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特性及关键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使车辆不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换档舒适性,是目前变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未来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分别对两独立离合器单轴输出、双离合器单轴输出、双离合器两轴输出3种不同型式DCT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在DCT中干、湿两种离合器的不同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DCT的起步及换档策略。DCT综合了手动变速器效率高的特点和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换档的优势,使车辆不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换档舒适性,是目前变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未来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特点,介绍了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湿式离合器传递的扭矩,制定了换挡过程的离合器控制策略,并基于斯柯达某型车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离合器控制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换挡品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建立了起步过程中的动力学建模,制定了单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并以斯柯达某型车为目标车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离合器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的起步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5.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叙述了DCT变速器的国内外技术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三种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换挡策略.总结了DCT变速器中干、湿两种离合器的性能特点和适用性,同时对DCT变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迟宝山  华玉龙  孙伟  马瑾 《机械传动》2013,(1):20-24,33
简要介绍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换挡品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换挡品质的方法,制定了换挡控制策略,并以斯柯达某型车为目标车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能够较好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7.
使用SAE№2试验机进行自动传动液(ATF)的摩擦特性研究,探讨基础油、添加剂对其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油中的饱和烃含量决定基础油的摩擦耐久性,饱和烃含量越高,摩擦耐久性越好,基础油中微量的含硫化合物影响基础油的高温摩擦特性,同时高钙含量的清净剂可以提高基础油的摩擦耐久性.除防锈剂外,其它添加剂如抗氧剂、抗磨剂、金属钝化剂等对基础油的摩擦特性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研制的以API Ⅲ类加氢异构基础油为主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油GEELY-DCTF的性能。结果表明:GEELY-DCTF具有优秀的湿式离合器摩擦性能、黏度性能、剪切稳定性能及材料相容性能,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抗磨性能、抗腐蚀性能及抗泡沫性能,满足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润滑需求,质量达到且超过大众FFL-2 DCTF要求。  相似文献   

9.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优点。笔者分析了两轴式、单中间轴式和双中间轴式DCT传动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其结构特点,归纳出各传动结构适用的汽车布置形式;对比分析了双面离合器和双重离合器DCT的传动性能;运用功率流模型对比分析了DCT传动结构特点,得出DCT在乘用车上一般采用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干式和湿式双离合器的结构特性和性能特征,归纳出干式和湿式双离合器的DCT适用的车型,最后总结了气动式、电-液式、电动式执行机构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对DCT相关的分析和归纳可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控制单元(TCU)的硬件在环(HIL)测试需求,基于Simulink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实时仿真模型,主要包括换挡拨叉位置、两离合器转矩传递、变速器转矩传递和转速计算等模块。在实时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功能故障模块,实现对机械故障的仿真。把建立的DCT模型集成到整车系统模型中,并与目标TCU构成闭环系统,对模型进行了在线闭环验证,可以有效满足DCT-TCU的功能策略和功能故障安全策略的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1.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克服了传统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档动力中断的缺点,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换档舒适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变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分析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以搭载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某轿车为例,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仿真平台建立了装有该自动变速器车辆起步模型,模型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起步。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的起步控制策略,通过控制两个离合器最终油压参数来保证起步过程的快速、平顺。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加速度、冲击度和离合器滑摩功均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李瑜婷  赵治国  章桐 《中国机械工程》2010,21(12):1496-1501
离合器的协调控制一直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基于D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起步、换挡动力学模型。考虑滑摩功和冲击度两项性能指标,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对DCT起步、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压力进行了研究。为简单有效地获得换挡过程中双离合器协调控制的压力曲线,提出了设定两个离合器压力变比系数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控制加权因子及离合器压力变化速率系数的选择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能较好地解决DCT起步、换挡过程中离合器压力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内部结构特点,指出发展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优势及适用于轿车广泛采用的“前置前驱”布置形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换档工作过程和动力传递路线及双离合器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5.
离合器摩擦副表面温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型离合器摩擦副的摩擦学小样试验,研究了离合器在结合的滑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温度对离合器摩擦材料摩擦因数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样件的摩擦表面形貌,探讨了产生影响的机制,并从摩擦因数角度探讨了微车离合器起步发抖和烧蚀的主要原因.微车离合器摩擦材料摩擦因数随着摩擦面温度先升高,然后趋于稳定,最后再降低,其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为130~220℃;在摩擦面温度较低的工况下,摩擦因数较低,微车起步时,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不足以克服道路阻力,引起微车起步发抖的现象;而在摩擦面温度过高的工况下,离合过程中,摩擦因数较低,传递扭矩效率低,导致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引起烧蚀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主动盘下表面有摩擦材料的湿式离合器的啮合过程进行分析。采用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并考虑惯性影响以及摩擦材料受压变形,建立基于Patir-Cheng平均流量模型的研究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润滑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并分析摩擦材料压缩性对啮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材料压缩性时,由于摩擦材料受压变形,进入混合润滑阶段所需时间变长,整个过程的实际啮合所需时间比不考虑压缩性要长;湿式离合器摩擦副啮合过程中,随着油膜厚度的减小,微凸体作用逐渐变强,流体压力比不考虑摩擦材料压缩性情况下要大。  相似文献   

17.
新型摩擦离合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新型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其当量摩擦系数为一般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系数的10~30倍以上,所以体积小,传递扭矩大,且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造价低廉、寿命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摩擦离舍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装备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CT)车辆的整车参数、发动机的转矩模型和油耗模型,设计了DCT的最佳燃油经济性换挡规律。根据DCT同步器在换挡过程中可预先接合的特点,在保证同步器可准确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参考两参数换挡规律的曲线,提出了DCT同步器的控制规律。分析了DCT车辆在城市循环工况行驶时车速及油门变化的特点,制定出同步器的具体控制方法,绘制出控制框图,编写出控制程序。利用DCT车辆的硬件在环试验台,对ECE+EUDC城市循环工况下DCT同步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测试。控制结果表明,在正常行驶工况及发生频繁换挡的工况下,所制定的控制方法均可实现同步器的准确控制。此外,该控制方法可减少同步器分离、接合的次数,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同步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