠脑组织上清病毒滴度及发病乳鼠脑内病毒对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检测结果进行Kendall相关性分析。结果 28批乙脑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为6.0~7.1 Lg PFU/ml,发病乳鼠脑内病毒对小鼠的脑内致病力(LD50)均低于3.0 Lg LD50/0.03 ml,发病乳鼠脑组织上清病毒滴度为5.8~7.0 Lg PFU/ml。发病乳鼠脑内病毒对小鼠的脑内致病力与疫苗滴度及发病乳鼠脑组织上清病毒滴度间不存在相关性,而疫苗滴度与发病乳鼠脑组织上清病毒滴度间低度相关。结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力稳定,乳鼠传代返祖试验及其判定标准科学严谨,用于疫苗的质量控制是可行的,进一步表明SA14-14-2株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研究发现,用Vero细胞置35℃培养滴定麻疹疫苗病毒,细胞病变比37C更为显著,病毒滴度也更高。同批疫苗在35C比在37℃滴度高0.6logTCID;。川.lml(参考苗在35C滴度为《.13、4.13、{O;在37C滴度为}5、}75、}13)。我们又将本所生产的在37℃不合格的50亚批疫苗经35℃重试,结果96%合格,48亚批疫苗满度在35℃均比在37℃有不同程度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温度下疫苗滴度有显著性差异(Pwto·001)。为了分析疫苗在35℃滴度高的原因,我们分别计35℃和37℃培养8天后细胞增长数目,两种温度下细胞增长数目无显著差异(35C…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种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毒株进行一般生物学特性检测及分子鉴定。方法将EV71毒株接种于人横纹肌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病毒培养,通过EV71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分析、CCID50法检测子代病毒产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V71核酸合成情况以及免疫荧光印迹检测EV71蛋白表达水平,来确认其生物学特性;RT-PCR扩增EV71保守区的基因片段后进行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经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该毒株接种RD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CPE,其可在RD细胞中增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该毒株在RD细胞中处于快速复制状态,其核酸合成与蛋白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大量增加;该毒株与EV71/wuhan/3018/2010(KF50138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该EV71毒株为EV71/wuhan/3018/2010,在RD细胞中可快速增殖,毒力较强,适合作为抗EV71药物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Lanzhou01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EV71疫苗候选毒株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从兰州市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EV71,经蚀斑克隆传代后,RT-PCR法检测其特异性;Vero细胞甲基纤维素蚀斑法分析病毒的毒力;克隆病毒的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以不同的MOI接种Vero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并绘制病毒的增殖曲线;连续传代,分析VP1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并测定毒力,检测其遗传稳定性。结果经细胞传代和蚀斑克隆,获得增殖性能稳定的分离株,RT-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约250bp的特异性条带;经VP1基因测序与进化树鉴定为EV71,其与浙江、深圳等地的EV71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9%,属于C4基因亚型;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20~30nm;该病毒在Vero细胞上培养后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毒力为6.8LgPFU/ml;经Vero细胞连续传30代,不同代次的病毒VP1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大于或等于99.6%,氨基酸序列几乎没有明显变异,毒力也无明显改变。结论已成功分离1株EV71,其生物学特性良好,为灭活疫苗的研制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肠道病毒71型(EV71)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RD细胞和Vero细胞培养的EV71原液通过氯化铯超速离心纯化,分别作为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分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法鉴定单抗的特异性。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的酶标效价,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测定单抗的中和效价。结果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EV7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单抗可与EV71特异性结合,酶标效价为1∶204800,中和效价为1∶28。结论已成功筛选出1株分泌抗EV71的单抗细胞株,为建立EV71疫苗抗原含量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利用微载体技术规模化制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的方法。方法利用NBSCelliGen 310 5 L生物反应器进行Vero细胞微载体培养,考察了不同微载体Cytodex-1浓度(3、10、15、20 g/L)对Vero细胞生长代谢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并且与细胞工厂(Cell factory,CF)中Vero细胞染毒后的病毒繁殖进行比较。分别采用上清液、洗涤液、洗脱液模式收毒,比较不同收毒方式中EV71的抗原含量及病毒滴度(CCID50)。结果采用10 g/L微载体浓度,批次培养方式培养Vero细胞120 h后,细胞密度可达5.47×106个/ml;当微载体浓度大于15 g/L时,由于葡萄糖消耗速度快,需采用灌注模式培养。按MOI 0.2染毒后,微载体培养的收毒时间比CF慢48 h,但其病毒滴度可达8.8 Log10CCID50/ml,约为CF的5倍。EV71与微载体存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按上清液加洗脱液方式收毒,抗原总量可达12 61 U/ml,约为CF的3倍。结论已成功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微载体5 L发酵培养Vero细胞生产EV71的方法,为进一步EV71大规模培养以及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肠病毒71型空斑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肠病毒71型(EV71)空斑检测方法,为EV71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研究提供手段。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5株EV71分别接种至单层RD细胞和Vero细胞,加入甲基纤维素覆盖,计数空斑,并计算病毒滴度。通过3次连续检测,验证空斑法的精密性,并对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RD细胞和Vero细胞,通过空斑法对EV71病毒滴度进行检测,96h后均能规律地出现边缘整齐、清晰的空斑,RD细胞和Vero细胞检测的空斑直径分别为1~2mm和0.5~1mm。连续3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Vero细胞为2.52%,RD细胞为4.49%。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比较,其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72,P=0.006。结论已建立了精密性好、出斑规律的EV71病毒空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乳鼠模型、健康婴幼儿和疫苗免疫后目标人群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效价,为确定EV71疫苗保护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6份不同EV71病毒株免疫血清经中和抗体准确定量后,分别通过两个EV71乳鼠攻毒模型,检测EV71中和抗体保护水平。采用标准化的中和抗体检测法和EV71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分别对健康婴幼儿及疫苗免疫后血清进行中和抗体准确定量。结果在2个乳鼠攻毒模型中,6份免疫血清的中和抗体保护水平接近,ED50分别为10~50 U和6.1~54.2 U;婴幼儿人群7、12和24月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0%、48.8%和56.8%,阳性人群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3.8、120.3和330.6U/m(l均值为173.2 U/m)l,母亲抗体阳性率和效价分别为86.7%和114.3 U/ml;中、高剂量疫苗2针免疫后,婴幼儿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效价为356.0和1 136.2 U/ml,较婴幼儿人群自然感染水平高2.1~6.6倍。结论应用标准化的中和抗体检测法和EV71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确定了以U/ml为单位的乳鼠攻毒抗体保护水平及婴幼儿人群抗体水平和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为EV71疫苗免疫人群中和抗体保护水平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1年吉林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将手足口病伴发重症脑炎患者的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分离EV71;采用RT-PCR法分8段扩增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双酶切及序列测定;应用Mega5软件构建EV71系统进化树;通过DNAMAN7和DNASTAR7软件进行EV7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经RDP4软件对EV71分离株进行同源重组分析。结果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2 d后,细胞出现圆缩、透亮、聚堆的病变现象;各PCR扩增产物经双酶切鉴定,均可见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经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属C4a亚型,命名为EV71-JiLin-11-China;其与A、B和C亚型间核苷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22.44%、17.72%和11.96%,与A、B和C亚型间氨基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96.0%、97.2%和97.3%;全基因同源重组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的165~1 946和7 289~7 366核苷酸区有重组现象,分别源于分离自湖北的C4a-EV71-Hubei-09-China及马来西亚的B4-SB2864-SAR-00和C1-S18062-SAR-98。结论 2011年吉林地区流行的EV71为C4a基因型,为EV71基因特征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静注肠道病毒71型人免疫球蛋白(pH 4)[Enterovirus 71 human immunoglobulin(pH 4)forintravenous injection,EV71-IVIG],用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原料血浆的抗EV71中和抗体效价(EV71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EV71-NT),确定EV71抗体血浆的筛选标准;从健康人血浆中筛选中和效价较高的EV71血浆,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生产工艺连续制备3批EV71-IVIG;以乳鼠模型评价EV71-IVIG的治疗效果,并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EV71-IVIG对EV71临床分离株及CA16病毒的中和活性。结果从90批原料血浆中筛选出约3.8吨EV71抗体血浆,制备的3批EV71-IVIG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的质量标准,EV71-NT为国内普通IVIG的4~5倍。0.5 mg EV71-IVIG即可充分保护经10 LD50EV71攻击的乳鼠,存活率达100%。EV71-IVIG对最近几年流行的EV71临床分离株有较高的中和活性。结论已成功研制EV71-IVIG,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V71)甘肃分离株VP1基因的特征。方法应用RT-PCR法扩增4株EV71甘肃分离株(46F、47F、51F和55F)的VP1基因,克隆入pTA2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4株病毒VP1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891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297个氨基酸。51F与55F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46F与47F的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0%,4株病毒与EV71的C4亚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6%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9%以上。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分离株分属2个群,其中51F和55F毒株同属一个群,其与昆明分离株kunming41-08亲缘关系最为相近;46F和47F同属一个群,其与内蒙分离株0723F/NM/CHN/07关系最为相近。结论 4株EV71甘肃分离株属于C4亚型,为中国EV71的基因分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