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信网络中基于多维决策属性的信任量化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可信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模型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综合考虑影响信任关系的多种可能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多维决策属性的信任关系量化模型,引入直接信任、风险函数、反馈信任、激励函数和实体活跃度等多个决策属性,从多个角度推理和评估信任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用来解决传统量化模型对环境的动态变化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多维决策属性的融合计算过程中,通过信息熵理论确立各决策属性的分类权重,克服了过去常用的确定权重的主观判断方法,并可以改善传统方法由于主观分配分类权重而导致的模型自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模拟实验表明,与已有同类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稳健的动态适应性,在模型的安全性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群智感知应用主要通过社区划分进行任务分配,然而现有群智感知应用中社区发现算法缺乏对社会关系的量化以及划分社区的特征因子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社会关系特征的社区发现算法,通过计算移动节点间的最优生成树、节点合并因子、社区调整因子,对移动节点的社会关系进行具体量化,将节点合理划分成不同的社区。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算法在不同的数据集中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有效性和预测准确性,其准确性平均达到97.3%,高于对比算法15.2%。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任预测的认知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小勇  桂小林 《软件学报》2010,21(1):163-176
开放系统中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到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结合人类社会的认知行为,提出了一种符合人类心理认知习惯的动态信任预测模型:(1) 构建了自适应的基于历史证据窗口的总体可信性决策方法,不但克服了已有模型常用的确定权重的主观判断方法,而且可以解决直接证据不足时的可信性预测问题;(2) 使用已有的DTT(direct trust tree)机制进行全局反馈信任信息的搜索与聚合,以降低网络带宽消耗,增强系统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的可扩展性;(3) 引入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简称IOWA)算子的概念,建立了基于IOWA算子的直接信任预测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传统预测模型动态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稳健的动态适应性,在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社会感知网络(SAN)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应用范式,为了探究评价这种感知的完整性,基于电子政务物联网应用的社会感知过程特点,通过依据典型SAN提炼了层次感知结构,重点分析了感知过程的社会性参与对感知信息的影响.综合政务物联网层次化结构中多种参与者的影响,对SAN节点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了社会感知过程的层次结构模型及SAN有效性评价模型,并采用计算机软件手段对层次化社会感知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地验证了模型的设想.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表达SAN的物理结构和社会参与的结合特征,以及SAN节点状况与应用需求之间存在动态联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物联网是一种集合人与物关系的新型物联网形式。针对物联网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出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社会物联网——认知社会物联网(CR-SIoT)。认知社会物联网中频谱资源的动态性、设备的移动性和社会性及业务流的多样性,给路由机制的设计带来更大的挑战。机会路由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机会地传输数据,进而提高网络性能。因此,提出一种面向多业务的能量感知的编码机会路由。路由度量标准考虑了认知社会物联网中的社会属性及能量问题,提出基于拍卖模型的双层候选节点集选择算法和基于博弈论的信道分配算法。同时,为了加快数据传输进程,在所选候选节点传输数据时,采用网络编码技术进行"批量"传输。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机会路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物联网感知节点能量受限造成的数据传输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猫群算法的路由优化策略。通过对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根据迭代次数、路径节点能量与适应度值动态调整猫的分配率、记忆池和惯性权重,使其具有动态自适应性。在生成路径时综合考虑路径剩余能量方差、节点能量、节点负载、节点间距离等因素,并引入备份路由思想,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最优路径建立时间并均衡网络能耗,延长物联网感知层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7.
奚军  汤嘉立 《计算机仿真》2022,(1):366-369,422
物联网节点移动导致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动态组网给终端任务调度带来严重的路由、功耗、以及准确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节点追踪的时隙调度策略.为了确保拓扑变化过程中,网络终端任务调度获得最佳路由,考虑到节点的感知功效和感知能效,设计了感知精度与能量平衡的节点追踪方法.在节点位置感知的基础上,对网络拓扑采取...  相似文献   

8.
王伟  管晓宏  王备战  王亚平 《软件学报》2011,22(6):1333-1349
移动模型是Ad Hoc网络区别于其他形式网络的重要标志,对其产生的动态网络特性(简称动态特性)进行评估,是研究Ad Hoc网络的协议仿真和网络相关技术(如拓扑控制和网络性能测量等)的基础性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网络的模型化描述,克服了以往模型无法很好地描述相关联的时空动态特性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模型通用的可量化时空动态特性评估方法.通过构建节点空间位置分布,建立网络拓扑时空动态特性的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几种移动模型的动态性.提出一种圆周曲线移动模型,弥补了以往移动模型难以描述现实的曲线移动场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现有移动模型的动态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圆周曲线移动模型与以往移动模型相比,具有良好的时空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面向移动终端的云计算跨域访问委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移动节点跨域访问过程中的云资源保护,针对云环境和移动终端特点,借鉴已有的基于委托的RBAC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跨域访问委托模型、委托机制,有效解决了移动终端所属域的动态多变问题.域管理节点维护的动态路由表,实现了移动节点的准确定位.模型给出了角色合成方法,结合量化角色技术,避免了映射过程中权限的隐蔽提升问题.委托申请频率阈值,避免了恶意节点频繁申请带来的资源耗尽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实现现有跨域访问控制模型向移动终端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边缘网络通信压力、降低物联网设备对服务节点的计算与通信负荷,提出了一种基于Device-to-Device (D2D)协同的边缘计算迁移机制。具体而言,通过综合考虑D2D设备、边缘节点的迁移决策以及传输功率分配,规划了一个任务完成总能耗最小化的优化问题,进一步,定义了D2D设备的积极性度量约束以促进D2D设备与普通用户间的协作。同时,提出了基于动态感知蝙蝠群体的高效计算迁移算法(Dynamic Sensing Bat Population-Based Efficient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lgorithm, DSBP-ECOA)。该算法融合经典蝙蝠算法思想,引入一种自适应的动态惯性权重,以通过实时感知环境变化调整蝙蝠群体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并采用混沌映射理论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收敛,并获得最优迁移和功率分配策略,与其他几种基准方案相比,该方案在降低系统能耗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煤矿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分析了物联网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具有煤矿特色的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读写器应用在物联网的感知层,能够进行物体识别和各类物理信号与环境参数的传送,为煤矿应用物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感知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激光跟踪仪标定机械臂的D-H参数、测量机械臂绝对位姿以及对机械臂的绝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械臂各个关节单独运动时得到的一系列离散点,就可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轴线,由此建立机械臂的D-H坐标系,并对D-H参数进行标定;然后,给出了由6D激光头位姿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的方法;最后,推出了由测量位姿值与命令位姿值相比较,得到机械臂绝对定位的位置和姿态偏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迅速地完成对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