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酸预处理对蜡质玉米乙酰化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佳  高群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97-100,105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酸顸处理再进行乙酰化改性的方法制备酸解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研究了酸预处理对淀粉黏度、透明度、膨胀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改性淀粉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改性淀粉的黏度显著降低,起始糊化温度高于乙酰化淀粉但低于酸解淀粉,冷、热糊稳定性与糊的抗凝沉性增强;酸预处理降低了复合改性淀粉的膨胀度,提高了透明度,溶解度显著增加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浓度酸处理对改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影响较小,高浓度降低改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酸预处理对改性淀粉的结晶结构影响较小,没有破坏改性淀粉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3.
《粮食与油脂》2013,(3):23-26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50℃下,用6%HCl对木薯淀粉进行不同时间(0 min、30 min、60 min、90 min)酸解改性,制备酸解木薯淀粉,并对酸解淀粉糊化特性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采用酸解木薯淀粉制备软糖,对制得酸解木薯淀粉软糖进行拉伸与质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酸解时间增加;酸解木薯淀粉最低粘度、峰值粘度、回生值显著降低,淀粉凝胶硬度显著增加。3个不同水解时间木薯软糖拉伸率均符合工业生产指标,60 min酸解木薯淀粉制备软糖硬度适中,胶粘性、咀嚼性、回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研究了木薯淀粉的品质、交联改性程度、醋酸酯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品质的木薯淀粉所制备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上差异较大,采用品质较好的TS3木薯淀粉为原料,所得产品的糊化温度最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值最高;(2)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对淀粉干基)时,所制备的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冷黏值,分别为1106 BU和1695BU;(3)随醋酸酯化程度的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峰值黏度逐渐提高,冷黏值随醋酸酐用量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醋酸酐用量4%(对淀粉干基)时,淀粉的冷黏值最高;(4)随产品电导率的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酸解、氧化马铃薯淀粉与酸解、氧化木薯淀粉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酸解马铃薯淀粉、氧化马铃薯淀粉、酸解木薯淀粉及氧化木薯淀粉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酸解马铃薯淀粉和酸解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和热黏度稳定性好于原淀粉。随着酸解马铃薯淀粉和酸解木薯淀粉的酸解程度增大,其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增大。氧化马铃薯淀粉和氧化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均好于原淀粉和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的热黏度稳定性比原淀粉差。随着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增大,其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也增大。淀粉经氧化后其蓝值变化明显,而经酸解后其蓝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酸解度木薯淀粉混合浆料的黏度和力学性能。将木薯原淀粉在一定的酸解工艺下通过改变盐酸浓度,得到一系列不同酸解度的变性淀粉,并将得到的酸解淀粉按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混合煮浆。测定了相应的浆液黏度和浆纸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酸解度淀粉组合的黏度值低于它们的黏度平均值,而混合淀粉浆纸的强度和断裂功均高于它们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7.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及其乙酰化淀粉的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n-Vitro 消化模型和美国谷物化学协会(AACC)的76-13 标准方法,以消化速度和抗酶解淀粉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机械活化淀粉及其乙酰化变性处理产品的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颗粒的消化性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活化时间越长,消化速率越大,抗酶解淀粉的含量越低。主要原因是机械活化使木薯淀粉紧密的颗粒表面及晶体结构受到破坏,结晶度下降,提高了淀粉颗粒对酶的敏感性,增加反应活性。活化淀粉经乙酰化变性可加快其颗粒的消化性能,降低其糊的消化性能,破坏和阻止抗酶解淀粉的形成,并随取代度提高,淀粉颗粒和糊的消化速度呈下降趋势,抗酶解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9.
乙酰化酸解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盐酸为酸解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酰化催化剂对酸解乙酰基复合变性淀粉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酸含量对酸解淀粉流度、乙酰化淀粉取代度及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高酸解温度、增加酸解时间和酸含量将加速淀粉的降解。采用流度法测定酸解淀粉的粘度,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乙酰化酸解淀粉的取代度。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淀粉糊精。木薯淀粉在79~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4%、6%)、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0%、90%)和不同水解时间(2.5h、3h、3.5h)进行了不同条件的试验水解。测定了酸水解过程中淀粉的DE值,确定了它们酸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盐酸6%、乙醇浓度90%、时间3h。  相似文献   

11.
食用醋酸酯淀粉制备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木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探讨反应温度、反应pH值、酸酐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酯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淀粉醋酸酯的粘度性质、流变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找出生产作为食品增稠剂的淀粉醋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交联酯化作用对木薯淀粉热糊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丁二酸酐为变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并制备交联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以淀粉热糊粘度为评价指标,着重讨论了制备过程中淀粉乳的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交联时间、交联pH值、丁二酸酐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酯化时间、酯化pH值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热糊粘度的影响,与原木薯淀粉的峰值相比较,热糊粘度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1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松香酸为酯化剂,氯仿为溶剂,以液态脂肪酶为催化剂,在两相体系中直接在原木薯淀粉表面进行酯化修饰合成松香淀粉酯(RAS),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分析(TGA)、接触角、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等对RAS的结构及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FT-IR谱图中RAS在1728 cm-1附近出现羰基特征峰,SEM图中RAS表面的酯化斑点表明木薯淀粉表面成功接上了松香酸基团;XRD和TGA结果显示木薯淀粉经松香酸修饰后结晶度下降;对比原木薯淀粉,RAS(DS=0.0502)的接触角提高了63.40%,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分别由原木薯淀粉的1.53%、1.50%,提高至31.91%、23.08%。且随着DS的升高,RAS疏水性能及乳化性能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破碎处理和乙醇沉降技术,制备平均尺寸(273.8±26.41)nm的木薯淀粉纳米颗粒。用乙酸酐作为酰化试剂,对淀粉纳米颗粒进行酯化疏水改性,制备淀粉纳米颗粒乙酸酯。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引入了乙酰基,在无需添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酯化取代度可以达到0.53;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淀粉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在改性前后未发生显著改变,均为无定型结晶;扫描电子显微镜改性前后的颗粒形貌未发生较大变化。通过接触角测量仪进行测定,三相接触角可以达到(109±3.56)°,接触角随取代度提高而增大,取代度越大接触角保持时间越长;油水混合实验发现改性产物更易于分散在油相,并形成微乳,表面改性改变了淀粉纳米颗粒的亲疏水性能,具有乳化油水界面的潜力。与改性前相比,酶解消化曲线相似,食用性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相同时间内,酶解消化较低,具有一定的酶解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乙酰化剂,制备低取代的乙酰化红薯淀粉.通过制备不同取代度乙酰化淀粉(DS 0.044~0.096),与红薯原淀粉进行比较,对乙酰化淀粉的透明度、凝沉性、溶解度、溶胀度、黏度和质构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红薯淀粉经乙酰化作用后,凝沉性明显减弱,乙酰化红薯淀粉透明度、溶解度和溶胀度都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明显高于原淀粉.乙酰化红薯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6~10℃,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显著降低,硬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木薯微孔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文宏  袁怀波  王宇 《食品科学》2006,27(10):265-26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探讨α-淀粉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微孔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和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构表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乙酸酐为酯化剂,在不同脉冲电场强度(0 k V/cm、2k V/cm、3 k V/cm、4 k V/cm、5 k V/cm、6 k V/cm、7 k V/cm)、不同有效处理时间(0 ms、3 ms、6 ms、9 ms、12 ms、15 ms)和不同酸酐添加量(4%、6%、8%、10%、12%)下湿法制备醋酸酯淀粉,对乙酰基及取代度进行测定,得出经过脉冲电场处理,木薯醋酸酯淀粉乙酰基含量和取代度都有所提高。乙酸酐添加量为6%,电场强度为4 Kv/cm,有效处理时间为9 ms,样品取代度由0.084提高至0.110,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可以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提高了酯化反应效率。此外还研究了木薯醋酸酯淀粉糊透明度、溶解度及膨润力、冻融稳定性和淀粉糊黏度性质,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脉冲电场处理,木薯淀粉颗粒均引入了乙酰基团,并提高醋酸淀粉的糊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提高淀粉糊峰值黏度,而淀粉糊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汪树生  苏玉春  陈光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2):1645-1647
利用超声波对木薯淀粉糊液进行处理,研究超声作用对糊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降低了木薯淀粉糊液的粘度,提高了抗剪切作用能力,处理5 min效果最明显;短时间的超声作用能有效改善淀粉糊液的透明度,处理1.5 min透明度最高,由原来的10.05上升到38.5;超声处理能延缓淀粉糊液的凝沉趋势,加强凝沉的强度,处理时间超过1.5 min后,效果接近。超声波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变淀粉糊液特性的途径应用于淀粉的变性处理中。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下木薯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 455 MHz微波对0.5 g/mL的淀粉乙醇悬浮液进行处理。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乌氏黏度计和热重分析仪对不同微波辐射时间的木薯淀粉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未能使淀粉产生新的官能团,但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发生变化。随微波辐射时间延长,淀粉-碘复合物最大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及蓝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陷或皱褶数量增多。微波辐射增强了对应的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但未能改变淀粉颗粒结晶类型。黏度测定数据显示微波辐射淀粉的特性黏度呈减小趋势。热重分析表明,微波辐射提高了淀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